嵇艳,丁亚萍,许勤
(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江苏 南京211166)
2019 年12 月以来, 我国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此次疫情中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2 月29 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全国派出精锐医疗力量4.2 万人,其中护士为2.86 万人,占医疗队总人数的68%[1]。护士群体引起了广泛关注, 护理专业精神(nursing professionalism)和护士专业能力得到了政府、媒体和公众的认可与尊重。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反思护理专业精神的传承以及护理人才的培养, 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 国内护理专业最早源于西方传教士在华建立的教会医院及其开办的护士学校[2-3],早期的中国护理带有鲜明的西方文化色彩, 护理专业精神带有普适性的价值观。在此次疫情中,中国护士不但表现出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更体现出顾全大局、爱国奉献,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的新时代中国精神[4]。 因此,在现代中国,传承护理专业精神,仍完全借鉴西方的理念与模式显然不符合现实需求。基于世界普遍认同的价值观,融合本土主流文化价值, 发展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与当代社会土壤中的护理专业精神,正是此次疫情带来的启示。笔者旨在梳理护理专业精神的内涵, 回顾护理专业精神在国内外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传承, 思考新时代护理专业精神的体现,以及如何从教育学的进路、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以护理专业精神引领护理人才的培养,为“后疫情时代”的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1.1 护理专业精神的内涵 对专业精神的探讨与研究,涉及最多的两个专业,一是教师,二是医生,前者影响人的灵魂和思想,后者关系人的健康与生死。教育和医疗同属公益性社会事业,在中国文化中,也只有教师和医生被尊称为“先生”。 每个专业都有自身最核心的价值, 近年来对医学专业精神的探讨最有影响力的一次,当属《新千年的医学专业精神:医师宪章》(Medical Professionalism in the New Millennium: A Physician’s Charter),宪章提出了3 个基本原则:患者利益优先、患者自主权、社会公正[5]。 长期以来,相对于医生专业的社会高认可度,护士群体的专业认可并不尽如人意。 正如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所言,“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团队,就是我们的护理团队。现在都在歌颂医生,但比较完整的说法应该是医护”。 护理专业从属于宏观的医学专业范畴, 护理专业精神与医学专业精神有相似之处,也有其特殊之处。国内外学者对护理专业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 亦有学者翻译为护理职业精神、护士专业精神,本文统称为护理专业精神。张新庆认为,护理专业精神是护士群体共有的理想信念、 价值追求、 伦理习惯和道德规范,并将护理专业精神内涵概括为:关爱、平等对待、专业自主性、支持维护、慎独、行动负责、团结互助[6]。赵喜兰等[7]通过问卷编制确立了护理专业精神的5个维度,包括团结协作精神、职业认同、专业发展自主意识、慎独精神和合理个人利益下的奉献精神等。Ghadirian 等[8]通过概念分析,将护理专业精神的概念维度分为认知、情感和精神运动3 个维度。美国外科护士学会 (Academy of Medical-Surgical Nurses,MSN)主席Linda Yoder 认为,护理专业精神包括:以患者/家属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具有高水平的能力和知识;展现高尚的道德标准,包括正直、责任、义务和荣誉;体现人道主义,包括关心、同理、谦逊和同情;履行社会责任;表现出对文化和信仰的敏感性[9]。通过上述分析, 笔者认为护理专业精神的内涵大致包含2 类:一类是突出抽象的精神层面,偏向于伦理道德、关怀奉献等;另一类表现具体的专业行为,强调专业自主性、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及能力等。
1.2 护理专业精神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传承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因突然发生、发病人数多、死亡率高、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要求医务人员具备强烈的专业责任感与使命感、 迅速的应急能力和精湛的专业技能。 每一次世界性或地区性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都有护士的身影, 护理专业精神在人员救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1918 年西班牙大流感中,当护士查看到3 位患同样咳嗽、高热等症状的士兵时,立即将患者转入传染病房进行隔离, 并警觉地将情况汇报给首席护士长,后者随即上报给医院主管,由此掀开了流感在全球的波澜。 2003 年,在抗击非典中献出宝贵生命的护士长叶欣,生前留下的那句“这里危险,让我来”,体现了护士崇高的精神境界。以叶欣为代表的当代护士, 在疫情中展现了大无畏的奉献与牺牲精神, 在危难中用自己的专业精神为大众筑起安全的屏障。 Oh 等[10]调查了2015 年抗击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的韩国护士的压力和专业精神,护理专业精神包括自尊、社会意识、护理实践中的专业精神和工作独立性, 证实了疫情爆发期间护士的工作意愿与专业精神之间的积极相关性。 在此次新冠肺炎公共卫生事件中, 护理专业精神的精髓体现于护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尤其是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因其病情变化迅速,常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多种并发症, 需要采取复杂的治疗措施和精湛的专业技能, 这些都体现了护理专业精神的科学性与学术性。 而决定医疗质量的另一关键因素人文关怀则体现出护理的艺术性[11]。
1.3 新时代护理专业精神的体现 通过上述对护理专业精神的内涵分析发现, 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护士群体表现出的护理专业精神,也正涵盖了奉献、承诺、使命感等思想道德修养和重症照护、心理支持、人文关怀等知识能力素养。通过护理专业精神的展现,护士群体树立了专业形象,赢得了专业认可。 因此,新时代护理专业精神的传承与体现,一方面要突出抽象的精神层面, 即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做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的护理事业接班人[12]。 另一方面要提升具体的专业能力, 包括在抗击疫情中为病房重症患者和方舱轻症患者的成功救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急危重症、感染控制、心理、康复、健康教育等专科护理能力[13]。
2.1 价值引领,涵养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 爱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关怀是护理精神的内核。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护士群体展现出的一种大爱与执着,一种忘我与专注,是护理专业精神的集中体现。护理人文与伦理道德教育应渗透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1)在时间轴上,贯穿于从教育目标、教学活动到学业评价。在当下的教育情境中,护理教育要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护理专业精神为契入点[14],注重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各门课程目标中情意目标的设计与构思,做好价值引领。 在教学活动设计环节,充分挖掘课程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在学业评价时,应用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考核,关注学生在整个培养周期中德育目标达成的递进,打好坚实基础。(2)在空间轴上,主要围绕学习空间的构建和学习社群的联结。 有效利用医院、社区、养老机构等实践平台的教学资源,创建有温度有情怀的育人场,开展实践专业精神的活动, 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 道德情操、仁爱之心的护理教师队伍,成为学生专业精神的领路人。 同时,建立跨专业的学习社群,开展跨专业教育课程。
2.2 培养特色,提升急诊、重症专科能力 在新冠肺炎救治中,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一直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工作。护士对此类患者进行的照护,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照护。 氧疗与呼吸支持、 血液净化治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等特殊护理[15],都需要护士对快速变化的病情有着敏锐性与洞察力、果敢与毅力,需要护士通过循证完善和规范护理操作流程, 强化感染控制意识与措施。 急诊、重症专科能力的形成,除了多年实战工作的锤炼, 也需要院校教育的早期介入与创新培养。在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方面,可以通过增设急危重症辅修方向、 开展虚拟班级集中教学、创新第二课堂实践专科护理技能等多种形式,针对性地加强危重症护理、 感染控制等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
2.3 补齐短板,加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新时代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突破传统护理教育的桎梏,在“大健康观”“大卫生观”的视野下,加强对学生有效感知和应急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疏导与安抚公众和患者焦虑及恐慌情绪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计中,要加强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护、职业卫生、心理危机干预等内容的学习与训练。传染病护理、灾害护理等“小”学科不能成为一时应景之举,应纳入常态化的课程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术”与“道”的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新中国在控制传染病和灾害救援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16],激发强烈的专业学习欲望以及职业使命感。 在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上, 多使用虚拟仿真和情境模拟教学与考核,提高学习质量,提升应急能力和实战技能。随着护士学历层次的提高,公共卫生专科护士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目前不乏发达国家和地区有专门的公共卫生护士[17]。 这也是我国专科护士发展的方向之一。护理院校可以加强与公共卫生学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的合作, 开展针对提升学生公共卫生能力以及促进专科发展的项目或课程计划。2.4 拓展创新,重视健康教育和传播能力 当前,在“健康中国”战略新形势下,全民健康观的树立和全民健康素养的养成迫切需要大力提升护士的健康领导力、健康教育和传播能力。在院校教育时,适当增加社会医学、健康教育、传播学、心理学等针对性课程。 充分利用网络社区、新媒体、社交媒体等工具,创新教学与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意识和实践能力。把学生健康教育和传播能力的培训与评价贯穿于护理学专业的各门课程中。 此外,护理院校还可以与医院、社区等机构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关注学生对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尤其是老人、妇幼、残疾人群等弱势群体的健康需求。培养学生的健康领导力,强化健康赋权,帮助大众树立“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主动从合适的资源途径获取科学的健康知识,培养合理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健康大环境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