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雪
(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淮安 223000)
静脉留置针简称套管针,优点包括留置时间长、操作方便及简单、组织相容性好、可对血管保护、方便抢救等,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医用管针。因为儿科接收的患儿年龄较小,认知程度低,再加之小儿好动,导致留置针容易脱落、出血和感染等,同时也造成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1]。基于此,本文就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正确维护方法进行探讨,详情如下。
本文所选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接收70例静脉留置针患儿,男37例,女33例;年龄1~10岁,平均(6.35±2.16)岁。其中,肺炎、腹泻、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高热惊厥分别有12例、16例、13例、10例和19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具备完整临床资料;②神志意识清楚;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②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③神志意识模糊;④合并器官功能不全。
①静脉的选择。尽可能的选择弹性好、直、粗,而且具有丰富血流的血管,将关节部位的静脉避开,对于初生婴儿可选取头皮静脉,包括颞浅静脉和额正中静脉等,对于年龄较大患儿,可选取手背静脉。②穿刺方法。常规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在消毒液干燥后,缓慢松动留置针外套管,按照10°~20°的角度进针,回血后缩减消毒,继续进针,长度大约是2 mm,针心拔出2~3 mm厚,向血管中全部送入套管针,尽可能保证穿刺一次成功。③穿刺后固定。结合3M无菌透明敷贴,围绕留置针穿刺点开展,采取无张力张贴,确保贴膜周围干燥、无菌,将适量棉球垫在针尾,固定采取三根胶布,第一根与第二根分别与穿刺点上方和穿刺点下方大约1厘米部位,第三根用于留置针U型管固定,并处于穿刺点上方。常规固定后,通过自粘弹力绷带向外缠绕大约1.5圈,如果需要对拇指包裹,则可以用剪刀剪一个小洞,将拇指露出,以患儿拇指实际大小为依据明确洞口大小,防止虎口部位皮肤出现显著勒痕。④穿刺知识宣传。加强对穿刺后健康知识宣传的关注,告知患儿家属加强对穿刺位置干燥、清洁的重视,禁止长时间爬行、久站,严禁活动剧烈,睡觉前,避免压迫穿刺位置。如果头部留置针,防止患儿随意抓挠,避免留置针脱落出血。穿衣期间,首先将留置针侧穿好,脱衣时,现将留置针侧脱下,禁止穿着过紧的衣物。⑤正确封管。通过一次性预充式封管液,药物组成以无菌生理盐水为主。封管期间,通过脉冲式,在推的同时退,将肝素帽插入至针头,利用留置针夹子夹紧与封管液距离0.5 mL部位,在推的同时将针头拔出。⑥强化监测与观察。对输液位置是否外渗、滴注四度是否正常进行观察,观察穿刺点是否存在渗血。每班对留置针是否在位进行严格检查,明确固定状况,肝素帽是否发生松动,一旦异常立即采取有效处理方法。如果管路受阻,需要对输液管是否弯曲、打折进行检查,如果不是管路问题,通过预充式封管液先实施回抽,然后缓慢推注,如果推注阻力显著,很容易出现导管堵塞,不建议强行推,留置针拔除后重新穿刺。密切监测患儿皮肤颜色,一旦出现红肿,立即询问患儿或者家属,同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患儿完成静脉留置针,部分发生不良反应,具体有硬结、红肿等,需马上停止输液,同时进行拔掉套管针,避免进一步损伤患者。⑦操作要点。小儿静脉留置针过程中,需全面分析临床操作要点。操作期间,确保动作轻柔,防止损伤患儿。在穿刺回血后,不建议立即拔除针芯,同时调节角度,然后实施进针处理。
对不良事件发生状况、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留置针留置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满意度判定:分值总计100分;包括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项指标,判定区间如下:80~100分、60~79分和低于60分。(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满意度。
本研究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n(%)]代表计数资料,以x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70例患儿中,静脉炎、药液外渗、导管阻塞分别有2例、1例和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是5.71%;65例一次性穿刺成功,一次穿刺成功率是92.86%。留置针留置时间3~6天,平均(4.52±0.43)天。70例患儿中,42例满意,26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7.14%。
儿科接收的患儿年龄较小,同时对自身疾病等认识欠缺,导致穿刺时和穿刺后维护难度较大,所以,应加强对留置针维护的关注,从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使留置时间延长。据有关资料显示,留置针的针尾可能会损伤皮肤,通过改良固定方法有助于压伤减少,同时也能够对穿刺点是否出现渗血、红肿等观察[2]。有关人员认为,3M自粘弹力绑带可对血管中的针头有效固定,防止血管中针头随意摆动,避免针头损伤血管壁,形成血栓。因为患儿自身好动,所以日常维护期间,不仅需要实施改良固定方法,也要告诉患儿家属多观察,防止活动期间,碰撞、牵拉留置针,最终导致留置针脱落。封管液主要采取生理盐水,其可以摆脱疾病类型的限制,是一种与生理需求相符、操作方便、简单、经济、安全的封管方法。小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据有关资料显示,建议留置3日至5日,最长时间不建议超过7日,但是部分研究显示,在未发生并发症时,可适量增加留置时间。本文中,每日评估留置针状况,并对部分皮肤观察,在无异常状况时,可适量增加留置时间。由实验结果分析,70例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是5.71%,一次穿刺成功率是92.86%。留置针留置时间3~6天,平均(4.52±0.43)天。由此可见,通过正确方法维护静脉留置针,可缩短留置针留置时间,促进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而且其有助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缩短住院时间。而且70例患儿中,42例满意,26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7.14%。由此分析,通过正确方式维护小儿静脉留置针,可以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促进满意度的提高,尽可能的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总而言之,小儿留置针日常维护应加强对以下6点的重视,①静脉穿刺有效规范;②穿刺后采取改良式固定方法;③重点关注小儿留置针需要注意的问题;④增加日常巡视次数,并仔细评估、观察;⑤叮嘱患儿家属参与其中,并帮助其开展相应的护理;⑥结合有效的封管技术。利用上述方法,不仅能够对血管保护,使留置时间增加,同时可以减少抢救时间和给药时间,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