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疗法在骨科康复中临床应用进展

2020-12-20 02:50龚春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冰块病患骨科

龚春平,周 航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四川 广安 638019)

冷疗法主要使用低于人类正常身体温度的物品,如自来水、冰块等,通过将这些低温物品与人体受伤部位接触,实现降低人体指定部位的温度,从而降低周围血液循环并减轻疼痛的效果,如遇到烫伤或烧伤,及时在受伤部位布置低温物品以达到降温这一目的,将能够缓解或阻止相关的并发症。同样的,冷疗法对于骨科康复中的临床恢复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是现代骨科康复中重要的康复手段。

1 冷疗法的临床机制

1.1 止痛作用

冷疗法能够直接降低患者患病部位的温度,刺激血管受冷而产生收缩反应,血液流速及神经敏感性降低,影响神经终板并降低神经兴奋性。冷疗法对患者患病处的冷刺激比痛觉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更快,提高患者对疼痛感觉的阈值,最终减轻患者感受到的疼痛及。

1.2 控制患病处肿胀及减缓细胞代谢

冷疗法对患病处造成的冷刺激会降低该处细胞的新陈代谢反应,从而降低患病处对营养成分的需求,使细胞对于氧气的需求量大幅降低。参考国外学者Swenson先生经过大量临床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可以得知:体温越低,细胞代谢速率的酵素活性就越低,两者呈正相关,临床上,当病患处的温度较之正常情况下降约10摄氏度,细胞代谢酵素的活性就会下降约50%。同时,短时间的冷疗法会降低血管通透性从而减缓血液流速,从而减少炎症产生的渗出液,有助于缓解患者病患处的炎症反应及局部肿胀。

1.3 降低病患处温度和减缓血液流速

临床研究表明,冷疗法能明显降低患者患病处的温度从而减缓患病处的血液流速。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人员及相关从业者也开始研究冷疗法的临床运用上温度与血液之间的关系,有研究结果表明,冷疗法的治疗时间与最终的治疗效果存在密切关系:临床上使用冷疗法的时间越长,最终的治疗效果就越好。

2 冷疗法在骨科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2.1 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因撞击、跌倒、冲击等原因造成的软组织撕裂、出血、渗透等情况会导致受损部位出现发热、红肿、瘀斑、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这些症状均属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若患者不及时采取有效医疗手段进行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将会发展为慢性软组织损伤。因此,在病情加重之前应使用冷疗法及时治疗,冷疗法能够有效地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且在治疗的各个阶段都能发挥疗效: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初期,冷疗法能够对受损部位的止痛消肿,而康复阶段也能促进受损组织快速恢复。而相对于间接性冷疗法而言,持续冷疗法对患病处的康复能够起到更好效果。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身体特征、病史以及受损情况等条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2.2 骨折及骨折手术后的护理

因撞击、跌倒、冲击、压迫等原因造成骨折时,会导致骨折处的骨髓、骨膜以及周围血管的破裂并造成软组织损伤和出血,引发病患处的局部肿胀,会让患者感受到剧烈疼痛。为了减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并保证治疗效果,可以针对骨科创伤等病理使用冷疗法进行治疗,将明显减轻患者患病处的疼痛感并减少出血量,对于手术后的疼痛及护理也能起到减轻患者痛苦的作用。

2.3 关节置换手术后的护理

研究认为,冷疗法对于关节置换手术后患处的肿胀相对于其它疗法而言并没有明显优势,并且,关键置换手术后患病处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本身流速就相对缓慢,若使用冷疗法将导致患病处血液流速变得更低,将有引发静脉血栓的潜在风险。不过,也有研究表明冷疗法不会影响病患处周围的血管而导致静脉血栓,这些研究认为,冷疗法的临床作用主要体现在短时间内降低患者病患处毛细血管的温度,而不是长时间使病患处保持低温,即使是持续性冷疗法,其临床效果一般也都在一小时以内。所以在冷疗法结束后,病患部位的温度会恢复至正常水平,因此不需要担心静脉血栓的风险。

2.4 膝关节镜手术后的护理

膝关节镜手术室一种将膝关节镜深入到患者关节腔内以进行诊断、治疗的手术,该手术属于内镜微创手术,安全性高且术后恢复快。而冷疗法主要应用于膝关节镜手术后的恢复环节,临床研究表明冷疗法在该环节治疗效果良好,性价比高。到最终恢复阶段,持续使用冷疗法有助于有效减轻患者手术部位的疼痛及肿胀感,同时能够有效抑制并发症。

虽然冷疗法已经逐渐普及于骨科康复中的临床治疗,但关于冷疗法治疗的频率以及持续时间仍存在很多意见,有学者经临床研究表明,在术后的72小时内,每隔20分钟就对患者使用一次冷疗法是一种康复效果最好的方案,不过,临床康复中医疗工作者也应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具体康复方案,包括考虑患者的病史、身体情况、病症严重程度、对冷刺激的耐受程度等,以做到在患者可以接受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冷疗法的持续时间和频率。

3 冷疗的几种常见的使用方法

3.1 运用冰袋进行冰敷

用冰袋进行冰敷是临床冷疗法中最常见的方法,这种疗法通常用冰块或者冰水做为媒介,将冰块或者冰水在受伤的部位进行冰敷,是一种不受任何时间和场地以及受伤部位限制的冷疗法。冰敷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并且要及时观察受到冰敷的部位,以免造成局部冻伤。

3.2 冰水冷疗法

冰水冷疗法指的是将冰块放在盛有水的水桶中,在水中形成冰水混合物,然后将患者受伤的肢体部位。这种冷疗法需要大量的冰块以及水桶,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也不能配合急性期处理的把受伤的部位抬高的处理原则。冰水冷疗法通常用于训练后的放松以及康复期治疗。在一般情况下,冰水冷疗法的时间为15~20分钟。

3.3 冰块按摩法

冰块按摩法就是指的用冰块在皮肤的表面进行摩擦按摩,能够同时起到按摩以及冰敷这两种效果。在按摩时要采用画圈的方式来进行,让皮肤先感觉到冷,继而变成刺痛感,然后形成麻麻的感觉。冰块按摩法的时间一般以五到十分钟为宜,如果收到损伤的部位比较大,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治疗时间进行适度的延长。

3.4 冷喷雾冷疗法

冷喷雾冷疗法最常应用于对于运动损伤的现场急救中,是一种最快速的制冷的冷疗法,通过在发生损伤的部分喷洒冷阵痛喷雾剂来起到降低皮肤表面温度的作用。在喷雾时要距离皮肤30~40 cm,喷洒时间以8~10秒为宜,当皮肤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物质即可。可根据具体情况每隔二十秒再进行喷洒,但一般情况下喷洒次数不宜超过三次,以免出现皮肤被冻伤的情况。

4 使用冷疗法进行治疗的禁止事项

在进行冷疗法治疗时要注意使用的方法,以免操作不规范或者操作时间过长造成受损部位周围的神经麻痹,给患者的恢复造成不良影响。对于患有雷诺病的患者,血管有痉挛并且伴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患者以及局部失去知觉的患者禁止使用冷疗法进行治疗。

5 使用冷疗法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虽然在冷疗法的临床观察中很少出现不良反应,但冷疗法的不良反映还是存在的。一般表现为周围神经的麻痹和冻伤情况的出现,神经麻痹多出现在腓神经以及尺神经中,基本是由于在冷疗法操作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的行为引起或者是由于冷疗法操作时间过长导致的,这种能够造成不良反应的情况是能够避免的。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冷疗法治疗时,医护人员要格外注意进行冷疗的部位周围所分布的神经,以及皮下所存的脂肪的厚度,并且在进行冷疗操作时要控制好时间,保证时间的适宜,减少因时间操作过长产生的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冷疗操作。

6 结 语

冷疗法是现代医疗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在骨科康复阶段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且临床康复效果良好,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随着现代医学对于冷疗法治疗过程中涉及到的温度控制越发准确,冷疗法在骨科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将更加广泛且更容易被接受。

猜你喜欢
冰块病患骨科
细绳“钓”冰块
冰块为什么会粘到手上?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钓奇特的“鱼”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塑料和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