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健康教育在标准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中的应用

2020-12-19 07:46谢翠娟
吉林医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视力

谢翠娟,陈 胜

(深圳市眼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40)

玻璃体切割术是目前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段,且术后的干预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故对其实施健康教育至关重要[1]。目前临床常规健康教育因仅由医护人员单向输送知识为主,形式单一、互动性差等原因导致干预效果不理想且术后生活质量低。多元化健康教育是将健康教育以图文宣教、一对一宣教等多元化形式对患者实施干预,在慢性疾病中应用较为广泛且效果显著。但在眼科疾病中应用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8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的患者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进行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连续选择研究病例时间段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按照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3.25±5.24)岁;平均病程(3.52±0.25)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1例,初中17例,初中以上12例;发病位置:左眼21例,右眼19例。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2.51±5.27)岁;平均病程(3.54±0.26)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0例,初中17例,初中以上13例;发病位置:左眼20例,右眼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发病位置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大于18岁且小于65岁;②沟通无障碍者;③手术耐受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代谢性疾病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器质性疾病者;③精神疾病患者。本研究所有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行标准玻璃体切割手术,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口头讲解疾病知识并指导患者合理用眼、注意眼部卫生及按医嘱用药及复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多元化健康教育:具体如下:①成立健康小组:多元化健康教育小组组员由2名眼科医生、4名高年资眼科护士组成,在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前,组内成员需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以提供专业的指导;②制定多元化疾病健康知识手册:手册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为认识疾病,主要介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病因、发病机制、高危因素等;第二方面涉及玻璃体切割术后的注意事项,包括用眼时间、眼部卫生等;③建立微信公众号:因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因其传播速度快被广泛应用,微信平台定期推送疾病相关知识,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增加患者的兴趣;④开展专题讲座:每周一次集中组织患者参与健康讲座,由眼科医生采用视频、PPT等形式进行疾病的讲解。且设置情景模拟形式由一名护士充当患者并进行日常相关眼部护理,由患者对模拟过程进行评价,指出护理过程中不正确的行为,一方面增加趣味性以调动患者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强化患者的自我护理。期间设置交流时间,患者可对不懂的知识进行提问,也可分享自身的经验。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⑤出院指导:建立以支持教育为主的护理体系,其中将家庭监督作为辅助护理。每周一次进行电话或微信随访,以对患者进行监督,必要时家庭访视。两组患者连续干预2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①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水平;②采用中文版低视力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价生活质量(共25个条目,0~5分等级,共125分,得分高代表生活质量好)。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自理能力、心理健康、社交能力及活动能力四个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对比[例(%)]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

3 讨论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常见的也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2],玻璃体切割术虽可有效将视网膜裂孔进行封闭,但因术中会对眼部结构造成影响,故对术后健康护理具有较高要求。临床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因会受患者的年龄大小、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健康教育开展困难。因指导形式单一且内容太过抽象化,大多数患者均为被动接受输送的健康教育,在根本上没有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以致于患者对健康缺乏信心从而使其术后生活质量降低[3]。为此寻求合理的健康教育模式至关重要。

多元化健康教育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多元化为基础而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摒弃了常规教育模式的盲目与不足,通过多媒体宣教、健康讲座及网络信息平台等多种途径为患者提供直观、生动、连续、动态的知识,充分调动患者积极性,以建立全新的引导-合作与共同参与的模式,从而树立健康理念提高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视网膜脱离后会对感光细胞层的营养吸收造成一定损害,若其进一步萎缩则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4],虽然手术治疗可将视网膜进行解剖结构的复位,但其功能的恢复与术后健康护理密切相关。本研究中,术后3个月后观察组中最佳矫正视力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行玻璃体切割术后的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患者术后视力水平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5]。究其原因:玻璃体切割术后需要长时间的恢复过程,此过程中需加强对眼部的保护[2]。但大多数患者因疾病的创伤而对疾病恢复的期望不高且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枯燥无味更是导致患者不能有效获取健康知识而影响术后效果。但多元化健康教育是将患者作为整体的护理对象,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同时采取以多元化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模式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健康讲座中采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更直观和生动的将健康知识表现出来,且设置了情景模拟环节,更能充分调动患者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利用病友之间的相互沟通等多种形式,使患者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进而建立起健康的理念而改善术后视力水平。

玻璃体切割术因术中需对视网膜进行解剖结构的复位,故或多或少会影响眼部结构,故使术后视力恢复较为缓慢。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量表(CLVQOL)是临床用于评价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的常用量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各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水平[6]。究其原因:多元化健康教育将多元化的形式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并且将患者主动参与作为重点,通过多种途径为患者提供直观、生动、连续、动态的知识,充分调动患者积极性。并且本研究中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利用网络平台的信息交流高速、实效性等优势推送健康知识,在患者出院后建立以支持教育为主导,家庭监督为辅助的延续性护理体系,将全新的引导-合作与共同参与的模式融入其中,从而树立健康理念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行标准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及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玻璃体视网膜视力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视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