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怀梁
(江西省上饶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西 上饶 334100)
近年来,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呈持续增高现象,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时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临床上普遍认为:由于患者颅内相关细胞的内皮功能发生紊乱,导致细胞内膜增厚,发生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病变、钙化病变以及脂质沉积等病变,据流行病学的相关社会调研发现,我国每年新增加约200万左右新发生脑卒中,随着国内各地的脑卒中中心的建立,通过数据统计发现我国每年大约有120万人死于脑卒中疾病[2],因此临床生针对早期脑卒中的发现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提早消除患者潜在的致病因素,提高患者治疗效率与生存率,本研究通过多普勒超声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本研究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8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患者来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8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患者,对照组80例健康志愿者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8~78岁,平均(45±12.87)岁。对照组40例健康志愿者中男35例,女45例,年龄30~77岁,平均(51±10.6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与基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3];②患者急性发病;③患者局部相关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部神经功能缺损;④患者发病超过24 h;⑤及患者家属知情并同意此次试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健康志愿者排除其他系统性疾病,无重要脏器、器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异常等病史;②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对本研究不知情患者或不同意参与本次试验患者;④所选取志愿者无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熬夜等。
1.2方法
1.2.1干预措施:两组试验者均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检查方法,统计两组试验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数量以及血液参数监测数据等情况[4]。
1.2.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进行检查时,相关检查医师告知患者进行放松,将患者头部偏向对侧,方便检查人员对受检部位进行检查,检查所采用Philips公司的EPIQ 5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5],检查应用线阵探头,检查者将探头频率调整至3~12 MHz,将超声探头均匀涂抹检查耦合剂并进行扫描,扫描部位依次按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动脉球部(位于探头所检测的最远端),检查者观察两组试验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数量以及血液参数监测数据等情况,检查完毕进行分析与整合。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试验人员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数量以及血液参数监测数据等情况,其中血液参数监测数据包括:颈动脉收缩期的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以及颈动脉阻力指数。相关诊断标准:根据中国脑卒中血管超声检查指导规范的超声诊断相关标准: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局限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 mm;②斑块形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5mm或局限性增厚程度超过周围内膜厚度的50%;③斑块数量:分为有与无(≥2个/例)[6]。
2.1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确诊率比较:试验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确诊率(68.75%)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确诊率比较[例(%)]
2.2两组患者血液参数监测数据比较:根据试验数据可知,试验组患者中颈动脉收缩期的最大血流速度(72.58±3.57)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67.48±2.12),而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颈动脉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液参数监测数据比较
患者颈动脉在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后,导致相应的颈动脉管腔狭窄、管腔壁增厚、官腔壁所受压力增加、血流对官腔壁的剪切力增加、管腔内纤维帽破裂等相关出血因素,导致机体血液系统激活血小板,启动患者体内的相应内源性凝血系统,导致管腔内的斑块脱落,最终血栓栓块在患者体内产生不同程度的血栓,导致患者出现缺血性脑卒中[7],临床上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方法进行临床检查,通过对其血管进行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测量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数量以及血液参数监测数据等情况,检查人员可以对患者所检查的颈动脉部位的血管内皮损害程度、颈动脉血管病变的程度进行判断与分析,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其中颈动脉板块的形成是最为典型的疾病病变特征。
根据本研究的相关数据显示:根据试验数据可知,试验组患者中颈动脉收缩期的最大血流速度(72.58±3.57)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67.48±2.12),而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颈动脉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确诊率(68.75%)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30.00%),根据试验说明,采用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进行检查,诊断效果显著,可明显区分与正常健康志愿者的相关区别,可以更好地将检测结果呈现给检查医师。
综上所述,针对缺血性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检查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可有效检查出早期患者颈动脉有无粥样硬化情况,较精准的观察到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数量以及血液参数监测数据等情况,进而可最早地对出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与治疗,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为临床提供重要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