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印龙
(凌海市人民医院内科,辽宁 凌海 121200)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心脏舒张、收缩功能降低,静脉回心血流量较少,无法充分排出心脏,引发循环淤血情况,对其他脏器供血造成不利影响,出现供氧不足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同时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情况较为常见,左心室前负荷增加,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肺部血流量降低,导致心肌功能进一步受损,病死率增加。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式,多采取药物治疗方式,但药物种类较多,尚未形成统一方案,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探究了左西孟旦与西地那非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5~70岁,平均(47.69±2.17)岁,心功能分级:Ⅱ级:8例,Ⅲ级:12例,Ⅳ级:15例;试验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5~72岁,平均(48.21±2.65)岁,心功能分级:Ⅱ级:9例,Ⅲ级:12例,Ⅳ级: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检查,监测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压和心功能,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贝那普利用量为5 mg/次,1次/d,口服,美托洛尔用量为12.5 mg/d,分2次服用,口服;试验组给予左西孟旦(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00043)联合西地那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528)治疗,前者静脉滴注,初始剂量为12 μg/kg,随后持续静脉滴注24 h,0.1 μg/(kg·min),后者口服,25 mg/次,3次/d,持续给药4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心功能和肺动脉压变化情况,记录病情状况。
1.3观察指标: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收缩压(SPAP)监测比较,采取经胸心脏超声检查,使用通用电气公司提供的Vivid7设备,比较治疗前1 d和治疗后4周数值;②脑利钠肽(BNP)检测比较,抽取患者肘静脉血5 ml,离心操作10 min,3 000 r/min,利用自动检测系统检测,严格按照说明操作,比较治疗前1 d和治疗后4周数值;③不良反应率比较,包括:消化不良、肌肉疼痛、潮红。
2.1两组患者LVEF、BNP、SPAP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BNP、SPA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LVEF升高,BNP和SPA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LVEF、BNP、SPAP比较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6%、 5.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病情较为危重,会导致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加重左心室功能损伤,且会影响右心室,最终导致右心室衰竭,造成患者死亡,此疾病病理机制在于内皮一氧化氮生成量降低,增加了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达活性,同时作用于右心室心肌细胞5型磷酸二酯酶,提高其活性,进而损伤心肌细胞。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式,临床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选择尚无统一方案,应根据病理变化机制合理制定药物方案[2-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LVEF、BNP、PAP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较小,说明左西孟旦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具体原因分析如下:左西孟旦是钙离子抑制剂,可对钙结合信息传递进行改变,进而发挥抗心力衰竭作用,对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治疗无效患者效果明显,可稳定钙离子诱导的心肌收缩所需心肌纤维蛋白空间构型,进而增加心肌收缩能力[4];西地那非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中5型磷酸二酯酶,并起到增强信号通路作用,促使肺动脉平滑肌松弛,达到舒张肺动脉作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进行抑制,有效改善肺循环,进而调节肺动脉压状态。二者联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在抗心力衰竭的同时改善肺循环状态,促进病情恢复[5]。
综合上述,在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中,采用左西孟旦与西地那非联合用药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调节高压状态,且安全性理想,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