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百成,张显军,侯宇新,张显悦,王 刚
(黑龙江工程学院 教务处,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1]。当前,正值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已经迈进大众化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引领社会变革,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塑造教育形态,新工科建设持续推进,引导着地方本科高校加快人才培养流程再造。知识的获取方式与传授方式、教与学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产业结构深入调整,人才需求和供给越来越紧密相连,这些无疑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人才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需要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精准定位、精准施策,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己任,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流程,将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和价值追求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流程的总体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性文件,是学校办学定位、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制定学习规划、学校组织教学活动和实施管理的根本依据。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1],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是新时代高校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关键问题最直接的应答[2]。通过整体构思、精心设计,修订实施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举措,是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一项复杂工程,是顶层设计,必须进行系统性设计。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3]。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把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3],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目标追求。其次,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和现代化趋势,基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框架、路径和内容。再次,坚持需求导向,着眼于国家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流程,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供强有力支撑。
深入贯彻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遵循新工科建设的路径和指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树立新的质量观,实施成果导向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明确需求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着力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坚持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符合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和目标需要,拓宽专业培养口径,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学科交叉,优化人才培养流程,尊重个性发展。三是坚持需求导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行业企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现代产业技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四是坚持质量标准。贯彻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参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行业人才培养标准,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特色。五是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注重非技术能力养成,优化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和培养效果评价标准,是培养方案修订的纲领[4]。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框架(见图1),其科学合理性总体影响着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质量好坏,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要环节。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正确理解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和要义。人才培养目标是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是毕业生就业的专业领域、职业特征、职业定位以及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的总体描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特征,突出专业特色。二是准确把握培养目标的缘起和路径。培养目标的订立是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过程,是主动服务区域地方、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逻辑起点。三是充分认识培养目标的关联要素和逻辑关系。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社会机构等利益相关方是决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外部要素,学校办学思想、理念、定位和价值追求是关键要素,而设计者、实施者、学习者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也会影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四是培养目标必须突出能力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在本科专业学科的基本规范的基础之上注重人才的岗位性和职业性要求的本科人才,要求他们具有本科底蕴,实践能力强,专业特长突出,是通才基础上的专才[5]。因此,以能力为核心,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一致性,也是黑龙江工程学院“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一个基本原则。
毕业要求是培养目标的逻辑基础和起点,是学生毕业时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质量规格和学习成效的具体描述,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学生本科培养阶段的进一步分解和落实,是设计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毕业要求须充分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要明确具体,可量测可评价。毕业要求的确立还要坚持新质量观,关注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以学生学习成效增值为质量评价标准[6]。黑龙江工程学院根据“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充分调研论证毕业生服务面向和区域地方的人才需求状况,确定了毕业要求(培养标准)。
图1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框图
3.2.1 德育标准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行为准则,了解国情,体察社情,体会民情,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工程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胸怀远大理想和强烈的事业心,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相关准则,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严谨的做事态度、强烈的求知欲望,具有较强的生态文明及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等意识,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和敬业精神,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具有与同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2.2 智育标准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掌握必备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知晓行业基本法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并能够应用于专业实践。
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能够运用专业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对本专业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设计解决方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应用能力,具有获取、评价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3.2.3 体育标准
符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掌握至少一项体育运动技能,具有健康体质、健康心理,具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充满朝气的精神状态。养成欣赏运动之美、和谐之美的生活情趣,富有健康情趣、高雅气质和开阔胸襟。
3.2.4 美育标准
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审美观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美好心灵,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具有文化主体意识、文化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善于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追求格调高雅、富有美感的事物。
3.2.5 劳动标准
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弘扬劳动精神。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养成劳动兴趣,勤奋学习,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勇于创造。能通过自觉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磨练意志品质,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课程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世界高等教育共同的理念,课程是解决这个理念落地的“最后一公里”[7]。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体系是所有课程的逻辑构成,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知识体系结构的载体,是形成能力、素质的基础平台,是决定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新工科建设要求培养能够适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需要打造新理念、新结构、新质量、新模式、新体系。在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前提下构建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必须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坚持需求导向、产出导向,注重产教融合,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把行业、企业和产业技术进步需求贯穿于课程体系,落实到课程。二是处理好工程逻辑、技术逻辑和学科逻辑关系,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统筹三者关系,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科学精神、人文思想和工程素养协调统一[8]。三是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一致原则,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知识应用和素质培养,理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互通关系。四是确保课程设置更加合理,优化学分结构,调减冗余学分,强化课程整合,保证课程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度、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符合度、课程要求与人才培养要求的契合度。五是要把握好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特征。注重知识应用、强化技能培养;注重技术应用、强化能力培养,弱学科范畴、强化工程素质养成,突出工程性、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由此,构建具有应用型特征的“平台+模块+项目”课程体系框架(见图2)。
图2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结构示意图
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部分构成。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一致原则设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哲学与社会、历史与传承、文学与艺术、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工程与文化、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创新与创业、经济与管理、生态文明与环境、健康与安全等10个课程模块。以能力本位原则设定专业核心课程,构建突出能力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项目驱动的模块化课程。突出系统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设计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环境、符合现代工程要求的实践环节,以解决复杂性问题为目的,加大以工程设计、实践和应用为主的项目化综合训练比例,构建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科学确定课程结构和比例,选修课比例达到25%以上,实践学分比例达到30%以上。同时,增加创新创业课程、校企合作课程、学科交叉综合性课程、工程项目化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集成创新性实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实践活动等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块和由学科专业竞赛、科技学术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职业技能及资格认证、劳动实践等实践活动组成的系列素质拓展模块,搭建综合教育模块,设置综合教育学分,将德育教育、体育教育、美育教育、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1)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新时代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推动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落脚点,依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做好顶层设计。
2)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必须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采用“反向设计、正向实施”方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构建应用型本科一体化课程体系。
3)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必须与专业内涵建设、动态调整、结构优化和改造升级相结合,落实专业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拓宽培养口径,将推进专业集群建设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相结合,紧抓人才培养核心要素,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以突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一流师资、专业、课程支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4)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必须坚持多方参与、协同合作的原则,优化人才培养流程。必须进行广泛的用人单位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听取政府及相关机构意见,建立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参与机制,成立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以走访、调查和座谈会、论证会等多种形式,集思广益,充分采纳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各利益相关方意见、建议,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