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马海英
春节前后,气温回升,小麦进入返青期,这是影响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和提高粒质量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苗情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抓好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根据土壤肥力、整地播种质量、播种期、播种量、土壤墒情、天气情况、长势长相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科学调控,确保小麦丰产增收。
对于个体发育较差,亩群体数<60万头的麦田,趁雨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根据肥力,酌情增减。对于亩群体数>80万头的壮苗或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返青期和起身期不施肥,拔节期趁雨每667 m2追施尿素5~7.5 kg,但是弱筋小麦从品质方面考虑,尽量不施或少施氮肥。
小麦返青后,病虫害易发生。因此,应重点防治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蚜虫、红蜘蛛等。特别是对于条锈病,应采取“准确监测,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策略,控制蔓延。
1.纹枯病在小麦起身期至拔节期,当发病麦田病株率达到15% 时,每667 m2用12.5% 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 g,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 g,或25%丙环唑乳油30~35 mL,对水50 kg喷雾防治,每隔7~10 d再施药1次,连喷2~3次。注意将药液喷洒在麦株茎基部,以提高防治效果。
2.白粉病、条锈病、叶枯病,每667 m2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00 g,或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0~60 g,或25%丙环唑乳油30~35 g,或30%戊唑醇悬浮剂10~15 mL,对水50 kg喷雾防治,每隔7~10 d再喷药1次。
3.蚜虫。当蚜虫百株虫量达到200头时,每667 m2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5 g,或10%蚍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对水50 kg喷雾防治。
4.麦蜘蛛。当平均每33 cm行长小麦田有200头时,每667 m2用20%甲氰菊酯乳油30 mL,或40%马拉硫磷乳油30 mL,或1.8%阿维菌素乳油8~10 mL,对水50 kg喷雾防治。
返青期针对杂草发生较重的麦田,应及时进行化学除草。
注意及时清沟排水,确保“四沟”畅通,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促进根系生长,严防湿害、渍害的发生。
“倒春寒”和晚霜冻害对小麦产量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寒潮来临前要及时采取浇水、喷洒磷酸二氢钾等措施预防晚霜冻害。一旦发生冻害,应立即采取浇水或趁雨雪追施速效性肥料等补救措施,一般每667 m2追施尿素5~10 kg加磷酸二氢钾2~3 kg,促使小麦尽快恢复生长,将冻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小麦抽穗扬花期若遇3天以上连阴雨天气或雾霾凝露天气,赤霉病极易发生。一旦发病,小麦就必定会减产,而且还会产生毒素,严重影响小麦品质。每667 m2可用25%氰烯菌酯100 g,或25%戊唑醇悬浮剂30 g,或25%咪鲜胺乳油80 mL,对水50 kg喷雾防治。如喷药后24 h遇雨,应及时补喷1次。
每667 m2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 g,或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0~60 g,或30%戊唑醇悬浮剂10~15 mL加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或40%毒死蜱乳油50~75 mL加水50 kg混合喷雾防治。
每667 m2用磷酸二氢钾0.2 kg加尿素1 kg,对水50 kg进行叶面喷施,预防干热风、青枯病,防止早衰,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质量,提高产量。
经常疏通“四沟”,做到沟直低平,沟沟相通,雨住田干,排水畅通。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地下水位,增加土壤透气性,防渍防病,保持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
做好“一喷三防”工作。抓住抽穗期至扬花初期这个关键时期,全面喷洒高效对路药剂预防,连防2~3次,确保防治效果。每667 m2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100 g+25%戊唑醇悬浮剂30 g+25%的氰烯菌酯100 g,或每667 m2用25%咪鲜胺乳油80 mL+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促进灌浆、增加粒质量的生长调节剂如强力增产素或丰产灵10~15 g,或芸苔素内酯10 g,对水喷雾,随混随喷,不宜存放。
及时收获,防止穗发芽和机械混杂。小麦成熟期常遇阴雨天气,因此,小麦成熟时应及时组织机械进行抢收,防穗发芽和“烂场雨”,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最适宜的收割期是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种植弱筋小麦的麦田,要单收单脱、单独晾晒、单运单储,防止混杂,影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