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县农业农村局 雒德才
茎腐病又称烂腰病、倒秧病,是一种暴发性病害。花生苗期病菌先侵染子叶使其腐烂,而后侵染茎基部,产生水渍状黄褐色斑,后扩展成黑褐色大型斑块,形成绕茎环形病斑,地上部失水萎蔫枯死。成株期发病时,主茎和侧枝均可感病枯死。
根腐病在花生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根部。感病植株生长矮小,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黄,叶柄下垂,干枯脱落,主根外皮变黑腐烂,直到整株死亡。该病主要靠雨水和田间传播。花生连作、田间积水、长期干旱无雨或雨后骤晴时发病重。
青枯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细菌性病害,一般多在开花前后发病,盛花期为发病盛期。病菌主要侵染根部,根端深褐色软腐,感病植株自上而下失水萎蔫,10天左右迅速枯死,叶色暗淡,但仍呈绿色。
白绢病又叫“白脚病”“白毛病”,一般从花生苗期就可以染病,多在荚果膨大期至成熟期才表现出明显症状,在花生根茎交界处出现大量白毛。通常在7月中下旬为该病重要侵染时期,8月中下旬则是该病重要的盛发时期。
一般在7月上旬至中旬孵化,最初为害果针、幼果,常造成花生缺苗断垄现象,是目前影响花生产量的最主要害虫。
以幼虫从叶边咬食花生叶为主,受害严重的花生田叶片被吃光,形成光秆,严重影响花生光合作用、授粉和果针入土,可造成花生大幅度减产。
1.合理轮作。花生病害、地下害虫发生较重地块实行以花生-小麦、花生-玉米轮作为主,有条件的地块实行水旱轮作则更好。
2.深翻改土。花生收获后深耕深翻,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增施不带菌的有机肥及磷肥、钾肥,减少田间病虫越冬基数。
3.科学种植管理。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起垄栽培,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出田间积水,促进花生健壮生长,增强花生的抗病能力,减轻病害发生。
1.灯光诱杀害虫。利用害虫的趋光性,有条件的地方可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铃虫等害虫成虫。
2.人工捕杀。利用棉铃虫成虫对杨树枝叶的趋性,采用杨柳枝诱集棉铃虫成虫,进行人工捕杀;利用花生田间悬挂黄(蓝)胶板,黏杀花生蚜虫。
1.利用天敌。利用赤眼蜂、小花蝽、中华草蛉等自然天敌,控制棉铃虫危害;利用性诱剂诱杀棉铃虫;利用瓢虫类、草蛉类、食蚜蝇类和蚜茧蜂类等天敌生物,控制花生蚜虫危害。
2.生物制剂。每667 m2用Bt(2000IU/mg)乳剂500 mL在棉铃虫卵孵化盛期对水25 kg喷雾,每隔7 d喷施1次,连喷4次,防治棉铃虫;用0.2%苦参碱水剂100~2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
1.播种期。播种前晒种1~2 d,选用60%萎锈灵·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或25%多·福·毒死蜱悬浮种衣剂,或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或16%多·辛悬浮种衣剂,或9%毒死蜱·烯唑醇悬浮种衣剂,或15%吡·福·烯唑醇悬浮种衣剂等进行种子包衣,防治蛴螬、茎腐病、根腐病等病虫害。
2.苗期。每667 m2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40 g,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40 mL,对水50 kg防治蚜虫。每667 m2用8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0~300 g,或2.5%甲氨基阿维菌素甲酸盐微乳剂30~40 mL,对水50 kg于卵孵化盛期喷雾,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每667 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20 mL,或20%哒螨灵乳油20~25 mL,对水50 kg随时喷雾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
3.开花下针期。每667 m2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 g,或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 g,对水50 kg防治根腐病、茎腐病、白绢病,每隔7~10 d喷施1次,连喷3~4次。青枯病在发病初期,每667 m2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5~20 g,或25%络氨铜水剂100~150 mL,对水50 kg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雾1次,连喷2~3次。
4.结荚期至饱果成熟期。每667 m2用8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0~300 g,或2.5%甲氨基阿维菌素甲酸盐微乳剂30~40 mL,对水50 kg于卵孵化盛期喷雾,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严重时每667 m2用48%毒死蜱乳油200~300 mL,或40%辛硫磷乳油450~500 mL,对水100~150L沿垄灌根防治蛴螬、金针虫、蝼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