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加计扣除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2020-12-19 19:31:11许迎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品牌研究 2020年27期

文/许迎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研发加计扣除,一项为鼓励企业创新而生的税收优惠政策。那么该项政策能否达到预定的效果目前存在着不少争议。本文从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出发,进行探讨分析。

一、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的研究现状

通过整理文献,发现在财税[2008]119号政策发布以后,主要集中在会计核算、政策执行以及政策完善等方面;直到财税[2015]119号政策的颁布,学者纷纷将研究问题指向政策的经济后果,例如政策的实施对企业的研发投入等方面的影响;高玥等(2020)认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起到了促进作用。再到财税[2017]34号、财税[2018]99号两项政策的颁布,学者的研究问题也是同样集中在该项政策的经济后果;张阿城(2018)证明了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抑制作用。

可以看出,针对目前我国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惠政策的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2015年以前主要从政策的设计以及政策的落实为方向展开研究,而2015年以后主要从政策的经济后果方面出发,并且结合异质性因素,探讨产权性质、税收征管等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经济后果的影响,这也是符合常理的,在政策起步阶段,使该项政策广为人知并且落实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在2015年后,政策逐渐走向成熟阶段,那么了解研究政策执行后的经济后果、以及影响因素显然更具有意义;当然,从评价政策实施效果的角度上看,有必要探讨目前经济后果的原因何在。

二、研发加计扣除与研发投入的关系探究

(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

通过整理文献,发现多数文献认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的结论。学者通过对个别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研究,也同样得到了上述结论。陈海声、陶羽华(2016)以我国扣除范围扩大化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为背景,对沪深A股551家高科技企业2445个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均得到“政策实施后企业的研发投入与之前相比显著增加”的结论。

(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研发投入的非促进作用

从国外学者的研究出发,发现在一些国家的早期研究中,普遍认为研发税收优惠政策是无效的。学者安同良(2009)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证明创新补贴会“逆向”激励企业,使企业释放虚假信号,以获取政府的研发补贴。王再进、方衍(2013)指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存在研发领域受限、研发费归集难、研发项目认定管理不完善、企业享受面小等主要问题。陈远燕(2015)分别对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部分企业、某市企业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预期的受益范围还有一定的距离,认为与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等都有关联。张阿城(2018)对武汉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于加计扣除政策的满意度和关注度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政策效力并未最大化。

三、文献述评

从以上文献整理中可以看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作为一项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对企业的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影响因素方面的讨论较多,思路比较清晰,理论框架较为成熟和合理,但是整理文献后发现,很多学者的研究缺乏理论分析、甚至研究结果比较模糊,目前的研究在典型案例上的探讨还比较缺乏,因为典型案例的深入研究也会更加证实结论的同时,去探索新问题。

与此同时,我国目前提升了加计扣除比例,在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一税惠政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经济后果不太明确的情况下,探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对企业创新投入以及产出、甚至创新效率的影响将成为重要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