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莉(成都航空有限公司)
民航发展与国际国内形势、行业内外趋势密切相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民航受经济发展周期和新冠疫情影响,机遇之外挑战增多。总体上,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宏观经济增速换挡,民航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各类政策调控持续发力,新冠疫情影响广泛深远,这些因素既为行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也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和系统风险。
全球宏观经济陷入严重衰退,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呈现负增长,我国是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民航发展将长期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民航局“控总量、调结构”政策调整为“精准控、精细调”,出台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应对疫情有关支持政策,进一步夯实民航高质量发展基础。
在新发展格局下,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协同推进,要求民航充分发挥国内国际畅通互联的比较优势和战略支撑作用,满足大众出行和货邮运输对安全、高效、便捷、高品质的航空服务需求,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我国民航强国建设将从单一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转段进阶,在行业发展的新阶段,国际化、大众化的航空市场空间将进入深度成熟期,航空市场开发、对外开放格局、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深化。国有航空企业作为我国民航经济的重要主体,在民航强国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肩负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使命。
国有航空企业肩负民航强国的战略使命,支撑国家发展战略。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国家新的发展阶段,国有航空企业要稳定实现高质量发展,更需要党的建设为其指明方向和提供政治保障。
全面深刻理解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形势和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判断,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秉持高质量新发展理念,充分挖掘国内航空运输空间和潜力,增强民航业复苏的信心,在协调推进发展战略布局的进程中,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保证企业发展的政治方向,提升国有航空企业的制度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科学和高质量发展。
人才队伍是企业发展的智力支撑,更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运用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把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有机结合,建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人才工作机制,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市场竞争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国有航空企业人力资源软实力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要求相适应和匹配,进一步强化人才战略地位,完善航空人才引进、培养、流动、激励机制,激活组织团队、激活干部员工、激活管理效能,搭建起勇于担当和主动作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国有航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供给和支撑。
在党的有力领导和几代民航人的艰苦奋斗下,我国民航业已具备从民航大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跨越的发展基础,要实现民航强国这一战略目标,还需要迈上一个大台阶,在诸多方面存在困难和挑战。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教育、组织管理、桥梁纽带和先锋模范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人心和力量,实现在基础资源和设施体系保障能力、完善多维度的航空服务体系能力、基于旅客吞吐量和网络辐射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高效通达的现代航空物流服务体系、民航治理体系和能力、民航业的国际话语权、碳排放水平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等中心业务方面的攻坚克难。
坚持把党的建设与国有航空企业发展同步谋划、同步推进,严格落实和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形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完善党的领导和企业治理相统一的制度,明确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管理制度。完善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发挥群团工会积极作用。通过党建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实现国有航空企业党建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推进国有航空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