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青柳(湖南省平江县福寿国有林场)
事业单位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公共事务监督和管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下,事业单位需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了满足现实社会发展需求,国有林场需要做好体制改革工作,按照相关制度和标准开展相应工作。在制度调控背景下,林场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加,国有林场表现出的矛盾越发明显。对于国有林场发展而言,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构建完善的发展体系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这种方法也能发挥出风险制度控制的全部效果,预防资产流失等问题发生。事业单位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深入了解遇到的各种问题,构建完善的解决措施,确保事业单位稳定健康发展。
国有林场发展过程中全面落实内部风险管理制度有着重要意义,按照国家的引导以及市场发展需求,落实相关制度是确保单位稳定发展的基础。从现实角度来看,确保内部控制管理质量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逐渐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确保内部风险控制效果,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实现了相关程序的合理规范,同时也实现了财务数据的统一管理。只有非常直观地显示财务收支情况,才能不断提升预算的管理效果,同时也能保证各项决策的合理性与完善性。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若想逐渐提升各单位管理水准,需要使用统一的管理制度,真正实现国有林场业务、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一体化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各单位服务效果逐渐提升。最后,需要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大部分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中,主体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补助,限制了活动开展,涉及资金收支项目相对较多、规模较大,只有落实相应的完善措施,才能解决现实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我国事业单位在开展各项预算工作中,将重点放在了项目绩效管理上,受到社会因素和政府等方面的影响,大部分事业单位在执行过程中依然重视政绩,对于内部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事业单位为了满足相关制度要求,甚至出现了消极态度。国有林场发展虽然构建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执行体系使用在了资金控制和流程控制方面,没有将内部控制管理覆盖到业务活动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以P国有林场为例,在开展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只将相关制度落实到财务部门,不仅无法实现良好的风险控制效果,也增加了日常的工作量。特别是在职能配合方面,依然无法实现风险控制能力,知识覆盖面相对较窄,有关机构无法按照标准推进风险控制内容,保证内部控制体系全面运行。
P国有林场内部控制存在着组织框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影响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在治理体系中,政府的权力过于集中,尚未明确P国有林场的决策权与监督管理权之间的分立,也没有逐渐细化各部门与岗位之间的职责权限。一岗多用、因人设岗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其次,P国有林场要尽快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包括预算业务、收入业务、支出业务、公务接待、建设项目和国有资产管理等各个方面,这些部分都需要纳入规范的制度建设流程。目前P国有林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仍存在漏洞,不能对所有资金、资产和人力资源等形成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2]。
内部控制隔离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内部控制环境的有效支持,在改进控制环境过程中需要按照全面性原则,根据现实需求进行执行与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覆盖性。对于内部控制的所有环节来讲,若是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所有环节的效果将无法体现。在这种情况下,P国有林场需要重视工作人员的自我思想意识提升,及时改变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方面的错误认知,通过内部招聘或者外部招聘的方式,引导技术人员掌握更加先进的控制技术,对有关技术的深入与全面了解,对于事业单位有关活动开展有着重要作用。从现实工作开展角度来看,受到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气氛影响,很多员工出现了积极性不足的现象,只有通过合理的方案提升职工的工作态度,让职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成管理目标,才能保证方案与技术落实效果。国有林场在构建内部监督管理制度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制度规范,将制度构建作为基础思想,使用风险评估和职工完善等多方面的监督管理手段,保证各项活动满足现实需求,优化整条资金运转流程,确保财务活动开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获取真实的资金数据,预防出现徇私舞弊等犯罪现象,通过这种方法才能保证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逐渐提升。
P国有林场需要从健全内部组织结构入手,将内部风险控制与财务部门分离。结合现实的建设项目,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与监督管理体系,以领导班子为工作主体,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保证项目顺利完成。通过与P国有林场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及联动机制的配合,对国有林场的财务管理、采购管理等职能权限进行细化与明确,使各项业务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此外,事业单位还应将政府议事的财务决策管理制度作为其管理的核心内容,并不断地完善其对国有林场年度预算财务管理、收支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规范,使得国有林场财务管理更加全面与精细。最后,为进一步贯彻“三重一大”责任制,根据P国有林场高级人事管理人员统一负责的原则,依法建立和严格执行上级议事决策,切实提高各项议事决策的科学性。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需要做好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设立专项监督检查权限,完善内部控制方案以及评价机制,这样才能解决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内部控制效果以及科学性。
若想合理应对国有林场在财务收支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初始阶段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内容需要涵盖审批流程和经费管理等方面,对所有的资金流转和拨付情况进行登记,针对各种需求提供真实的电子凭证,确保有关发票的合理性。财务管理部门需要了解各单位资金流转情况,掌握本次交易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清理未回收的财务款项,保证各项财务核销工作效果。除此之外,还需要将重点放在资金的使用和结余方面,预防出现资金浪费等问题。
国有林场只有通过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才能解决账目不清和使用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并且还要针对固定资产的利用保管以及处置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确保符合相关制度标准。在初始阶段需要构建完善的盘点和清查方案,国有林场需要对固定资产和管理机构价值进行审核,快速更新新资产的科目,保证账务符合标准。按照现实需求构建完善的资产出库流程,明确各部门领导在各岗位上的职能与任务,所有信息需要及时记录在案,做好账务处理,逐渐完善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增强国有林场资金监督管理质量。
总之,对P国有林场而言,构建完善的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是达到政策要求的必然途径,能满足法律等方面的规定,同时也能提高其内部管理能力与水平。P国有林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财务管理状况,找出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用合理的方法改变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和控制水平,加强内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