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探讨

2020-12-19 04:51:52郑丽丽
关键词:冠心病常规血糖

郑丽丽

(东营市垦利区郝家镇中心卫生院,山东 东营 257000)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因此再对患者实施治疗期间还需配合护理干预措施才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救治效果。在本研究当中,通过对我院选取的3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以下就具体护理内容进行回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2例。

常规组的32例患者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58~72岁,平均(66.32±3.21);实验组的32例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57~73岁,平均(65.29±3.53)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于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于实验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

心理干预:首先在实施护理期间,针对病程较长的特点,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期间,要加强患者的用药管控,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综合分析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其沟通交流,掌握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借助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1]。

健康宣教:落实健康知识宣教,提升患者以及家属对该疾病的了解程度,消除患者产生困惑。将临床护理期间的相关高危因素告知患者,加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够严格遵照护理人员的意见开展护理工作[2]。

饮食干预:加强患者的饮食管理,综合患者的体质情况以及病理特点,为患者制定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确保在饮食的配合下,能够使得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更好难度稳定,保证食物的低盐低脂,禁烟禁酒[3]。

并发症预防:针对患者的疾病特点,病情发展期间很容易会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衰等高危疾病,因此再对患者实施护理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强化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工作,确保患者一旦出现突发症状就能够及时的采取救治工作。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血糖控制效果、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血糖从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判定[4]。患者的生活质量以SF-36为标准,抽取患者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以及精神健康来进行比较,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佳。护理满意度从实施护理后的整体护理效果来进行评分,总分为100,评分等级分别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评分范围依次为80~100分;60~79分;60分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数据资料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用t检验,表示为(±s),护理满意度用x2检验,用(n,%)表示。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

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验结果显示,常规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前与护理后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为(10.13±1.85)、(7.91±1.71)、(11.73±1.24)、(8.78±1.24),实验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前与护理后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为(10.24±1.62)、(6.21±1.11)、(11.71±1.25)、(7.23±1.11),t值分别为0.2530、4.7171、0.0642、5.2685;P值分别为0.8011、0.0000、0.9490、0.00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在患者实施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以及精神健康分别为(50.32±1.42)、(57.45±3.24)、(43.71±2.23)、(42.12±2.41),常规组患者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以及精神健康分别为(38.41±1.38)、(42.56±3.18)、(33.64±2.45)、(36.17±2.29),t值分别为,34.0250、18.5537、17.1946、17.4859;P值分别为0.7491、0.0001、0.4585、10.1243;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在常规组组32例患者当中,患者的满意:较满意:不满意的概率为15:10:7;实验组32例患者当中,患者的满意:较满意:不满意的概率为20:11:1;实验组96.88%,31/32)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78.12%,25/32),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5.1429,P=0.0233)。

3 讨 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均属于慢性疾病,该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当中,患者病程较长,而且在临床当中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在二者联合并发期间,进一步加剧了临床治疗难度,患者治疗效果得不到保证,而且在后期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5]。

在本次研究当中通过对患者实施治疗期间配合针对行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血糖变化情况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基于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角度出发,加强患者心理干预,综合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调整;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信心,消除其产生的困惑;注重患者的饮食干预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改进患者护理质量,从而为患者获得更好的愈后[6]。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治疗期间,配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更好的稳定,能够为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冠心病常规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6:34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常规之外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智慧健康(2019年36期)2020-01-14 15:22:58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0
猪的血糖与健康
别受限于常规
发明与创新(2016年5期)2016-08-21 13: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