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伏邪”理论探讨胆石症发生发展的规律

2020-12-19 21:23周智慧
福建中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外邪胆石症邪气

周智慧 ,闵 莉 *

(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省中医健康状态辨识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122)

《中医大辞典》对伏邪注释为:“狭义的伏邪指伏气温病,指外邪入侵机体,正虚难以祛除邪气,邪气伏匿于膜原、肌腠、脂膜等部位,择时择机而作。广义的伏邪则指一切伏而后发的邪气,包括情志、饮食、痰浊、瘀血等,同时也包括伏气温病。 ”[1]笔者认为胆石症的致病伏邪多样,属于广义伏邪。 伏邪,既是邪气伏藏之病理过程,也是邪气致病之结果。胆石症发生发展过程就是伏邪发病的演变过程,以“伏邪”理论为指导,可帮助医者全面把握胆石症发生发展的规律,为临床治疗思路的制定提供参考,提高临床疗效。

1 伏邪发病之隐匿

伏邪理论源自于《黄帝内经》,伏邪是一种具有隐匿性、物质性的致病因素。 外邪入侵人体,正虚不足以祛除病邪,病邪伏藏于人体,不立即发病,择机择时而发,此为“伏邪”[2]。 《阴阳应象大论》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飱泄。”提出邪气伏而未发、伏而后发的状态。 王焘《外台秘要》言:“其冬月温暖之时,人感乖候之气,未遂发病……至天气暄热,温毒始发,则肌肉斑烂也。”等,均强调邪伏体内,感而后发的状态[3]。 此与胆石症发病隐匿的特点相似。 清代刘吉人的《伏邪新书》中认为伏邪发病的方式分为“① 感六淫,不即病,过后发者;② 已发者,治不得法,病情隐伏;③ 初感治不得法,正虚邪伏,暂时假愈,后仍作者”[4]。 这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伏邪发病的方式,为临床鉴别伏邪发病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此外,尚有某些内伤疾病,经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但致病邪气尚有残留,遗邪伏藏,日久可引发他病;或者疾病已达到临床治愈,但病因未能从根本上消除,遗邪伏藏,遇诱因而复发[5]。 胆石症亦如此,早期出现轻微症状,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病情得以控制,病邪尚有残留,遗邪伏藏,择时择机发病。 此外,不少胆石症虽经手术取出结石后达到临床治愈, 但未能从根本上祛除致病因素,遗邪伏藏,终会复发。

2 正虚邪伏致石

《素问·评热病论》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灵枢·口问》:“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 ”《时病论》言:“古人所谓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机体正虚复感外邪,正气无力祛邪外出,病邪伏藏,日久化生伏邪。 伏邪留连,正气攻之,正邪交争,正气日渐消耗,邪盛正衰;正邪长期交争,伏邪持续损耗正气,加重正气亏虚[6]。 机体正气亏虚,再感外邪,邪客胆腑,化为伏邪,正邪相争,正气日渐虚弱,邪盛正衰,气血阻滞日久,终发为胆石症。 正如《医宗金鉴·积聚篇》所言:“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

3 阳虚阴结致石

“阳虚阴结”最早见于《景岳全书·杂证谟》:“下焦阳虚,阳气不行,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而阴结也。 ”《难经·五十五难》言:“积者,阴气也……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所穷处。 ”《临证医案指南》言:“著而不移,是为阴邪聚络。 ”此均强调了胆石症阴之属性。 因邪气伏藏,损耗正气,正气不足,故而阳虚。“阳虚阴结”源于《阴阳印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张介宾解释道:“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指出“阳气主动,推动、发散、温煦以化气;阴气主静,下降、收敛、凝聚而成形。 ”[7-8]伏邪伤阳,阳化气功能受损,温煦推动无力,导致“阴成形”太过,大量有形物质堆积,阻于胆腑,日久积而为石,发为胆石症。

4 肝郁、湿热致石

情志、饮食因素对胆石症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影响[9]。 长期精神抑郁、情绪不舒,情志之邪伏藏日久,致使肝郁气滞,肝胆失于疏泄,“肝气郁而不宣,则胆气亦随之而郁”,胆气郁结日久而成石;饮食偏嗜,过食肥甘厚味,饮食之邪伏藏,耗伤脾胃,“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水液代谢异常,酿生痰湿,蕴生湿热,湿热熏蒸肝胆,煎熬胆汁致石[10-11]。 因此,情志、饮食之邪造成的肝郁、湿热极易引起胆石症,邪伏日久,对胆石症的发生发展有极大影响。 胆石已成,机体正虚无以祛邪外出,情志、饮食之邪仍伏藏体内,使肝郁、湿热进一步加重,病情进一步发展,日久甚至累及其他脏腑[12]。

5 伏邪日久化热

古时医者已对伏邪日久化热之病机有较多见解。 清代邵新甫言:“盖烦劳多欲之人,阴精久耗……阳强无制……直从里发。 ”伏邪由内而生,“烦劳多欲”而致机体虚弱,阴精逐渐消耗,阴衰阳盛,阴无以制阳,故见发热。 《医学衷中参西录》言:“伏气侵人……多者化热重,少者化热轻。 ”《温病正宗》言:“合而观之,热病因伏气者,了然,”此为伏邪温化论[6]。 中医认为发热与气机郁滞、痰瘀内阻、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等因素密切相关,《王氏医存》言:“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皆有之。”说明致病伏邪类型多样。胆石症正是由于脾胃内伤,酿生痰湿,气机阻滞,血瘀内生,郁而发热而致[13]。同时,因人体正气亏虚,导致体内伏邪痹阻气血,聚于胆腑,形成积聚;伏邪不去,积聚日久,怫郁化热[14]。 又因胆石本身属于有形之邪,其形成后阻滞气血运行,又易产生瘀血、痰湿等,致久滞久郁,使发热进一步加重。

6 伏邪易生痰浊、血瘀

邪气伏藏,日久入络,水液输布受阻,水湿停聚而生痰浊;痰浊伏藏血脉,阻滞气机而生瘀血,终致痰瘀互结[6]。 中医学认为胆为六腑之一,其内藏有胆汁,胆汁清净,肝胆相表里。若机体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或因恼怒忧思,邪气伏藏日久,情志不舒而致肝胆失于疏泄,中焦气机升降不利,致使痰瘀结于胆府而成胆石。 痰浊、瘀血内生为成石之过程,胆汁瘀积成砂石为成石之实质[15]。胆石症多因情志忧郁、嗜食肥甘,复因外邪入侵或蛔虫上扰,邪气伏藏日久,进一步造成肝郁气滞、痰湿蕴热、气血瘀结,致使湿热、痰浊、瘀血三者博结,日久结聚于胆腑,积而为石[16]。因此,邪气伏藏,胆石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易产生痰浊、血瘀,又反过来进一步加重病情,正如清代王燕昌在《王氏医存》所言:“伏匿诸病……瘀血、结痰……蓄水……皆有之。 ”

故伏邪致病的过程可以总体概括胆石症发生发展的规律。 胆石症早期即为伏邪发病初期,常无明显症状,或仅有少许症状,具有很强的隐匿性,正如“正邪之中人也微……有形无形,莫知其情”。 伏邪致石的发生原因包括正虚邪伏、阳虚阴结、肝郁湿热等。 伏邪致石的发展特性包括日久化热,易生痰浊、血瘀等。 伏邪致石的原因和特性对胆石症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7 结 语

基于伏邪致石的病因为正虚邪伏、阳虚阴结、肝郁湿热,提示预防胆石症的发生,应从正邪、阴阳和情志饮食方面入手:加强锻炼,做好保健,培补正气,抗御外邪;避免乘凉饮冷,保证充盛的阳气,防止“阴成形”太过;保持心情愉快,合理调节饮食,防止伏邪内生。 基于伏邪致石的特性为日久化热,易生痰浊、血瘀,在胆石症发生发展各阶段中,应依据实际病情予以清热、化痰排浊、活血化瘀等疗法,以达到有效治疗胆石症的目的。

猜你喜欢
外邪胆石症邪气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胆石症患病率、流行趋势及特征分析
基于计算机仿真探讨外邪袭表的影响因素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幸福来自感动
别轻易拔罐刮痧
脂肪肝与胆石症可以“异病同治”
经验方治疗急慢性咳嗽理论初探
妊娠糖尿病合并胆石症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