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宁阳县农业农村局 刘刚
马铃薯黄萎病,又称早死病或早熟病,在全世界温带地区广泛分布,是典型的土传兼种传维管束病害。其病菌可在土壤中持久存在,又可随种子调运而远距离传播,引起系统性侵染,使马铃薯整株带病,最终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及品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该病菌寄主范围较广,除了对马铃薯有较强致病力外,还可侵染大豆、棉花、苜蓿、番茄和三叶草等多种植物,引发黄萎病, 对农业生产具有较大危险。我国内蒙古、新疆、四川、陕西、贵州、甘肃、宁夏、河北、北京、黑龙江、山东等十余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均有马铃薯黄萎病的分布,其危害程度不同, 严重时可减产过半。
病原菌在马铃薯植株的生长早期即可感染,使其在成熟前死亡。该菌在植株生长季节感染,能使植株失去活力而萎蔫。植株感病后,通常由下向上发展,先只有一条茎或茎一侧的小枝叶片萎蔫。发病初期,病叶由叶尖沿叶缘以及主脉间出现褪绿黄斑,并逐渐加深,但主脉及其附近的叶肉仍保持绿色,呈“西瓜皮”状,叶缘上卷,随着病情加重,整个叶片由黄变褐干枯,全部复叶枯死,不脱落。发病后期,病茎的维管束组织变褐色。地下块茎的发病始于蒂部变褐色, 纵切病薯时,可见维管束呈现“八”字或半圆形变色,此症状极易与马铃薯卷叶病毒病混淆。发病严重时,块茎里的病部可扩展至髓部,形成洞穴,粉红色或棕褐色变色围绕芽眼发展,或在被侵染的表面形成不规则的斑点,这种症状易与中等病情的晚疫病混淆。
病菌主要以休眠菌丝或拟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通过根毛、伤口、枝条和叶面进行侵染。侵入后,菌丝在寄主细胞内和细胞间向木质部扩展。病菌进入导管内可大量繁殖,并随液流迅速向上向下扩展至全株,导致植株萎蔫,组织中毒变褐。病菌初侵染源主要随土壤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土壤黏附在块茎上,随着种薯人为调运而远距离传播;病菌还可通过污染的工具或灌溉水从上一块地传播到下一块地,或通过根的接触,蔓延传播。分生孢子也可在田间气流传播,但其存活寿命不长,尤其在气候干燥时不能存活,因此不起主要作用。
病菌喜温暖、高湿的条件。灌水过多,不仅有利于病菌传播,而且能促使土温降低,导致根部伤口不易愈合;地势低洼,土质黏重、阴湿,施用未腐熟粪肥,均有利于病害发生,加重病情。
1.加强植物检疫。进出境口岸相关检疫部门应对马铃薯及其相关产品进行严格检疫, 及时阻断其传播、扩散。一旦发现该病在某地发生,应立即封锁该地, 并采取积极措施,消灭病株和进行土壤处理。
2.品种选择。选用优质抗黄萎病的马铃薯品种。
3.农业防治。轮作:选择前茬禾本科、十字花科和豆科作物等轮作3 年以上,禁止与向日葵和茄科作物轮作。整地:耕翻30 厘米以上,耙耱整平。适时播种:当10 厘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播种。种植方式:起垄种植,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及用途,一般控制在3000 ~4000 株/亩。施肥:增施有机肥,氮磷钾合理配比,适当追施微肥。灌溉:依据马铃薯生长期需水规律均匀浇水,避免大水漫灌,防止地块积水。中耕培土:马铃薯出苗率为5%~10%时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培土3 厘米。当苗高15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
4.生物防治。在常规拌种的基础上,利用15 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按照种子用量的2.5%进行拌种处理;出苗后随滴灌施用30 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公斤/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