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度煌,陈志,林建斌,秦志清,梁萍,李学贵,邱曼丽
(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2)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俗称加州鲈、淡水瓜,为肉食性凶猛鱼类,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密西西比河水系,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太阳鱼科(Ceutrarchidae)[1],属广温肉食性鱼类。大口黑鲈因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养殖周期短、产量高等优点,加之肉质鲜美细嫩,无肌间刺,外形美观,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百姓鱼”、“网红鱼”,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青睐。
笔者于2017 年主持福建省科技厅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大口黑鲈养成阶段软颗粒饲料的研制,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并有幸参与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2020 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农办渔[2020]8 号)中的行动四:2020年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品种:大口黑鲈),通过学习交流调研,收获颇丰,现进行总结分析,对福建省大口黑鲈产业现状与展望提出了个人的看法,望对当前福建省淡水渔业转型升级起到助力作用。
中国大陆1983 年引进大口黑鲈,1985 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自2015 年以来,随着大口黑鲈营养与人工配合饲料瓶颈取得突破,大口黑鲈养殖规模和产量增长非常迅速,2019 年全国大口黑鲈养殖产量达到470 000 t,养殖面积18 700 hm2[2]。其中广东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浙江、江苏约占20%,两湖、河南等华中市场及川渝地区也在快速发展,甚至在辽宁丹东、黑龙江佳木斯、新疆喀什都有成功养殖的报道[3],估计增长趋势还将延续若干年,在国内特种鱼养殖上,算是比较大的品种。近年来受全国大口黑鲈市场价格上涨影响,养殖经济效益较高,大口黑鲈已经成为调整淡水养殖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渔业的一个重要养殖对象。
根据2017—2019 年福建省渔业统计年鉴,福建大口黑鲈养殖产量分别为9 342 t、10 694 t、11 564 t。由于苗种、饵料等方面的原因,福建大口黑鲈养殖尚处于起步阶段。福建养殖主产区域仍然是沿海的莆田市和漳州市,其产量占全省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达到30 000~45 000 kg/hm2。大部分苗种来自我国台湾地区以及广东、江苏和浙江,养成以池塘单养为主,单口池塘面积0.33~0.67 hm2,水深1.5~3.5 m。养殖模式主要是池塘反季节精养,即为解决春节前后大口黑鲈集中上市价格较低问题,提高养殖效益,将苗种放养时间提前到2 月上旬,前期通过钢丝绳大棚集中培育,商品鲈鱼上市时间可提前到8—9 月,这时候鲈鱼价格可达30~40 元/kg,养殖效益较常规养殖增加近1 倍,实现了“两高一早”(早放养早上市高效益),有部分养殖户开展大口黑鲈和南美白对虾轮养,养殖效果非常好。另外,有部分内陆山区养殖户利用大水面发展网箱养殖,还有循环流水槽养殖。福建市场以消费规格偏小的350~450 g 大口黑鲈为主,建议引进优质秋繁苗,开展当年养成的模式。
福建省因气候、水温等问题,未形成成熟的苗种生产繁育体系,与广东等邻近省份相比,规格苗种供应量严重不足;大口黑鲈种质退化现象相当严重,良种普及率低,出现生长慢、饲料系数高、畸形率高、病害频发等问题,养殖户对此认识不足,常常选错一次苗,误了一年的收成;此外,福建大口黑鲈产业还存在配合饲料未完全解决、养殖成本高、缺乏产品品牌、消费习惯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福建大口黑鲈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近亲交配及品种混杂使得大口黑鲈种质退化、生长速度下降、性成熟提前、个体变小以及抗逆性降低。国内水科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已开展良种选育工作,选育出国家新品种“优鲈1 号”、“优鲈3 号”[4],安徽等地也有选育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新品种的报道。福建相关工作开展比较滞后,建议及时建立大口黑鲈种质库,改变大口黑鲈种质退化现状,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逐步替代现有的养殖性状退化的品种。
目前福建省的大口黑鲈苗种生产能力仍处于弱势,仍需要在省内适宜地区建设更多的大口黑鲈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并做好亲本、后备亲本培养及亲本更替工作。通过稳定持续的支持,加大大口黑鲈选育种研发工作及良种繁育场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实施养殖苗种的良种化目的,提高良种覆盖率。通过育繁推一体化,提高大口黑鲈优质种苗生产能力与竞争能力,促进秋繁苗的商业化开发。
对于大口黑鲈养殖者,建议到声誉良好的苗企,选择已驯化好,规格5 cm 及以上的大规格苗种,放养的苗种一要规格整齐,二要无病虫害,三要体表无伤痕,四要体质健壮。
投喂幼杂鱼,幼杂鱼货源供应受休渔期和季节的制约,鲜度和品质不好保证,质量波动很大,不同品种的幼杂鱼,同一品种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都会有差异;使用幼杂鱼对渔业资源破坏很大;更主要的是幼杂鱼残饵对水质污染相当严重,导致鱼体抵抗力下降,疾病多发,严重影响了大口黑鲈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养殖效益。使用配合饲料投喂大口黑鲈,对于获取更大的养殖经济效益和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应进一步推动配合饲料在大口黑鲈养殖主体中的使用替代比例,助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随着大口黑鲈营养需求和饲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加工工艺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全面推广使用优质实用的大口黑鲈膨化配合饲料已成为必然趋势。福建省大口黑鲈养殖中,配合饲料已经基本替代幼杂鱼,成效显著。
当然,大口黑鲈配合饲料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需针对各个生长阶段人工配合饲料配方的改进与完善,加强对大口黑鲈营养需求的研究,从饲料蛋白源、脂肪源及糖源利用率等方面深入探讨,尤其在如今养殖尾水排放问题日益引起关注的今天,更应当研发可有效降低氮、磷排放的大口黑鲈配合饲料。
目前高温季节配合饲料尚无法满足生产实际需求,也是行业的一个痛点。饲料企业、科研院所应致力于开发符合大口黑鲈高温季节摄食需求的缓沉性功能性饲料。作为定位于服务地方的省级科研院所,更应当为福建省大口黑鲈营养研究与饲料的开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鱼的肝脏分为“肝细胞内含糖原为主”和“肝细胞内含脂肪为主”两种类型,而大口黑鲈既是先天的“脂肪肝患者”(肝脏抗脂肪因子不足),又是先天的“糖尿病患者”(对糖类的耐受能力低且对淀粉利用率低)[5]。
虽然现在大口黑鲈的苗种驯化、养殖、饲料技术等日趋成熟,但普遍还存在放养密度过大、投喂过量、水质底质恶化、频繁消毒用药、投喂冰鲜鱼等情况。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大口黑鲈发生肝脏病变,发生肝肿大、肝发白、花肝、发白、发黄、甚至坏死,还有胆囊变大、胆汁变黑或变淡等状况。
大口黑鲈的肝脏一旦发生病变,会造成鱼体免疫力下降、代谢紊乱、饵料消化率降低、吃料量减少,这种状态下大口黑鲈极易感染其他病原性疾病(如诺卡氏病、虹彩病毒等)且病死率增高,有的池塘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肝脏养护工作至关重要。
目前,福建省大口黑鲈养殖过程中,代谢性肝病频发,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已成为制约养殖的一大难点。大口黑鲈肝脏养护,建议要以预防为主,科学合理投喂,保持稳定的良好水质(特别控制好水质的氨氮、亚盐、蓝藻等),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多维、免疫多糖、中草药制剂、胆汁酸类物质,提高体质和免疫力,促进脂肪代谢维持肝肠循环正常进行,减轻肝脏负担,保肝护胆。
大口黑鲈属于中档偏低消费区间的鱼类,适合家庭和普通饭店消费。可研究加工食用方法和烹饪技术,制作名菜佳肴,推广大口黑鲈的饮食文化。酸菜鲈鱼成为酸菜鱼中的主打品种,大口黑鲈成为年轻吃货的网红鱼,社会关注度正不断提升[6]。
目前大口黑鲈烹饪方式较单一,加工环节薄弱。应大力拓展大口黑鲈加工烹饪方式,宣传大口黑鲈饮食文化,打开大口黑鲈销售渠道,加快大口黑鲈产业链的发展完善。
同时,大口黑鲈消费推广过程中,还存在着大口黑鲈原料质量良莠不齐、产品缺乏品牌宣传及市场推广难等问题。建议应通过订单养殖的手段,监控养殖过程,对养殖模式、养殖饲料、养殖渔药等进行系统的严格管控,以保证大口黑鲈原料的品质,同时,加强产品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随着人们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要求。由于大口黑鲈饲料蛋白质含量高,残饵及粪便等造成的污染也较大,因此,福建省大口黑鲈养殖模式需要不断创新,从源头上解决大口黑鲈养殖尾水问题,改变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大口黑鲈已被证实为最适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陆基集装箱养殖和高位池养殖的品种之一,当然,这些养殖模式具有地域局限性,各种模式的可操作性和技术成熟度也还不尽如人意,需要继续不断总结完善。同时,也可通过增加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实现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综上,当前福建省大口黑鲈产量小,产业发展空间很大,亟须找准短板,精准发力,重点发展福建省大口黑鲈苗种场建设,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开展人工配合饲料技术与工艺攻关,大力投入新兴养殖模式的研究和推广,建立更加完善的苗种、饲料、养殖、消费产业链,力促福建大口黑鲈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