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领导力引领企业发展实施途径的构建

2020-12-19 19:31:11刘蕾赵晓辉甘骏龙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品牌研究 2020年27期

文/刘蕾 赵晓辉 甘骏龙(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一、引言

美国杰出的组织发展理论创始人沃伦·本尼斯说:“领导力就像美,它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就知道。”尽管领导力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却始终存在于我们周围,大到国家,中到公司,小到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可以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看到领导力。一句话,领导力是我们做好每一件事的核心。

对于企业来说,领导力作为企业发展的硬实力、强动力,是企业持续应对变革和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法宝。在当前这个瞬息万变、充满激烈竞争挑战的时代,在这个不确定性成为最大确定性的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企业要从纷繁复杂的局势中突围而出、破浪前行,迫切需要用领导力提升为企业发展把舵定向、擘画未来。

二、企业成长的四个阶段

《鬼谷子·持枢》篇有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如同天地万物遵循自然之道一样,企业的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会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稳定期四个阶段[1]。

初创期是企业成长的第一个阶段。初创期的企业往往不具备足够的资金、资源,每天的目标都是如何活下去。有数据显示,大约22%的企业会在这个阶段死掉。这个阶段,企业的领导力主要表现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忍不拔的韧劲,尽管企业组织、管理和流程极不正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团伙化”的特征,但大家目标清晰,愿意承担责任并贡献能力,人人都是一专多能,在工作中分工不分家,因此效率很高。

在经过两到三年的初创期磨砺后,一部分企业会慢慢找到属于它的生存方式、业务模式、盈利模式,进入业务快速发展的成长期。这个阶段,企业以项目带动为抓手,人员大量增加,规模迅速扩大,需要跨部门协调的内容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人才队伍、组织管理滞后于业务增长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种不匹配、不均衡问题,如何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如何找到正确的人来做正确的事情,乃至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领导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个阶段的企业存活率更低,约有67%的企业会因为种种原因消失不见。

进入成熟期的企业,已经从单打独斗走向了协同合作,从“团伙”过渡到团队,基本实现了管理规范化,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这个阶段,为了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或者培育新的蓝海,企业开始引进和打造职业经理人队伍,建立规范的培训体系,工作重点变为组织裂变和关系制衡,能否按制度流程办事及其效率成为影响企业领导力提升的关键。

稳定期也是成熟期,企业业务规模和资源持续发展,多条腿走路、多元化发展成为这个阶段的标配,大型企业集团应运而生。集团化管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精神懈怠、固定守成等大企业病症状。为了让体系内的各个经营组织,能够共同持久地成功经营,服从企业发展方向,凝聚企业发展力量,战略谋划和文化建设的地位更加凸显,企业需要通过持续改革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来提升领导力,最大程度地激发成就追求的力量,进而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

虽然企业有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也不尽相同,但是领导力作为决定企业发展的最大核心变量,其对企业发展阶段发展规律的把握水平,始终与企业的兴衰成败息息相关。

三、领导力的四个层次

商场如战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达到“知兵非好战”的境界,打造卓越的领导力是关键。这是因为领导力不仅表现为一种影响力,也体现在正确决策的能力、推动执行的能力、引领创新的能力和沟通协调的能力等诸多方面。与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相对应,领导力也有优术、明道、造势、布局四个层次。

优术,术就是方法、手段,也是做事的方法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优术是第一个层次,也是最低的一个层次。企业通过技术、质量,也可能是资金、资源,不断抢占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全方位提升竞争实力,进而满足公司发展需要,赢得生存,活到明天。彼得·德鲁克曾指出,没有清晰明确的远景和战略的企业,就像流浪汉一样不知道去向,这样的企业命运是极其危险的。初创阶段的企业几乎都位于这一层次,即使规模做得很大,也是大而不强,他们只能随着市场大潮起伏,不仅缺乏竞争优势,也缺乏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当内外部稍有风吹草动,生存和盈利依然是企业的“高压线”和“天花板”。

明道,道就是规律、方向。明道的核心在于外向性和前瞻性。经过生存阶段的考验,企业逐渐有了立足之本,找到了发展方向和目标,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企业愿景、使命、经营理念、企业文化,自觉或不自觉地引领企业发展方向。这个阶段的企业虽然有了术的积累、道的指引,但是如果没有势的先机,一旦行业趋势发生显著变化,就算做到行业领先、世界领先的水平,也终究逃不脱有一天被取而代之的命运。比如曾做到世界第一的柯达胶卷、诺基亚手机,在所在行业独占鳌头,但是一旦数码时代、智能时代到来,仿佛一夜之间就兵败如山倒,或破产倒闭或被收购兼并,从市场上消失了踪迹。

造势,势就是趋势、力量。企业的发展也需要造势,其造势之道在于,既要善于把握世界经济大潮之“大势”,又要发现并利用宏观、行业及地域等方面的发展之“形势”,还要敢于结合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势资源打造特色竞争之“优势”,力求做到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最终在日趋激烈的产业竞争中成为赢家。

布局,局就是格局、地位。能够并善于布局的企业是最成功的企业,在所在的产业里居于领导地位,位于价值链最顶端。这类企业不仅能够把握自身及产业演进的基本走势和阶段性特点,而且有能力和魄力把企业的优势资源投入到新的方向中去,发现并利用趋势塑造产业结构,领先产业的脉搏而行动,从而在历史的进程中领导产业结构变革创新。

四、领导力提升的四个阶段

领导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学习中练就,在危机中练就,在变革中练就。领导力的提升必须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立志、立德、立功、立说[2]。

(一)立志提升领导力的最初阶段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马云创立阿里巴巴之初便立志“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虽然初期处处碰壁不被人看好,也经历了网络泡沫、非典等许多磨难,却始终不坠其志,商业版图和影响力一步步发展壮大,仅用20年时间就发展成为全球市值前十的顶尖企业集团。

(二)要培养提升领导力,贵在立德。

所谓立德,就是以明德为旨归,胸怀大局、心有大我、诚信做人、宽容善良、仁爱孝道,涵养高尚的品德和情操,用榜样示范凝聚人心,产生无穷的力量[3]。“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古圣先贤把立德摆在“太上”之位置,因为“德是才之帅,才是德之资”。明代学者高攀龙曾说:“吾立于天地间,只思量做好人,乃第一要义。”由此可见,立德是人生第一要义。

(三)立功的最高境界是立功而不居功,是奉献而不是索取

立功就是要树立成就追求,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新时代、新形势下,立功不一定要完成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即使是身处微小的产业、平凡的岗位,只要脚踏实地地去做好自己的事,在服务国家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担当奉献,一样能够建功立业,做好时代发展的答卷人。在新冠疫情中,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义无反顾、毫不畏惧地投入防控救治工作,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评价和热情赞扬。

(四)立说是领导力提升的最高境界

立说是把立志成才、立德做人、立功做事经历中发生的思想、经验等用文字记载下来,通过这种传承文明的途径给同行和后来者以借鉴、启迪。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八卦为六十四卦,写成了《周易》;仲尼一生困顿不得志而作《春秋》;屈原放逐,写成了《离骚》;左丘眼睛失明,就有《国语》传世;孙子受了膑刑,就编著了兵法书;吕不韦被流放到蜀地,《吕览》才流传于世;韩非被囚于秦,有《说难》《孤愤》传世;司马迁受宫刑后就有了《史记》[4]……这些言说,虽然只是个人一家之言,却超越了自我,超越了时代,成为人类历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领导力如何引领企业发展

(一)战略谋划具体化

企业最核心的领导力就是谋划,是管大局、管方向、管长远的,要与企业发展实际相结合,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做好顶层设计,匹配明确的战略目标、清晰的战略路径,起到激励全体员工共同奋斗的目的。当企业的战略谋划确定之后,人人心中有使命感、有方向感,知道要从哪里来、到何处去,则计熟事定、举必有功。

(二)方案实施精细化

战略谋划需要仰望星空,方案实施则要脚踏实地。企业要紧紧围绕战略规划的愿景目标,运用体系管理工具,通过抓好基层、夯实基础、精细化工作流程、严格考核,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三)团队建设系统化

一个好的团队必须要走向系统化管理,处理好个人和团队的关系,这样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这就好比一个乐队,既有指挥又有乐手,还有负责乐谱等后勤管理的乐务,只有大家齐心协力,相互补台不拆台,才能奏出和谐美妙的音乐。

(四)风险防控常态化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上升,特别是这次疫情冲击,更加凸显了风险防控的重要性。企业要切实提高在投资、建设、运营等各环节的风险防控意识,建立全员风险防控常态机制,及时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

六、结论与展望

领导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与时俱进,它也并非一劳永逸,而是要久久为功[5]。每个个体、每个组织都需要把领导力提升作为永恒的事业追求,持之以恒、驰而不息地抓紧抓好,为自我价值和集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