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课堂”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

2020-12-19 17:42龚红庆
普洱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思政政治

龚红庆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文化旅游学院,安徽 合肥231131

人类教育发展的历程经历了教师职业专业化、印刷术教材专门化、授课班级化三个阶段后,现正处于信息化技术的第四个阶段。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披露,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8.5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其中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2.32亿人,大规模在线学习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伴随着社会职业进一步细分,领域垂直特征更加明显,人们的学习需求增大,也逐渐多样化。根据《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前瞻分析报告》显示:在教育互联网化需求的排序中,90后、00后学生对学历提升、职业培训的需求最强,在线学习刚需将持续趋强。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将VR/AR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会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场景,让学习资源利用最大化、学习行为自主化、学习形式交互化、教学形式个性化、教学管理自动化,打破时间空间固定的传统学习模式,为各阶段、各地域的人类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学习方式正朝着适应个体需要的最优化方式趋近。

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互联网时代里,社交场景的信息互动方式更加受到青年群体的热捧,也在深度重构90后、00后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与此场景相反,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却不尽如人意。据人民网公布的一项高校调查报道显示:48.06%的大学生对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并不认可[1]。如何推动高效思想政治课程创新发展,实现立德树人。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首次提出了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

二、线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线上课程思政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发挥线上教学的友好交互、场景式学习的特质,形成理念、能力、方法、评价的创新发展,实现任意点的课程思政移动教学,既解决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活力不够的旧问题,又能直面线上教学中产生的新矛盾。简而言之,就是创新教学理念适应互联网传播特征,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丰富思想政治元素供给方式,优化线上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归属感,实施多元评价强化师生成功体验。

(一)建构社交体验特征的教学理念

面对网络时代90后、00后的学生群体,已经具备自主思考能力。过度强调how-to-do先验知识的传承,反而会局限学生(无论是人或机器)对全局的最优探索,因而妨碍其发挥天赋的创新潜能[2]。将社交体验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在每一门专业课程中,遴选出符合课程特点、学习需要、受众习惯的平台,搭建出友好交互的群体社区,激发师生、生生间开展互动社交体验。

(二)培养全课程育人的教学能力

互联网对“时空之围”的打破,能对个体人实现全过程的任意连接,这也为全课程在线模式构提供了技术基础。

全课程在线,教师要拥有全程上线能力:掌握PPT、视频剪辑、微信自媒体的制作技术,通过线上课堂和建立微信公众号、学习通、喜马拉雅、B站、QQ群,与学生进行各类互动。其次是资源全程供给能力,对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转化,建立微课、MOCOO、线上精品课程资源。在学生层面,也极大拓展了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度,不需要再仅仅依靠课堂教师的资源供给,可以通过即时的互联网搜寻、现场资源直播、校外资源采集、现场连线直播,实现课程资源形由文字形式向图片、短视频转化,资源供给从有限时空到无时无地的传播共享。在《大学语文》关于“乡愁”的线上教学中,教师引导同学们开展了“身边的故乡”现场直播活动,由一位同学通过视频连线带领大家进入故乡河流、街道、老字号等地域,讲述故乡变化,也增强了本土文化认同[3]。

(三)探索三线并进的教学方法

提升线上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就要在用好网络线、梳理知识线、建立情感线上下功夫。一是用好网络线。就是充分发挥网络的特质。在《大学语文》线上教学中,设置了“校友一线牵”活动,结合教学内容,每周一次邀请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通过课堂连线直播方式,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并通过网络与同学们们进行讨论交流,提升了课堂吸引力。二是要梳理好知识线。少年远游、青年奋斗、中年建功、老年归乡人生走向,强化了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体认,增强了学生对个体生命求索的体验。三是是课堂的情感线。第一条是老师和学生的情感线,通过丰富的课堂形式、即时的评价激励,实现课堂的吸粉引流和知识变现。第二条是学生和家长的情感线,通过课程中关于感恩、家乡元素的挖掘传递,消解了学生长期在家的不稳定情绪,同时能让家长增强对学校育人效果的认同。第三条是学生与国家的情感线。在诗歌教学中,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汉语吟咏的韵律美感,还真切感受到了诗歌背后的家国故事。强化从学生个人的理想抱负出发,到积极担当社会责任,最后到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情感线。

(四)形成多元指向的教学评价

线上教学让师生、生生以及企业的即时评价成为现实。线上教学中,可以开放适度的弹幕,设置主题讨论,对课程内容、学生回答、教师教学开展有效的评价。同时,进行现场的连线直播,引入适合岗位的企业人员、优秀毕业生进行访谈,并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现场点评。多元化、即时性的有效评价,能让学生、老师通过社交体验的方式,发现自身不足、获得成功喜悦。

三、结语

透析教育的未来发展态势,线上教学将成为当下学校课堂教育的重要辅助、未来终身教育的基本形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和发现来唤醒(发掘)人性、完善人性、纯化人性,在此基础上,使人类智慧和文明借助某种表现手段和方法得以传承与弘扬[4]。“互联网+课堂”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在技术重构人类生活图景的背景下,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赋能课堂思想政治教学,实现对学生道德价值的引导,对个体人性的完善纯化。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