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乡村产业振兴研究
——以青平镇太平村为例

2020-12-19 16:02鲁明月中共湘西州委党校
品牌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湘西农业发展

文/鲁明月 (中共湘西州委党校)

一、湘西州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意义

湘西州作为我国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地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同步小康,积极在深化农村改革实践与创新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但由于目前湘西州既处在改革发展、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的加速推进阶段,又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同时处于跨越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必然会触及多方面、深层次的利益矛盾和问题。根据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决策部署,州委、州政府决定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十二项工程”建设,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二、青平镇太平村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太平村位于永顺县青坪镇东北部,全村总面积16.2 平方公里,地处张家界边缘,毗邻茅岩河,区位优势明显,与张家界这个大的旅游市场非常近,半个小时车程可以到,可以说是张家界的一个储备库。

(一)产业发展规模初步形成

太平村作为湘西州农村的一个典型传统村落,一直以来,种养业一直是村级产业发展重要支柱。种植业方面,耕地面积1965 亩,主要种植玉米、烤烟、油菜、大豆为主,发展李子、猕猴桃、黄桃等水果种植1480 亩,人均1.3 亩;养殖业方面,全村有7 户藏香猪肉养殖大户共800 头以上,肉兔2 户共计300 多只,养蜂年产量三四千斤左右。按照产业组织化发展的趋势,目前已经成立了养蜂、猕猴桃和水果3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会员超过百户,涵盖了8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

(二)产业基础设施初步健全

该村水、电、路基本得到初步完善。安全饮用水已经解决,实现自来水集中供水,比较远的就是分散供水,安全用水全面实现。农村电网已经全部改造完成,安全用电达到了100%,可以实现同网同价,并且为产业发展架设专门线路,预留了负荷。村主干道基本硬化,全村硬化公路14.5 公里,简易公路4公里,机耕道4.7 公里。全村人居环境改善,基本实现了生产生活垃圾统一入围、集中处理。部分传统养殖已经转移到产业集中发展区域或者村外空闲地块,村民生活环境质量大幅度提升。

(三)产业发展环境初步完善

一是广大村民对产业的认识有所提升,发展产业的意愿从以前的“劝、等”到现在的主动向党员领导干部和大户甚至企业咨询、取经、学习,主动发展产业的氛围基本形成。二是支持政策“落地”,正在筹划未来产业建设规划,内容涉及产品储藏、产品流通、产业道路、产业水源等项目。三是人才“回流”的影响正发挥作用,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结合本村地理条件和自身经济实力选择了种植、养殖、物流、服务等相关产业,为该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青平镇太平村乡村产业发展主要问题

(一)产业发展市场意识不强

太平村的产业不管是产品销售量还是价格,都完全依靠市场,缺乏主导权。张家界强大的消费市场让他们目前不愁“销路”,但是不敢把规模做大,因为目前农产品的销售仍然是零售为主,没有形成“产、供、销、服务”一体化的市场机制,属于“分散式”的“小农经济”。同时,关于农产品的品牌意识还没有形成,该村的农副产品还没有一个正规商标,更没有形成标准化的生产、管理、销售、加工体系,产品市场竞争力还很弱。

(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薄弱

虽然主道路已基本硬化完成,但到自然寨到组到户的路况依然较差,部分村寨自然寨的护间道还未硬化,组道还有待实施,交通连接度不高,产业道路建设不配套,水果丰收时好多村路大车进不去,里面的水果出不来,依靠人力运输提高了生产成本;农田水利设施不足,太平村属于缺水村,水源困难,虽已解决了安全用水问题,但是生产用水还存在困难,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天气干旱导致种植业的灌溉难;缺乏储藏设施,大量的水果成熟后缺乏储藏设备暂时储藏,只能便宜卖出;同时,网络通信还不发达,部分偏远地区无法接收网络,直接使电商平台受阻。整体来看基础设施不足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这极大制约了乡村产业发展。

(三)农户文化素质技能不高

实施产业振兴需要一大批懂技术、有知识的人力资源,但是受贫困经济的影响,贫困地区乡村普遍呈现“空心化”,多数年轻人都不愿留在农村,纷纷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年人,相对来说,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封闭保守,小农意识,经验意识浓厚,接受和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能力较低,对国家扶贫政策的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不够,建档立卡户这几年享受了国家的不少优惠政策,但参与产业振兴的内生动力不足。

(四)发展产业内生动力不足

部分农户内生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思想问题,除了少数农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外,多数农户还是由于思想观念落后,不愿尝试新鲜事物,或是对政府引导的产业调整没有信心,觉得脱贫致富的希望渺茫,并目睹周边产业项目失败的例子时有发生,短时期内要改变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有许多顾虑和担忧,多数处于观望状态。

(五)“三产融合”发展不深

该村的产业发展从现状来看,主要还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加工、农业旅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还十分薄弱。工业反哺农业作用不强,工商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效果不太理想。农业产业化龙头业与合作社和农户合作共建特色产业基地,采取股价、合作等方式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难以形成规模;实施“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促进生产、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三产业有机融合发展困难重重

四、启示思考

(1)树立“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意识。农业发展,质量是根本,品牌是保证。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规划(2018-2022)》都明确要求,乡村产业兴旺必须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基本原则,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虽然湘西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还较为落后,但是“质量兴农、品牌强农”这一根本原则我们一定要长远规划。在实践中,我们要结合各村实际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让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走现代化之路,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新格局。(2)夯实农村产业生产能力基础。产业发展,基础先行。针对基础基本条件还不太完善的情况,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水、电、路、园区、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投入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能力。补齐交通短板,以通村交通路网、通组路、串户路为重点,全力推动“组组通”公路建设。补足水利短板,在安全饮水基本得到确保的情况下,要突出产业发展水源建设,积极推广节水种植技术,解决好产业发展水源局限的难题。(3)搭建乡村产业振兴人才保障。人才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湘西州要尽快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重视乡村人才队伍的引领作用;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创新培训组织形式,探索田间课堂、网络教室等培训方式;更要加强农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吸引社会人才投身于农村产业建设,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4)探索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在乡村产业振兴中,要把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鼓励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摆在首位。结合湘西农业产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够强,龙头企业与工商资本带动效应不太强的情况下,可以探索“园区”方式提升农业产业规模经营。由政府、扶贫工作队、村支两委按照“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建立一个“四跟四走示范区”,以合作社为平台,让能人把精准扶贫户带起来,一起发展产业,以示范带动,整村推进模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把有成果技术和经验推广给老百姓。(5)促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一是明确产业定位,产业定位不能盲目,更不能盲从,要找准自己能做的。二是树立融合观念,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平台经过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一二三产业进行融合,使其产生相应的效应,把劳动产品变成商品。三是树立第六产业理念,第六产业就是一二三产业相加等于六,如种桃子就不仅仅是卖桃子,可以通过旅游、通过乡村振兴把旅游市场带动起来,可以推销自己的产品,可以把游客请进来到这里来进行消费,可以搞采摘,可以直接品尝,也可以在这里搞休闲娱乐,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猜你喜欢
湘西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湘西剿匪:七十年前的历史风云
走进湘西凤凰城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湘西 国画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