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燕,刘林盛,丁 赞,苏 宏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2)
痤疮是一种以毛囊皮脂腺为单位的慢性炎性疾病。痤疮累及毛囊皮脂腺单位引起炎性或非炎性皮损,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后期会留下萎缩或增生性瘢痕,对患者的外貌和心理造成很多不良影响,因此及时适当的治疗非常重要[1、2]。痤疮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青春期男女为主要发病人群,发病率为70%~80%,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超过了哮喘和癫痫[3]。本次研究以年龄(13 ~19)岁的深圳市区中学的男女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痤疮的分型、焦虑和抑郁量表测评来评估青少年痤疮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4 月~2019 年3 月在深圳市区体检的(13 ~19)岁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痤疮组入组标准:① 符合寻常型痤疮诊断标准;② 年龄(13 ~19)岁。痤疮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 修订版)》的诊断标准[1]。健康对照组入组标准:一起参加体检的同年龄段诊断未患痤疮的中学生。排除标准:① 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系统性疾病、肿瘤、免疫缺陷或精神障碍者;② 化学物质所致的药物性痤疮、爆发性痤疮等。纳入健康对照组600 例,男256 例,女344 例;入选601 例痤疮患者中,男253 例,女348 例。
1.2 方法 调查内容包含人口统计学特征的项目(性别、年龄)、病程、痤疮严重程度,严重程度采用Pillsbury 分级法分为(Ⅰ~Ⅳ)度。焦虑自评量表采用GAD-7 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0 ~4)分提示正常;(5 ~9)分提示有轻度焦虑;(10 ~14)分提示有中度焦虑;(15 ~21)分提示有重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采用PHQ-9 抑郁筛查量表:(0 ~4)分提示没有抑郁;(5 ~9)分提示可能有轻度抑郁;(10 ~14)分提示有中度抑郁;(15 ~19)分提示有中重度抑郁;(20 ~27)分提示有重度抑郁。最后再分别对痤疮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以及不同性别、痤疮严重程度分型的痤疮患者的GAD-7、PHQ-9评分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情况 健康对照组600 例中,男256 例,女344 例。痤疮患者601 例中,男253 例,女348 例,轻度(Ⅰ度)29 例、中度(Ⅱ度)262 例、重度(Ⅲ~Ⅳ度)310 例。健康对照组与痤疮患者组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2.2 痤疮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GAD-7、PHQ-9 评分比较 比较两组中焦虑、抑郁的发生率,痤疮患者组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见表1。痤疮患者组的GAD-7、PHQ-9 评分值要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不同性别痤疮患者GAD-7、PHQ-9 评分比较 女性痤疮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痤疮患者,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女性痤疮患者GAD-7、PHQ-9 评分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2.4 不同痤疮严重程度分型的GAD-7、PHQ-9 评分比较 中、重度痤疮患者的GAD-7、PHQ-9 评分均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重度与中度痤疮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健康对照组与痤疮患者组之间以及不同性别、分型痤疮组之间GAD-7 和PHQ-9 评分值比较()
注:a:痤疮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 <0.001;b:在痤疮患者组中,女性与男性比较,P <0.05;c:在痤疮患者组,中度与轻度比较,P <0.05;d:在痤疮患者组中,重度与轻度比较,P <0.05;e:在痤疮患者组中,重度与中度比较,P >0.05。
项目 n DAD—7 PHQ--9健康对照组 600 1.86±2.42 1.67±1.54痤疮患者组 601 4.75±5.08a 4.91±5.03a男性 253 4.21±4.13 4.34±4.43女性 348 5.4±4.13b 5.32±5.87b轻度痤疮 229 4.27±4.30 4.46±4.78中度痤疮 262 4.87±5.30c 5.01±5.95c重度痤疮 110 5.06±5.15d,e 5.27±5.77d,e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不自信,社交活动和生活质量受影响[4-7]。痤疮好发于青春期男女,而很多患者对痤疮防治知识缺乏了解,常因过分追求短期疗效而中断治疗,同时治疗痤疮的药物滥用的情况也比较严重。这些可致使患者症状在反复发作中不断加重,继而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失去对治疗的信心,严重影响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交的质量[7、8]。已有多项国外研究表明,痤疮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焦虑、抑郁评分有明显差异[9、10],国内研究也同样发现痤疮患者较健康人更容易出现失眠、焦虑、抑郁心理问题[11-13]。谢淑霞等[7]对广州七所高校的男女大学生痤疮患者进行调研,发现痤疮对男女大学生患者的心理健康、人格倾向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痤疮越严重,受影响的程度越高。本次调查深圳地区处于青春期的在校中学生,发现痤疮患者组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在痤疮患者组中焦虑患者比例为38.4%,大部分是轻度焦虑患者,中重度焦虑患者较少;抑郁患者比例为38.9%,同样多数是轻度抑郁患者,中重度抑郁患者则是少数;但同时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痤疮患者比例非常高。这些调查结果在不同的调查研究中,焦虑、抑郁的比例会有一定差异,可能与样本量的大小、选择的对象不同、不同量表的选择有关系。谢淑霞等认为女性痤疮者发生焦虑情绪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Uhlenhake 等[14]研究也表明女性心理健康更容易受痤疮的影响,而杨小燕等[11]的研究表明男女痤疮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本次调查发现女性痤疮患者中,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女生患病后更容易对自己外貌感到不满意有一定关系[7、13]。不同的调查研究结果不一致,因此探讨痤疮对不同性别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杨小燕等认为痤疮的严重程度与失眠、焦虑无明显相关,而与抑郁有关。谢淑霞等认为痤疮程度越重,对男女大学生心理人格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越大。本次调查结果发现痤疮程度越重,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升高,说明重度痤疮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综上所述,相关医务人员不仅需重视痤疮本身的诊治,还需同时关注其导致的不良心理状况,做到及时发现和干预,减少痤疮对患者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