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雷
(广东财经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随着传媒环境和城市文化与文学的时代变化,诗歌这一文体的创作、传播、接受、文本的审美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城市微诗群体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个诗人群体。这一群体依赖于网络通信技术而打破了交流的地域限制,呈现出时代性的共通之处。“国际华文微诗群”是这一群体的松散组织依托,群体内部的成员在微诗创作上既相互独立,又随时交流,常常在成员内部制定诗歌创作任务,从而积极、高效地刺激创作者们体察生活,抒发感悟,保持写作频率,保证创作实践的持续性。“城市微诗群体”的诗人大多居于城市,具有多重社会角色。他们从城市生活的经历与感受出发而书写日常,创作周期短、作品丰富。他们的创作自觉地借用社交平台,通过建立微信微诗创作群,以互相鼓励,督促;这种群体性行为使得微诗诗人的创作从自发变得自觉起来,并使得他们的诗歌作品内容多元、数量可观。几年积累,这一群体收获了数量庞大的微诗作品,其中不乏精品。2019年6月22日,由广东财经大学、香港银河出版社、国际华文微诗群和广东省文学理论研究会联合主办的“融媒体时代第二届微诗理论研讨会暨国际华文微诗精品丛书发布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各大高校专家、学者、评论家和诗人5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发布的10部微诗集由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作为《中外现代诗名家集萃》诗学系列丛书,它们以开拓性的中英双译形式,体现了中国新诗走出汉语界而朝向多语沟通的努力。这是“城市微诗群体”的一个重要的线下活动,这也标志着微诗诗人群体从“微诗创作”的自觉进而发展到“诗学理论研究”的自觉,让此类诗歌创作的发展迈进了一步。
何为微诗?如果追根溯源的考察它,就会发现它在文学史上是有传承的。微诗首先“微”在篇幅,同时,它保持着诗歌的内在精神。微诗这个概念,若从广义来看,可以追溯到诗歌产生的源头——当先人们初次使用凝练的语言去诗意的表达生活的时候,比如《吴越春秋》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生活内容、情感内容、韵律、形式美感……中国的古典诗歌一直重视诗歌与生活、诗歌本身的审美性、诗歌作品的流传,并因此形成了中国传统诗学的独到经验。近来所流行的微诗,或者在意象上偶有借鉴古典意象之处,但是更多的是继承了诗歌这一母体、尤其是中国诗歌本土审美意识与创作意识方面的传统。这一点内在地通过诗歌的文本表现出来。微诗更明显的渊源在于,它对于白话文运动之后“新诗”创作的继承。
近来所指的微诗,与白话文运动之后(在1921-1924年左右)我国诗坛所流行的“小诗”“短诗”在形态上极为相似。冰心、宗白华、梁宗岱的创作是小诗创作的典型。以冰心的《繁星》《春水》,宗白华的《流云小诗》为例。诗人以短短的几行句子成诗,内容则是抒发生活中、生命中极小的人与事的感悟,诗句点到既收、内容点出既止,情感却在寥寥数句中充分地表达。其篇幅极短小而容易记诵,其内容非常贴近生活,其情感则是对源于生活的点滴感触,所以在新文化运动风潮后,在使用白话文创作的自由诗兴起后,冰心的“小诗”独树一帜。“小诗”的句子灵活且贴近口语、篇幅短小、情感充足,其情感在表达上继承了中国古典式的意境审美——“情境”与“哲思”,在文字形式上则非常时髦。这些美学特征在当下的微诗文本中仍可得见。
中国现当代的自由诗创作和文学史的轨迹一样,到80年代重新出现上升期。朦胧诗给文坛带来曙光的时候,其诗派中某些篇幅较短而传播度极高的诗歌,可以视为作为自由诗子类型的微诗的一个小复兴。比如,顾城的许多诗歌都表现出微诗的审美特征,如《一代人》《门前》。这些诗歌往往呈现了生活的一个横截面,或者是表达了生活感悟的某一点,它们贴近于生活与时代,并且反映了人们的集体的、时代性的审美需求和生活向往,表达了时代的人们面对新生活的集体情感。并且,伴随着80年代的思想大碰撞,这一时代的诗歌在内容质量上更成熟,诗歌创作的眼光也更大、更广博、其中的哲思也更深远。对于微诗来说,这一时代的诗歌表现了一种可能性——在极有限的篇幅中表达极广博的内容的可能性。这是微诗在文本质量和创作经验上的双重进步。
在诗歌创作、微诗创作的十数年积累的过程中,从80年代到90年代,关于诗歌的专门刊物出现,诗歌创作在稳定态势中发展,但其文体锋芒却暂时削弱了。直到2000年以后,情况才有了新的变化。网络写作的迅速发展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较低的发表门槛和较平等的写作平台,诗歌创作则出现了自由化的趋势。微诗因其短小、灵活的特征,更是将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显著。诗人无门槛,生活状态无不能入诗,这固然为微诗创作拓展了写作的边界,但是也导致诗歌的泛滥、诗歌边界的模糊、诗歌审美性的挑战、诗歌创作自由过度的情况,诗歌的品格受到了挑战和质疑。这个情况给原本严肃、优秀的诗人造成了一些困难,但幸运的是,诗歌创作在写作泛化后的片刻“失序”之后,很快再次回归于内容品质。
最近十年,尽管传播技术更加进步、生活节奏加快、媒介环境更加有利于表达,诗歌的创作反而谨慎起来,内容的自觉性加强,不再是简单的文字狂欢,而是走向与生活审美结合的方向。微诗首当其冲,其“小而美”的审美形态决定了它的质量可能性、传播度和时代生命力。
如何对当下的所谓“微诗”做出描述?“微诗,四行以内,每行不超过 18 个字,每首诗都有标题,讲究起承转合、构筑意象,诗与 图相配,图文并茂发表于手机微信,便于传播、记诵、唱和”[1]。凌逾说:“微诗更接近于即兴艺术。”张娟说:“微诗具有特殊的传播媒介,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独特的审美范式。微诗在形式上是一种碎片化的诗歌语言,具有图文结合、语言简练、小诗为主、辅以声音工具等特征;在内容上贴 近日常生活,由于没有发表和出版的压力,创作者往往带着轻松自娱的心情进行自由创作,具有私人化和世俗化倾向。微诗通过自媒体传播,可以挣脱美学、思想和文学史意义上的成规,忠于创作者自身的情感感受。”[2](P62-82)前者精确描述了微诗的文学特征,后者在描述微诗特征的同时,提及它的创作环境与传播环境,二人对微诗的界定都比较到位。就诗歌本身而言,微诗文本的审美特征与写作特征都呈现着“精致”的特点。
由此基本的类型特征出发,可以发现微诗的审美特征及其写作生成的经验。
首先,瞬时的审美表达和灵活的建筑形式充分结合,构成了微诗的自由感与灵活性。诗人可以以某一时刻短暂获得的一点点感悟为创作动机,快速地记录下自己某一时刻的感受。于是,微诗常常以小事为文本内容的切口,以不固定的长短句构成外在的结构美学特征。从外部样态来看,微诗的篇幅短小,只有寥寥数行。因其短,它的韵律是内在的,非以外在格律来强制,所以写起来比较自由。它的内容也是自由的,日常生活、城市图景、自然景观、个人情绪……无一不可入诗。
比如,以微诗抒发瞬间生活的一时思绪:
“半生中经历过无数场雨,
那一场雨,却只能在照片里。
在信封里,在墙角斜立的雨伞里,
在这首诗所唤醒的泪眼里。”
——《你说写一首关于那场雨的诗吧》[3]
这种瞬时的短暂审美体验,既是在快节奏生活下的城市人所特有的审美心理,也是共有的审美现象。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居民的数量飞速增长,城市、尤其是大都市,变成了庞大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当经济发展的规划完成之后,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如何展开?过去缓慢的生活所拥有的田园牧歌式的美学,在城市并不具备实现的充分条件;那么,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什么样的文字作品可以成为新的城市文化与文学中的一部分,来满足现代城市中人们的审美诉求?过于长篇的美文所需要的浸润式的阅读感,在城市的碎片化空闲事件中难以充分实现,于是人们转向寻找一种短暂的审美感受的获得,比如朋友圈的漂亮照片和文字,比如短视频,比如微诗——虽然形式短小,但其内容亦可以造就心灵的抚慰。
比如,以微诗记录城市景观带来的感官体验:
在羊城,大街小巷看不到羊群,
只有越秀山上的五只石羊,
闻到酒店里羊肉煲的气味,
看到一些穿着羊皮的人。
——《五羊雕像》[4]
一种独特的感受,以微诗的形式来呈现,坦率而不复杂,直接和快速地完成了一次诗性表达。
再比如,以微诗记录一种特殊天气的特殊感知:
在空地上摆上一张凳子,
等待雨声的突然来袭,
梦里的菩提树在晃动,
我对超越界限的事物一无所知。
——《雨声》[5]
可见,微诗在秉持着诗歌的母体美学特征的同时,在内容上更加自由,在形式上更加灵活,在创作上更加贴近自我生活的观照。如果从微诗写作与其文本构成去观察,则更能够发现微诗的生成过程,也是很简约的。微诗的意象并不繁复,少则一两个,最多则三四个,这些意象联结得很明显。微诗中几乎不会出现多个意象构成的庞大而深邃的结构。有时候微诗的内容是一件小事,或两三件小事的组合,这些小事物,都是微诗的小意象。几乎任何体验和感官都可以入诗,这显示了微诗在内容上的包容,并造就了写作上内容选择的自由与灵活。不过,这并不影响微诗文本的深度解读,特别是把微诗放到喧嚣的时代里、喧嚣的城市里,当人们无法安静下来花费几个小时去阅读文学的时候。
其次,微诗常以日常图景入诗,而诗人群的地域性归属造就了微诗在内容和风貌上地域性。在城市节奏带来的短暂审美动作的同时,诗歌创作的岭南地域特色也比较明显。 “国际华文微诗群”的诗人大部分生活在华南的城市群里,他们所共有的城市生活经历和对岭南文化的接受与浸润,导致其作品不自觉地呈现出一种精神共性,一种植根于岭南,立足于城市的质朴、真实的诗意表达。这样的写作在形式上是直接坦率的,在情绪上是有诚意的。不以诗意先行,诗意是源于表达的欲望。诗性并非最终目的,诗性是表达,表达才是目的。一点感知、一点精确的表达、一点情绪的深入,都能够造就创作的动机并瞬间完成表达。
“国际华文微诗群”的微诗一方面体现了时代的城市文化,另一方面,在整体上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内在向度。微诗以小而美的意象,如画面或者事物,集中地点出生活中的一个小感觉。它点到为止,大量留白,留给读者神秘的美感和想象的空间。甚至可以说,微诗的创作,直到读者阅读并展开想象的时候,才真正结束。以城市生活为基础,这一类微诗的受众在于城市中的人们,城市生活作为微诗的内容来源并成为审美的对象,读者对于诗歌共鸣因此产生。比如:
“这个人走来走去,像表上的时针一样步伐均匀。
他一会看看公交站牌,一会看看表上的时针。
从早晨到黄昏,他就这样走来走去。
他就这样走来走去,直到黑发变白,白发长长。”
——《街景之二:路人甲》[3]
这首诗以一个小的街景动态画面,映射出我们所常见的日常城市图景。“走来走去的人”是每天常见的,“黑发变白”则是时间维度,是重复的生活与生命的延展。这个画面是城市居民生活所常见的,因此它便有可能以场景画面带来共鸣;同时,这样的画面进入每个人眼睛又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共同文化心理下的多样阅读体验。于是,这么一首短短的、看似简单的微诗,便有可能获得多元解读。对于读者来说,直接的阅读感受是这几句诗歌造就的画面,更多的阅读体验则由读者自己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来补充。
再比如:
十二月,请你从北国来广州吧,
看岭南的冬天。
看羊蹄甲的粉红色布满整个街道,
看岭南的大树开花。
——《大树花开》[3]
在岭南的城市里,羊蹄甲花是重要的绿化植物。相对于北方,岭南常有高大的花木,不仅羊蹄甲花,还有黄花风铃木、美人树、黄槐决明、紫荆花等。那么对于这一地域来说,这些自然景观即可视为读者心理共鸣的共同生活基础。植物、生活习惯、建筑场景、人们的态度、文化活动,等等,也一样,都是具有地域性的。一个地域的内部总是存在一种向心力,它可理解为人们的地方性归属的心理。这种内在的心理归属感,并不是虚的,而是实实在在、可见可感的日常动作。所以,当微诗把地域内人们共同经历的生活,以诗意的眼光去审美和描述时,实际上帮助了岭南的人们、尤其是岭南的城市中的人们发现并获得了更高的日常生活审美体验。读完这首诗,人们再去看日常,那些街道旁边的羊蹄甲花,就变得不同起来,那些绿化树也有了审美的功能。微诗的地域性作用以及对城市文化生活的贡献由此可见一斑。
在面对日常生活的时候,微诗的写作门槛较低,偶得的妙句,即可生发出一首诗,或则可以推测,微诗写作能否作为大众写作的一种。
比如这两首:
用剪断的辫子做一根,
黑色手杖,
敲醒沉睡的大地。
——《孙中山铜像》[4]
需要一顶桂冠,箍住我的偏头痛,
就像夜晚的诗行,被白昼驱赶,
我是深夜的流浪者,
仿佛彻夜未眠的马匹回到起点。
——《桂冠》[5]
这样的微诗,从言辞安排、思绪的发现、美感注入……各个方面来说,创作的最低门槛是可以面向大众的。如果要强调微诗创作的重点,那就是对瞬间诗意的捕捉和大胆的表达,生活则是表达的内容、创作的资源。恰因生活细节的观照带来了写作资源的丰富,于是,微诗以日常途径入诗而产生了地域性风格。
最后,从微诗文本的灵活性、自由度出发,从微诗创作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出发,可以讨论微诗创作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种美学生活的可能性。
从写作技巧来看,微诗创作的技术难度不高,普通人如果偶有妙句,也可能创作出高质量的微诗。这样的创作也许在某个朋友圈编辑的时候就能够完成,这样的过程伴随的就是文化心理和审美诉求的满足。从审美风格和写作生成过程来看,微诗是众声喧哗中的小清新。微诗是繁杂城市生活中诗意表达的样式:小而美、瞬时而深入。从微诗传播的媒介环境来看,微诗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便于接受。人们不必安排大量空白的时间来慢慢悠悠地洗涤心灵,而是可能在任何生活的繁杂间隙里去阅读感受、甚至创作。在快节奏的当下城市生活中,在慢生活的渴求与城市焦虑症候的矛盾中,它是喧嚣生活中的小审美。
考虑到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微诗的内在审美特征与创作特点,同时考虑到地方性文化的滋养作用,则可发现,微诗是以自然状态出现在诗歌的历史线索上的,但是它一出现,即有了自己的可能路径:作为城市文学中城市诗歌,尤其是作为岭南文化场域中的城市诗歌的样式。在碎片化的阅读里,审美也变得碎片起来。微诗既给人以文学之美,又不会耗费作者太多的生活之外的心力,这是它流行起来的一个原因。
微诗缘何而流行?从文类本身的属性出发,则可发现它精致的美感、灵活的篇幅、自由的创作环境与门槛,决定了它在创作上的便利,诗人和非典型诗人都有可能创作微诗,微诗在当下时代具有大量作品出现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还应充分考虑它所处的传媒环境。一方面,微诗的流行有其所必要的外部传媒环境。微诗的流行与媒体的传播平台的变革相关。微博的兴起带来了微写作的兴起,微诗也应时而生。“微博对具体的内容有一定的限制,每篇微博的字数被限制在 140 以内,正是因为此,‘微诗歌’成为风靡一时的诗歌形态。它的草根性强,时空限制较小,写作与阅读所需求的时间很少,契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因此广泛分布在多个平台上”[6](P47-52)。传播的高速率,使得单个文学作品的接受时间变少了,因读者的选择太多了。这就要求任何创作,尤其是审美作品的创作,必然考虑如何在有效的单位里吸引足够多的眼球、点击量。另一方面,微信流行之后,微诗的传播平台再一次发生变化。微信为微诗带来两个便利:一是交流的无障碍。诗人群体可以通过微诗的微信群强化联络,展开“共同写作”,这其实也是一种创意写作的实践。二是微信平台的编辑自由带来的传播自由。“微诗的自媒体传播特征使其能够记录生活点滴,提供共通性的情感体验”[2](P76-82)。“微信平台……让人可以安静读诗,没有干扰,就相当于是一份民刊、一份口袋电子刊、一份每天都能收到 一两首佳作的每日期刊,既免去了编辑者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一份刊物,也免去了读者需 要上网才能浏览诗歌的郁闷,只要直接打开手机就能阅读,安静读诗,让灵魂得以升华”[6](P47-52)。
为何媒介的变革对于微诗的发展作用如此之大?仍然是要归因于:时代性的生活样态和群体生活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变化。文化和文学的精神向度慢慢从主流的田园式的乡村文化、乡土美学中走出来,走向城市、城镇。一代人的精神落脚在何处?“随着社会的推进,为适应表现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和现代人思想的深刻、情绪的复杂和心灵世界的微妙,诗歌的语言系统还在发生不断变化,并成为衡量诗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7](P5-11)。
如果深入观察,应看到微诗流行的城市背景,以及其创作土壤中的城市精神;但是微诗的创作,多依赖于作家的个人的体验。虽然微诗的文本在大体上已经呈现出城市精神的趋向,但是并不显著。原因有两个:第一,城市是被建设的,是人文的景观。以微诗对话城市,本质上是在自然诗意的习惯上,寻找与物质或曰人工环境的美学平衡点。但是就目前来看,微诗群的创作在此方向上自觉性稍弱。第二,诗人对城市的观察不足,也就是诗人的城市意识不足。不自觉地、被动地生活在城市里,所看的城市图景虽真实,但平面。历史上的城市诗歌创作曾经有着现实主义精神的方向,这一点或可给当下微诗诗人群体以启发。
另外,针对碎片式的阅读所伴随着碎片式的审美,或可研究在泛文学创作中,微诗创作的美学支持作用。也就是说,除了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以独立的文本形态呈现,它还可以作为一种美学元素的泛文学表现,来给都市文化创意产业以支撑,具体甚至如广告牌、宣传册、主持人语、文创产品标签等,作为一种嵌入性的元素,获得一种二度创意的可能性,并丰富一种外部的城市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