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探索

2020-12-19 09:36庄龙玉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美丽农民社区

庄龙玉,李 嫱,李 楠

(齐齐哈尔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并列,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生态文明理念,美丽中国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实现“美丽中国”,就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农村社区治理中来。

一、“美丽中国”与农村社区治理的逻辑关联

推动我国农村社区朝着美丽的方向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社区治理的有机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探索农村社区治理的新途径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并赋予其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1],并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的生态文明立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未来一定要确保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在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的情况下,“美丽中国”意味着,要创造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态环境。“美丽中国”不仅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要求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社区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这必然要求与其相适应的乡村治理理念与模式。为此,研究者们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如简约治理[2]、协同治理[3]、共建共享[4]、与民服务的合作治理[5]等理念和模式,它们为农村社区治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迪。然而这些研究都没有将生态维度置于其分析框架中,或者至少没有将生态维度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进行探讨。因而有必要在“美丽中国”视域下探讨农村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

美丽乡村如何建,如何增强更多群众的获得感,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提到一些新的理念和措施。他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事实上,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将共同支撑起中国乡村的未来[6]。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经济使得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城乡一体化的速度也逐渐加快,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主要问题是部分企业不合法排放污染物、农村人口外流导致的村落空心化等。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生态建设最基本的部分,也是预防中国生态恶化的最后防线,因此,农村的绿色发展在中国生态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美丽中国”是农村社区治理的必要内容。但是农村的生态治理并不意味着仅仅将生态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以牺牲农村经济发展为代价,而应是农村经济、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全面推进,进而实现农村社区的善治,确保美丽乡村的实现,达致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7]。

二、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

“美丽中国”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因此,推进农村社区治理,建设美丽乡村,符合“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然而,农村社区长期以来的贫困状态使得人们更加重视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急于求成心理的驱使下,容易出现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的问题,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一)生态破坏较为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大规模增长而来的,是农业的深度开发和乡镇工业的蓬勃兴起,随之而来的便是对资源的超强度利用。这使农村本来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农村社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资源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资源的逐渐减少和退化。在农业用地方面,对土地的过度使用,使农用土地质量变差,退化明显;在非农业用地方面,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工业和其他产业向农村转移,占用农业用地,致使农村耕地面积减少;此外,对森林和草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乱砍滥伐、超负荷放牧等,大幅度减少了农村的绿地面积,并造成了诸如水土流失之类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第二,农村社区环境污染严重,治理困难。首先是工业污染。伴随着工业化,城镇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在数量上增加,而且污染的程度也比农业污染更加严重。其次是农业污染。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大棚蔬菜、水果栽植日益普及,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地膜等大量使用,极大地污染了自然环境。再次是畜牧业和养殖业污染。近年来,大规模畜牧和生禽类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最后是农村生活污染。由于缺乏管理,农村社区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农村厕所等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

(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水利、供电、商业服务、绿化、文化、卫生服务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生产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和治理的服务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和村庄积累,还有少部分来自村民筹款。不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仅仅依靠这些是难以满足需要的。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使得农村地区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质量较差,幸福感和归属感较低。此外,很多农村社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往往是一次性投入建设,后期往往很少进行跟进维护,因而很多设施由于年久失修而废弃不用,这就导致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服务跟不上农民的需求。正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村不再美丽,加上大量的农民逃离农村,农村更加衰败,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由此可见,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是赢得民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而促进农村社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三)传统文化逐渐衰败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农村是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与发展之源,农村文化是传统的,农村信仰是朴素的。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农业人口减少,导致部分农村文化出现衰败的现象。农村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有着深厚的传统[8]。在农村传统文化中,包含许多基于“天人合一”的生活常识和生活技能,如中医健康、饮食文化和生命教育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在农村妇女身上”,就是指妇女传承了这些有关健康医疗、农业生产和教育的知识和能力,而这一部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有助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除了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还保留着农耕文化传统,在大多数地区,它们已经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因而很多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文化传统已经趋于衰败。

(四)村民参与程度不高

“美丽中国”内在地要求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农民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参与进来,共同致力于农村社区建设,为农村社区治理提供更多有意义的建议,并监督治理工作,进而推进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治理过程中,村民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影响着治理的成效,是关乎治理决策是否合乎民意、是否可以最大限度为居民谋利益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现实中,农民参与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的意愿并不强烈、行动力并不高[9]。一方面由于制度层面的缺失,包括参与制度、利益表达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方面的缺失,堵塞了农村居民参与治理的渠道。另一方面是参与主体自身的问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参与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此外,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使得农民参与社区治理受到限制。这使得农村社区领导者和决策者很难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进行有价值的决策,导致决策缺乏民众支持而影响实际效果。

(五)专业治理人才缺乏

美丽乡村建设除了需要农民的广泛参与外,还要有专业人才带领,目前农村社区非常缺乏专业人才。农村社区较为复杂,因而在治理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对基层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工作者作为社区治理的带头人,要能够承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虽然近年来不断国家向农村社区输送大学生村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人才困境,但是其弊端也显而易见。首先,由于这些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很难在较快的时间内适应农村社区的工作;其次,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把农村工作作为自己日后发展的跳板,积累了一些基层经验后就会离开,并不能扎根农村做贡献;再次,一些优秀人才不能及时充实到农村干部队伍中,由于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得农村干部在治理理念上相对较为落后,村民选举的部分村干部缺少社区治理经验,专业治理能力较差,更有甚者严重缺乏服务意识。治理人才的缺乏是当前农村社区治理的一大困境。

三、“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社区治理的制约因素

农村社区治理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村落文化、治理主体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下述因素:

(一)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是阻碍农村社区有效治理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科技惠农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因素导致了农村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加之农村产业结构转型慢、预防自然灾害能力差及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除此之外,部分农村地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土地造成巨大伤害,非常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也是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生产过程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以牺牲农村的环境为代价,这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绿水青山”。

(二)法律规章制度缺失

农村社区治理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制度体系也跟不上治理的需要,由此引发了治理活动缺乏全局性的制度保障,难以实现有序化治理。在农村社区治理活动中,制度缺乏预见性,无序化现象突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屡见不鲜,制度的缺失导致治理活动不能满足“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如有些法律法规制定得过于抽象、原则性过强、缺乏可操作性,缺乏全局性和特殊性,有些法律并不适用于各个农村社区,因此造成法律与现实存在脱节的现象。法律法规宣传没有普及并深入人心,很多相关法律不为人知,导致无法可依;有些农民则选择利用环境污染的法律漏洞,有法不依;在执法过程中,对违反有关环境保护法律的行为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又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农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三)农民生态意识淡薄

造成农村社区生态危机的第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村民的生态意识淡薄。目前,我国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但相较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来说,还是相差甚远。造成生态意识淡薄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当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冲突时,人们会倾向于选择经济发展,这就严重阻碍了村民生态意识的提高。二是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不仅难以接受先进技术发展农业,而且接受环保知识的渠道受限,生态认知能力比较有限[10]。三是政府部门在环保方面行为失当,这不仅体现在宣传过少,而且体现在环保工程上投入不足。四是农村社区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现有的法律法规大多数侧重于保护城市社区的环境,预防、治理工业污染,很少有在农村环境保护上做出规定的,甚至有的地区在这一方面还是空白。

(四)农民“臣民”意识浓厚

长久以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在社会地位上造成了不平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现代化思想的发展。农村大部分居民小农意识比较强,很容易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包括传统的“臣民”意识,宗族观念等。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民的“臣民”意识浓厚,“人治”观念根深蒂固,依赖性和被动性强,缺乏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公民意识非常淡薄。要实现农村社区居民由“臣民”向“公民”的转化非常艰难,过程将非常缓慢。公民意识得不到普及和提高,就很难有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公民实践,缺乏公民实践又会造成公民意识滞后的状况。由于普遍缺少公民意识和法律知识,处于弱势地位的普通农民的生态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

(五)人才激励机制匮乏

改革开放使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率先发展起来,大量社会资源涌入东部沿海城市,快速发展的经济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有知识有技能的人大多进入大城市,获得体面的工作,拥有可观的收入,导致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农村自身落后的教育难以实现人才自给,几乎所有的农村籍大学生都是选择留在城市,为城市发展做贡献。由此可见,农村工作的吸引力远远不及城市,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才尚且留不住,更不要说吸引其他社会人才了。农村社区存在人才少、难引进、易流失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才激励机制匮乏,一方面没有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让专业人才自愿到农村去,更不要说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另一方面是人才激励的措施不能有效落实,使人才没有充足的动力为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四、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路径

十九大报告对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根据“总要求”,美丽中国视域下的农村社区治理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村社区治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振兴和建设农村社区的根本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在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方面,一是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因地制宜的农业。农村社区应当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区位优势和农业基础优势等,加强科技投入,使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促进农民增收。二是打造特色农业,推动产业升级。推出特色农产品,同时推出农产品深加工、运输、互联网贸易、旅游农业、绿色餐饮等相关产业,为农村社区治理提供产业支撑。三是大力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根据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等优质的第三产业。四是农村企业需要改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逐步转向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努力降低生产过程对资源的依赖性,减少能源消耗。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农村社区治理的必要前提。规章制度的建立应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根据治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实时更新和完善。同时,为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可以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有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协调和规划农村环境治理。其次,政府要依法加强领导和监管,严格执法。政府要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引导村民的环保行为,尽量减少农业生产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有效改善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严格控制城镇污染工业向农村转移,严格控制工业废气、废物的排放,对已经造成污染的企业,应该依法排除危害,进行赔偿并想办法恢复环境。最后,要制定预案,防患于未然。法律在满足现实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根据已经存在的问题,提交预案,尽早地进行预防。

(三)培育农民主体意识

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需要调动农民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真正做到把环境保护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广大农民提供公共环境教育场所,带领广大村民开展社区绿化建设,积极推广低碳生活、绿色生活,让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要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在提高农民参与意识方面,一方面政府变主导为引导,通过日常村务管理工作,尽可能地为村民创造参与机会,培养村民的参与意识。加强宣传工作,让村民关心和支持社区治理;保证村务公开,保障村民的知情权;拓宽村民民主参与的渠道,确保村民的表达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另一方面,要培育具备现代观念的农民。提高农民的法治素质,转变其小农意识、“臣民”意识和强烈的宗族观念,实现由“臣民”向“公民”以及由“法制”向“法治”的转变,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

在提高农民生态意识方面,基层政府和社区应重视并积极开展普及教育活动,形成干部带头、社区成员积极参与践行的良性生态保护互动体系,主要应从以下方面抓起: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基层领导体制机制。基层乡镇干部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领导者,其领导能力、政策观念直接影响农村社区生态治理结果,因此要选择有能力、懂政策、重生态的领导者;调整对基层领导的考核指标,让真正有能力的干部有用武之地。同时要加强对基层党政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对广大干部进行生态文明理念、知识、环保法律法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强化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纳入考核指标,从领导层面抓生态教育。二是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报道。宣传活动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意识,树立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因而在进行宣传教育时应当选择大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灵活宣传生态伦理知识[11],使宣传报道深入农村,对相关的知识、理念、政策进行详尽的解说,可以选取一些典型案例,用示范带动农民,用效益吸引农民。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要真正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好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近年来,创新服务理念不断深入发展,政府应当逐步将一些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下放到社区,逐步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建立起县—乡(镇)—农村社区三级联通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为农村居民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政府应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让农民的农业生产获得信息、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力。此外,还应当重视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强化农村社区功能,主要包括: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解决农村医疗问题,对医疗卫生体制进行改革,提升农村社区医疗服务单位的软硬件设施;完善农村社区养老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并提高保障水平,让每一位农村居民尽可能享受应有的待遇。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社区存在人才难引进、易流失,人才少的问题。当下最重要的是为农村社区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的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高校培养。具体可在高校设置相关专业,加强理论和实践素质培养,为农村社区输出高素质人才。社会工作专业有助于农村社区发展,可培养农村社会工作者。二是加大培养和使用农村社区实践型人才。一方面,在农村,已经有大学生村官制度和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人员选拔制度等,这些在农村社区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些管理服务岗位,这些岗位的职责包括对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照顾,提升农村教育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促进邻里和睦,建设农村文化等,由政府进行财政补贴。三是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机制。首先是激励机制,为了弥补城乡之间发展机会不平等,可出台一些有吸引力的激励政策,让人才愿意到农村去。其次是建立人才长效机制,即通过机制创新,让引进的人才能够长期服务农村。

(六)开展农村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社区的重要方面,农村社区是农民聚居的基本单位,应当加强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是,大多数的农村社区缺乏文化建设,导致村民的闲暇生活单一枯燥。搞好农村文化建设,首先,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例如建设农村阅读室、文化屋、活动室、活动广场,方便农民阅读书报、参加广场舞等文体活动,还可不定期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象棋、书法、广场舞比赛,丰富农民的日常文化生活,方便农民之间的交流学习,提升农村社区凝聚力。其次,加强对农村优秀民间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文化是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积淀下来的非物质文化成果,它往往是口口相传、耳濡目染的人文性成果,具有地域文化标记,因此对其要加强保护。要充分发挥名人故居、历史文化名村在文化传承中的载体作用,加大对乡村文化能人的培养和保护,传承乡村文脉,发扬光大民俗文化的正能量。最后要改革文化教育组织形式。将实体组织和虚拟组织相结合,构建完善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成年人主要在闲暇时间进行学习,尽可能不影响生产生活,可以既建立实体教育组织,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在线虚拟学习平台,让农民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形成能够满足农民学习的需要氛围。

猜你喜欢
美丽农民社区
耕牛和农民
社区大作战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影像社区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