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欢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品牌设计”课程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来说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但目前部分广西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并没有开设这门课程,以本人所在的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艺术设计系来说,品牌设计类的课程只是包装设计、VI设计和平面设计课程而已,没有形成品牌设计课群的一个大体系,来形成视觉传达专业鲜明的教学特点。
所以本项目的研究对象主要面对广西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校企协同创新的实践背景作为研究基础,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专业的品牌设计课群设置的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研究整合,再通过与国内外成功的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和比较研究,吸取其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本专业品牌设计课程体系的研究意见。
现阶段,广西不少高校人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培养是比较分散的,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清晰、课程设置不能连贯、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以及学习结构层次不系统等问题。 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环节中,依然存在对于理论教授偏多,实践动手方面偏弱的情况,视觉传达专业的创新创意的学科特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提供给学生的实践平台有限,实践课程无法与市场很好的对接,设计作品不能真正落地成为商品,无法产生产品的品牌效益。学生在校的设计作品往往没有市场的及时检验,学习上缺乏对整个市场和消费群体真正需求的把握,缺乏系统的设计创意规划的观念。所以,把专业教学和创新创意实践相结合,形成一个系统化、整体化的品牌设计课程体系,把视传专业课程进行有序设置,把品牌设计系列相关课程进行综合性连结,构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品牌设计课程体系,并且建设出一支品牌设计团队,让课群的教学实践项目与企业、市场的需要相互匹配,同时培养出善于发挥创新思维和创业经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视传的设计教学课群体系缺乏系统的规划设置。过去的专业设计课程的建立看起来遵循了设计课程的渐进的客观规律,有一定的次序,但独立来看每一门课程,它们彼此又是孤立的。因为每一门课程的设置并没有围绕一个实践项目来进行,学生无法理解每一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学生往往进行新的课程学习后,对此前课程的内容就遗忘了。无法将课程的知识创造在今后的实践中进行很好地联系起来。以及不同的任课的教师基本不会就一个实践项目进行讨论研究,研究学生如何在下一门课中延伸过去的知识。造成学生在未来实践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利用所学的知识模块和工作模式来形成好的工作习惯。课程无法利用同一个实践项目进行前后设定,那么教学实践成果也无法达到为市场服务的目的。课程教学中如果没有的创新创意的实践项目来支撑,就难以发挥学生的创意思维。这样的课程结构会让教学内容大量重复,浪费资源,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所以本项目的研究对象主要面对广西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校企协同创新的实践背景作为研究基础,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考察和课程实践的研究方法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品牌设计课群设置的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研究整合,再通过与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和比较研究,吸取其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本专业品牌设计课程体系的研究意见。
现在市场中的各个服务领域都需要建立品牌设计形象,因此品牌设计课程呈现的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形态,随着设计理论的不断拓展发展,学生对各个阶段进行设计分析时,前提就是要了解品牌策划定位的各个环节,比如一个品牌它所包含的服务理念和文化构架,品牌产品特性和工艺制造的知识,因此,构建品牌设计课群体系的内容必定要重视多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培养视觉传达学生深入市场和多方面的知识创新能力。把多学科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打破设计领域里单一的知识面,交叉学科的知识学习能够使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生在过程中,吸收校内外不同教师团队和企业专家的宝贵经验。
品牌设计不是视觉传达一门单独的课程,它是一个整体的课群体系。课群体系是指把教学中彼此之间有影响、相关、互动性好的,可以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的相关课程,重新进行整合、规划、设计。它的构建强化了总体的学生人才培养目标,把各课程分散的教学任务统一化,形成了综合性教学体系。那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内所设置的,是把与品牌设计有关的理论基础、设计实践和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做了协同分工,构建出品牌设计课群体系。同时把企业与学校的协同育人作为品牌设计课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企业与专业人才培养之间良好的互助发展的关系。
构建品牌设计课群体系的内容主要分为四大课程模块,然后把相应的课程融入进去。第一,品牌定位课群;第二,品牌设计课群;第三,课群组:品牌传播课群;第四,品牌实践实习课群。第二个课群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群,第一和第三个涉及到交叉专业学科,可以与其他专业进行教学资源互补。努力突出第四课群的主体性和重要性。
(1)品牌定位课群:针对目前市场产品的形式单一性,体现产品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品牌的定位是所有设计工作的前提。本模块的课程主要包括:品牌策划、广告创意、广告文案课程。这几门课程作为品牌设计工作的第一个模块,为接下来的模块课程的学习实现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品牌设计课群:本模块主要包括包装设计、VI设计、海报设计、印刷工艺、展示设计等。这几门课程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操作转换的过程。此模块侧重于动手实践与企业的项目化教学。
(3)品牌传播课群:本模块从实践操作后,要实现品牌设计效能的落地,必须运用有效的媒介传播手段进行推动。所以本模块课程主要包括:传播学、市场营销、媒介研究方面的学科。这个模块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需要综合性的结合本校教师与行业专家的理论知识,利用企业的项目进行分解实操。
(4)品牌实践实习课群:本模块主要包括课程项目实践和实习两个部分。实践内容上与每门课程的培养目标一致。此模块主要侧重于技能方面的提升。
以上四个模块构成的课群体系把本专业品牌设计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整合。
拓宽了模块课程之间的递进式和系统性。使得理论与实践层层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体现企业与学校协同教育的紧密连接。
首先,学校与企业双方进行有效资源整合,从而让品牌设计课群体系的构建目标得到更好的落实。品牌课程内容可以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与企业一起制定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教育内容,并纳入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中。
其次,学校与相关企业进行联合共建“设计工作室”的计划,集中双方场所、资金、技术、设施等资源,共同构建一个以企业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的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根据品牌课群体系内容,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品牌设计实践项目编成不同的工作团队,打破传统的单纯以完成“作业”为成果的实践活动,而是在真实品牌设计项目的驱动下,构建工作团队,有针对性地、有明确分工与企业一起完成项目的设计任务。
再次,聘请具有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和优秀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对学生的设计工作开展有序地指导,并组织企业或者行业专家进行品牌课程内容的讲授,弥补教师实践教学上的缺陷。以校企合作项目为依托,进行模块课程的创新创业的实践学习,加强创新型人才的训练。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还可以根据每年设计比赛的时间来制定课程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赛,深入了解社会品牌设计的规律和实际需要。
最后,品牌设计课群在不同模块学习中,可以结合社会真实需求作为授课内容,比如充分调动学校、政府、企业、当地农户、市场一起设计协同育人的方案,课程实践通过“文化提炼+项目创新”,来培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创新性人才。
(1)构建品牌设计课群体系,鼓励学生利用品牌设计项目,发挥实践的兴趣与创业精神的融合,参与校园的双创活动,孵化成“互联网 +”“创青春”“挑战杯”等活动赛事的成果项目,配合不同的创新创业团队进行成果的品牌化设计,把项目推向广阔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实践学习到品牌策划、设计、生产、经营一体化的品牌推广方式,建立学生实践中的品牌设计一体化的意识观念,实现产品向品牌的转变。
(2)通过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利用设计作品去获得产品品牌的外观专利或实用专利。用于自身未来创业,也可以向有意向的企业出售该品牌的相关专利,从而实现一定的经济利益。
(3)通过师生共创品牌文化创意工作室,或者是学生成立独立品牌设计工作室,达到实践课程成果从创意到落地的完成,吸引全校更多的专业学生来完善团队的人才结构,配合品牌设计课群实践项目高质量地完成。
(4)良好的品牌形象的塑造对广西本土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立足于广西本土民族文化和市场的品牌设计课群体系的构建,以全新的设计创新视角,崭新的传统产品整合形式,迎合更多的本土消费者。以此突出课程特有的文化创意性和文化传承性。
基于校企协同合作,教学资源得以合理利用的背景下,本研究将视觉传达专业中孤立、分散的课程汇集起来,统一发展出品牌设计的课群体系,使得课程设置上由浅到深,有序递进,从理论知识的教授到实际的技能操作,都体现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强大的办学特色,以创新创业为目的,设置有学科特色、实用的核心课群,让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生更明确自己所学专业的意义,对未来就业充满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