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核成,李君玲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规划和全面部署,提出了构建培养德智体美劳接班人的教育体系[1]。《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优良的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各级教育机构应充分考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阶段性特征,明确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侧重点在于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高校劳动教育则是在中小学简单体力劳动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升华,是追求体力与脑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型人才。因此,聚焦并探索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是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1]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勤俭、奋斗、创造、奉献的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劳动是道德的起点。“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实现了主体对道德的需要。相应的,道德的目的表现为道德规范下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劳动。”[2]因此,道德的发展离不开劳动的发展,劳育的发展也必当促进德育的完善。
首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奋斗的精神品质。劳动磨练意志、锤炼品行。学生在手脑结合的劳动中意识到自己能够作用于大自然,对自己力量的意识和对事物的主宰感越强烈,他们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会越顽强和坚韧。因此,劳动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起敢于担当、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其次,劳动教育培育大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挚感情。大学生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去认识劳动人民为了创造生活福利而付出的艰苦努力,学习劳动人民高尚的道德情操,领悟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才能由衷地唤起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强化学生的平等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智力发展离不开劳动的实践。科学研究表明,“劳动达到‘手’与‘脑’的配合,能大大增加注意力、提升记忆力,促进智力发展。”[3]当人处于劳动的过程中,大脑会通过神经系统引导手的行为,而手也会不断纠正大脑引导的误差,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学生平时所接触大多是填鸭灌输的理论知识,这种知识获取相对枯燥。而劳动教育通过一定的劳动实践,使得理论得以联系实际,让他们觉得学有所用,学习可以展现自身的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探索兴趣。其次,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实践是创新的不竭动力,“劳动实践的过程就是对思想意识和知识的检验、运用和创新的过程。”[4]通过劳动实践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批判性,使学生们在对知识的运用和检验中提升分析能力,增强创造性思维。
体育和劳动教育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起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在部分体育锻炼中也渗透着劳动教育。“体质不强,何谈栋梁”“增强体质、强健体魄既是‘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个人发展的必要前提。”[5]
首先,劳动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网络科技迅速发展,大学生基本已沦为电子产品的附属物。宅在寝室玩手机是其生活常态,宿舍、教学楼的距离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锻炼”的“最远距离”。在此形势下,鼓励大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其次,劳动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现阶段,社会竞争愈演愈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大学生又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容易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心理问题。高校鼓励大学生参加劳动,通过合作沟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其乐观开朗的性格,预防心理问题。同时,学生能从劳动成果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摆脱消极情绪。
劳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和谐美”的提升。何为美?著名美学家周来祥认为美是和谐,是“主体实践自由地符合着客观规律”,而美育则是“培养学生发现和谐、感受和谐、创造和谐的教育”[6]。
首先,劳动教育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形体的“和谐”。大学生通过一定的劳动锻炼,从生疏到熟练,达到身体形态、脑部思维的协调运转,塑造了行动和谐。行动和谐,体态优美,在举手投足间体现刚雅挺拔的气质,展现出青年学生刚毅的力量,真正印证何为“年轻力壮,朝气蓬勃”。其次,劳动教育促进大学生精神“和谐”。“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获知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7]陶行知认为,劳动是磨练意志、锤炼品格的“磨刀石”。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奋发图强的学习精神,朴素节约的生活作风,顽强拼搏的人生态度,真正达到精神层面的“和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认知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只有60%的受访大学生对‘劳动光荣’表示非常认同,超过50%的大学生认为劳动和学习应该区分开来,认为劳动会占用学习的时间和精力……”[8]实际上,劳动教育虽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然而由于在社会环境、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使得劳动教育难以有效开展。
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教育环境的影响,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着轻视劳动教育的现象,而政策指引和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导致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体验仅仅局限于享受社会主义物质福利。以往,大学生参加劳动是必要技能培训,现在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事;以往大学生选择职业的标准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现在却是一味追求舒适安逸的工作环境。劳动教育的地位明显被弱化。
第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存在着轻视劳动的现象。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学而优则仕”“唯有读书高”等儒学思想依旧根深蒂固地盘踞着父辈们的思想。再加上当代大学生特有的独生子女环境,很多同学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舍不得让其吃苦劳累,久而久之淡化了对子女劳动习惯的培养。
第二,社会也存在唯分数至上的倾向。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生活道路的选择取决于学生的学业成绩。人们总是理所当然地以为要想成为医生、工程师、教师,只要掌握一堆理论知识就够了。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一味地追求理论科研,轻视劳动实践。长期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固化,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政府及相关部门未发挥作用。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但部分政府及相关部门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和长远的经济效益。因此各级政府没有颁布融合本地区发展特色的劳动教育规划,没有设置专项经费,没有对其进行宣传督察和引导。由于政府不重视,部分高校也就应付了事。
环境对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耳濡目染于校园环境之中,更易受到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在当今功利化的社会环境影响之下,高校一味强调校园环境建设和学术氛围营造,对劳动实践教育一再弱化,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在高校完全缺失。
第一,“劳动光荣”的宣传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中没有真正得到倡导。如今,很多高校育人以科研成绩为导向,重视学术环境的营造。校园宣传栏上宣扬的、表彰大会上表彰的永远是科研学术突出的项目及人员。高校片面追求学术造诣的氛围建设,失去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意义。
第二,主客体消极化。部分高校把校园文化简单的等同于学生的文化活动,把加强校园氛围建设等同于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严重制约着校园文化促进劳动教育功能的发挥。其次,很多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因素,更倾向于把实践课程理论化,用简单机械的观念灌输方式对学生进行说教,缺乏热情洋溢、感人肺腑的情感和主动探索、与时俱进的精神,很难真正入脑入心。
第三,劳动教育形式化。现今高校普遍存在着劳动教育地位低、课程计划不清、课时难以保障、后勤工作不足等问题,直接造成了劳动教育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无名份无标准、无目标无根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俨然成为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常态,“劳动光荣”成了一句形式化的口号。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劳育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目前,社会各界对于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详细规划等方面还不够完善。部分高校还存在“以文件谈劳动教育”的现象,部门之间责任难以明确,教师教学敷衍了事,学生则把劳动课等同于活动课,只是用来消磨时间,体现了劳动教育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第一,缺乏教学体系的保障。任何教育要有效落实必须依托于一套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目前,高校德育有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支持;高校智育有全面成熟的教育体系支持;高校体育有专门的体育培训课程支持;高校美育也因教育部2002年第十三号令得到了有效落实。然而,高校劳动教育没有统一的课程要求、教学规划,只是被简单归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一部分,很难真正发挥作用。
第二,缺乏完善的考评机制。没有健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保障,劳动教育难以落实到位。如今,大多数高校已将社会实践纳入学分,但对于大学生来说,没有完备的考核评价标准,缺乏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与结果的机制,缺乏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审核制度,且劳动学分基本不体现于评优评先和毕业升学之中,学生无法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易应付了事。
第三,缺乏系统化组织保障。教育活动也离不开组织支持,来保障活动经费、场地、人员、项目等的落实。目前高校缺少专门的劳动实践部门来统筹协调,保障劳动教育的开展,推动劳动教育制度完善,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高校劳动教育无部门监督落实,不受重视的现状。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既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教育的简单“回归”,也不是要回到过度强调学工务农的时期,而是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刻理解新时代新形势新思想,系统设计劳动教育内容体系,强化劳动教育的实践意义,推动“劳动光荣”理念落地生根。
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冲破学校孤军奋战的“笼子”,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地位,形成以学校为主阵地,统筹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的多元联动格局,形成劳动教育“大合唱”。
第一,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家庭毋庸置疑对孩子的思想与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与学校合作育人已经成为教育发展必不可挡的趋势。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鼓励大学生主动做家务,培养大学生做菜、整理、农耕等方面的兴趣爱好。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来势汹汹,防疫不松懈,劳动不停歇,哈尔滨师范大学自发组织“劳动光荣”系列主题活动,从学生居家的现实情况出发,引导家长带领学生做家务、干农活、帮复工,开发出了部分大学生烧烤、搬水泥、扣大棚、做木工等的潜力,展现出了当代大学生对劳动的非凡兴趣。
第二,社会要发挥支持作用。社会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应当肩负起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责任,积极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气,主动为高校提供高水平的劳动机会,支持学生参加生产技能劳动、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体验劳动过程。字节、网易、腾讯等高新企业应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的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共青团、红十字等公益型组织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供服务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医院、福利院等参加社区服务、援助支教、临终关怀等公益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共情能力,吸引更多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
第三,政府要发挥推动作用。政府是劳动教育最为重要的推动者,应为高校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经费是劳动教育有效落实最为基础的保障,政府应完善经费投入机制,设置劳动教育专项经费,致力于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比如,浙江台州的大陈岛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劳动教育资源,凝练着“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当地政府应充分发挥大陈岛的资源优势,建设大陈岛垦荒教育基地,吸引周边高校学生前来体验,既让学生们在劳动中收获成长,又促进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代代相传。
大学生是与校园联系最紧密的群体,因此,从学生刚刚踏进校门伊始,就要使他们处于一种时时处处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光荣”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之间增强学生认同感。
第一,加强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在学生入学初期就开始对他们进行“劳动光荣”的教育,以主动劳动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学生自由选择校内助管助学岗位,如辅导员助理、图书馆助管、食堂助厨等。既帮助困难学生减轻生活负担,又给学生提供平台进行劳动,使学生获得沉浸式的体验与学习。
第二,大力弘扬劳动模范精神。高校应积极响应教育部“劳动模范进校园活动”,通过评选先进典型,坚持举办“劳模、工匠进校园”等主题多元、形式多样的活动,定期邀请知名劳模、工匠等到学校做专场报告,讲述精彩故事,和学生们亲切畅谈,展现劳模魅力。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还当地聘请一些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担任兼职辅导员,定期邀请他们参与团日活动,加强了劳模与大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得劳动模范变得可亲可近,更加富有感染力。
第三,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除了讲究“请进来”,还要强调“走出去”,加大校外社会实践力度,引导学生“走进社区、工厂、部队、农村,感知中国大地,体察国情民情”[9],鼓励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实习实训。同时,高校应加快推进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探索与学校特色、地域特色以及专业需求相融合的劳动场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积极响应浙江省政府“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号召,大力推进劳动教育,开展“校地联姻”,于安吉、丽水等地开设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基层去实践锻炼,在实践中开发了一本“将真实田间劳动与劳动教育结合的专门面向青少年的教材”,收获颇丰。
完善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复杂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从全局的高度,把握劳动教育的新时代内涵,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切实方案,拿出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统筹推进实施。
第一,健立劳动教育教学体系。正如高校思政工作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一样,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应是“课程劳动”和“劳动课程”有机结合,设置专业必修课程,充分发挥课程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系统构建独立设置和有机融入相结合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10]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率先开启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四位一体”,即课程劳育、思政劳育、专业劳育和实践劳育,既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又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融入专业课程中去,努力营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境。
第二,硬化劳动教育考核机制。将“软指标”变为“硬要求”,要全面记录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经历和具体成果,再通过增加劳动的诱因,将劳动教育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同时,建立建全结果应用机制,成为高校学生评优评奖、党员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成为研究生免试参考的重要条件,使劳动的结果直观化、物质化,让学生于考核激励机制中获得动力,从而增强劳动的吸引力。
第三,完善劳动教育管理机制。高校应建立一整套严格的科学管理机制,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高校应确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高度配合的高效工作机制。“把是否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是否重视劳动教育,作为评选教育先进单位和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之一”[11],由此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高校应从本校特色、专业特色、师资特点等角度出发,建立一套内容完整、标准健全、运行科学的劳动教育管理制度。
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党中央在结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下,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理念与国家政策,对于高校立德树人具有重大意义。因此,高校应转变育人理念,明确劳动教育的价值,本着“任重而道远”的态度,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铆足干劲狠抓落实,引领青年大学生勇担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用育人实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