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建议

2020-12-19 05:32皮梦君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水族民间幼儿园

皮梦君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一、目标制定体现全面性

(一)目标制定的依据

学者们对幼儿发展、幼儿园教育活动与社会需求的观点不同,受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幼儿园活动目标的设计也体现了不同取向。本研究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从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方面出发,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设计水族民间游戏活动的目标。

(二)基本框架

1.认知目标:(1)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水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知道水族民间游戏的玩法。(3)对游戏规则有一定的了解。(4)了解水族民间游戏的来历。(5)知道水族的一些习俗。

2.情感目标:(1)对水族民间游戏产生兴趣,喜欢水族民间游戏。(2)对制作水族民间游戏玩具感兴趣。(3)能从游戏中体会到成就感,树立信心。(4)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5)体会游戏规则的重要性,体会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3.动作技能目标:(1)掌握水族民间游戏的玩法,会玩游戏。(2)会制作水族民间游戏玩具。(3)能探索游戏新的玩法。(4)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民间游戏的感受与理解。(5)初步学会与同伴友好的合作游戏。

水族民间游戏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经验和需要、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性质,科学合理地设计活动目标,从而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制定活动目标要注意以下几点:(1)目标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2)目标要内容全面。(3)目标主体要统一。

二、内容选择与改编以幼儿为中心

(一)内容的选择

水族民间游戏经过水族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水族民间游戏种类多种多样,其中存在不适合幼儿发展的游戏,如不安全的因素、迷信思想的存在等。理论上,在选取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时应遵循如下原则: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涵盖目标要求;关注幼儿的兴趣点;结合节日以及周边环境资源等因素。[1]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要根据这些原则选择水族民间游戏资源,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从幼儿实际出发,关注幼儿的现实需要。

(二)内容的改编

并不是所有水族民间游戏都能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资源,在将其引入幼儿园教育活动时要进行适当的改编,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1.化难为易,具有可操作性。通过访谈幼儿园教师,发现幼儿园很少开展水族民间游戏,加上教师担心有些游戏难度大,不适合幼儿的年龄与认知特点,幼儿难以领会和操作。通过思考,笔者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化难为易,改编水族民间游戏中比较难的游戏,易于幼儿理解和操作。比如《玩三三棋》活动中,由于本班幼儿很少接触棋类游戏,加上年龄偏小,要幼儿按照游戏规则下棋,会玩的幼儿很少。因此,笔者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适当改变游戏规则,允许幼儿在同一条直线上重复摆放三颗颜色相同的棋子,幼儿仍可拿走对方的一颗棋子,这样难度降低了,幼儿也容易接受。

2.故事具有趣味性。水族民间游戏中有些游戏有自己的传说和来历,但是都比较烦琐,不利于幼儿学习。所以要使幼儿感兴趣,首先要对故事进行改编。比如《三三棋的起源》这一则故事较长,语言含蓄,出现的人名幼儿不熟,不利于幼儿的理解。在不改变其意义的前提下将其精简,使语言特点、习惯更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并将幼儿不熟悉的人名换为幼儿熟知的人名,这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三、组织与实施途径多样化

(一)组织与实施的途径

将水族民间游戏应用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发挥水族民间游戏的价值,关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让幼儿在游戏中成长。传承水族文化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将水族民间游戏有机融入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以及环境中。

(二)组织与实施的方式

1.以学习活动为载体渗透水族民间游戏。幼儿园的学习活动可以分为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它们都能作为水族民间游戏的载体。如,将水族民间游戏融入音乐活动中。如斗角舞,幼儿教师先让幼儿欣赏视频材料,幼儿初步了解斗角舞后,伴随着音乐教幼儿一些简单的动作,在熟练的情况下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创编动作,这样既能满足幼儿参与和表现的愿望,又能让幼儿体会到快乐,还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同样,也可将水族民间游戏应用到体育活动中,寓娱乐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竹筒枪”“打格螺”等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此外,还可以将水族民间游戏融入主题活动中,打破学科界限,做到综合的教育。

2.以游戏活动为基本形式开展水族民间游戏。游戏在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同时,还能促进幼儿身体、智力和社会性的发展。水族民间游戏本身就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可以直接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开展。很多水族民间游戏能融入角色游戏中,比如花灯戏,还可以应用到表演游戏中,如铜鼓舞、耍狮等,在区角活动中,可以在水族民间游戏区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开展相应的游戏活动,比如打手毽、三三棋等。

3.以幼儿的一日生活为依托融入水族民间游戏。幼儿每天在园时间一般长达8—9小时。所谓一日生活皆课程,无不凸显一日生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水族民间游戏应依托幼儿的一日生活,在不同环节运用不同游戏。如,在早操活动环节,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可以给幼儿准备打手毽、跳海等游戏材料,提供自由选择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在幼儿餐前活动时,为了减少幼儿的消极等待现象,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玩挑竹签,这样可以让幼儿获得快乐,带着愉快的心情进餐。幼儿离园是一日活动中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此时的情绪状态组织幼儿进行“捡石子棋”等水族民间游戏,可以减少幼儿因等待时的焦急和烦躁。可见,将水族民间游戏应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既能发挥水族民间游戏的作用,又能丰富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

4.以环境为媒介推介水族民间游戏。《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通过创设浓厚的水族民间游戏氛围,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如,可以用各种水族民间游戏玩法的图片布置班级墙饰,如赛马、扭扁担等水族民间游戏的图片及玩法的介绍。在区角活动中,创设水族民间游戏区,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开展相应的游戏活动。比如,投放“打手毽”“三三棋”等游戏所需的材料。在户外活动时,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游戏器材,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

四、评价体系多元化

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是保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手段。通过评价能及时调整活动方案,使水族民间游戏更契合幼儿的兴趣,从而促进幼儿发展。

1.评价的方式。结合行动研究的特点,本研究的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价是指向学习过程的一种评价模式。[1]本研究的形成性评价用于开展水族民间游戏活动,通过观察幼儿在玩水族民间游戏时的表现,调整、完善活动方案和教师的教学。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之后进行的一种评价。[1]本研究的总结性评价是在活动之后进行的,目的是评价水族民间游戏活动目标的达成程度。

2.评价的内容。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对幼儿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1](1)对幼儿的评价。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实施以及评价教育活动时应“以幼儿发展为本”。本研究主要评价幼儿对水族民间游戏活动的参与度、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互动程度和能力发展等。(2)对教师的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师、幼儿、目标、内容、环境等,其中幼儿和教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也要对教师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教师能否正确、全面理解水族民间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是否给予幼儿积极的支持;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在家园合作方面教师能否吸引家长的参与;在师幼互动方面教师能否与幼儿有效沟通等。

猜你喜欢
水族民间幼儿园
水族敬酒歌
爱“上”幼儿园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水族经典及其思想信仰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水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