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幼儿师范学校 纪 悦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逐渐由儿童转变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是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正经历着心理上的断乳。中职幼师女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在经历急剧变化,同时还承受着学习、就业、职业发展和适应环境等带来的种种压力,容易引起认知和情感上的心理矛盾,甚至产生迷茫、困惑。因此,中职幼师女生的情绪管理问题备受关注。而幼师未来要走上幼教岗位,这是对幼儿有着重要的启蒙影响的工作,良好的心理状态、健康的情绪管理能力是每一位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条件。本文将从心理弹性的角度出发,探讨中职幼师女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
心理弹性起源于物理弹性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Anthony 于 20 世纪 70 年代,根据逆境中的部分儿童仍能适应良好的现象提出来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弹性不仅意味着个体在重大创伤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地对抗压力,在重大挫折或逆境后恢复最初的健康状态,更强调的是个体在应激后的成长和新生。综上所述,心理弹性包含两个必需的要素:个体所处的困境、逆境或者压力的情景,以及个体良好的适应或成功应对。
1.身体素质和外貌
身体素质、外貌等因素是青少年自我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对自我形象的评价越高,就会越多地形成对自我的积极评价,增加个体的自我认同感,进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弹性。
2.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对青少年的心理弹性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因为青少年有更高的生活独立性,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群体生活,并且更容易受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青少年需要更多地对自身进行认识和评价,以完善和发展与教师、同学之间的和谐关系,更好地适应新环境。研究发现,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性发展呈高度正相关,良好的自我概念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适应学校集体生活,产生较高的心理弹性。
3.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如果对完成某种行为的信心越强,则采取该行为的可能性越大。有着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有把握处理逆境中的不利因素,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对事态发展的掌控能力更强,因而心理弹性水平相对较高。
1.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是个体心理弹性情感支持的主要保护因素。研究表明,与单亲家庭的中职学生相比,非单亲家庭的中职学生在心理弹性发展水平上获得了更高的分数。此外,家庭亲密度也是影响中职学生心理弹性水平的因素之一。中职学生获得来自父母的关怀越多,其心理弹性水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子女,其心理弹性要高于专制型、溺爱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子女。父母温暖、及时并积极回应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发展其子女的情绪调节能力,而过分控制型的教养方式则会引发子女的过度依赖。
2.同伴关系
在同伴关系当中,若个体有更高的同伴接纳水平,那么在面对逆境或压力时能获得的来自同伴的支持和帮助就越多,这有助于个体成功应对困境。而被同伴拒绝的个体在遭遇困境或压力时,能获得的来自同伴的帮助更少,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个体在面对逆境或压力时更易发生退缩或放弃行为。而这些挫折的心理继而又对同伴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到个体克服压力或逆境恢复的能力,即心理弹性。
3.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面对生活事件的刺激,原本处于身心平衡状态的个体为了继续维持平衡,就会调动起诸多的保护性因素与生活刺激相抵抗,从而达到“平衡状态”。当遇到过多的生活事件时,个体更容易出现自身调节能力不足以应对困难、压力和逆境的情况,心理弹性也随之受到影响。
4.社会支持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是同伴支持和教师支持。积极的学校氛围以及良好的同伴关系与师生关系等有利于心理弹性的培养,亲密的师生关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其适应环境和社会的能力。
自我分化是指个体在家庭中情绪依恋与独立自主的程度。研究表明,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个体,其自我分化发展较好。中职幼师女生从踏入校门那一刻开始,就进入了独立生活的阶段,会面临很多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而自我分化发展良好的学生会减少与家庭的分离焦虑,以及对父母的依赖,能够更加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更好地适应学校的新环境。
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有着三方面的促进作用。一是恢复机制。在经历挫折和压力后,心理弹性能够帮助个体快速有效地平复情绪,恢复到之前的认知状态。二是保护机制。心理弹性可以帮助个体在面临困难情境时,保持原有的健康水平。三是促进机制。心理弹性能够帮助个体充分寻求有利资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更多的积极体验来促进心理健康。
在面对生活压力事件的时候,提高中职幼师女生的心理弹性,可以减少她们消极的情绪体验。特别是当学生面临考试的时候,高心理弹性水平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情绪调节策略,减少考试焦虑,降低抑郁的发生率。
中职幼师女生未来即将走上幼儿教师的岗位。研究表明,心理弹性与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心理弹性越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越低。因此,提高中职幼师女生的心理弹性,能够降低其未来的职业倦怠水平。此外,幼教工作对幼儿具有启蒙作用,幼儿教师的言行是幼儿模仿学习的重要榜样。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弹性,能够帮助幼儿掌握情绪管理策略,提升情绪稳定性,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学习品质。
在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能仅仅关注知识性学习,还应该更加关注中职幼师女生的身心发展。中职学校可通过班会和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方式,给予她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她们不断寻求自我成长,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
青少年对自我形象的评价越高,就会对自我形成更加积极的评价,增强自我认同感,促进高水平的心理弹性的形成。因此,要注重培养中职幼师女生自我形象的管理意识。可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及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来帮助她们塑造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讲座、团体辅导、大型心理健康活动、素质拓展训练等多种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加“自我认识”教育的相关内容,使其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帮助中职幼师女生掌握情绪管理策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弹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家校合作,与中职幼师女生的家庭密切联系,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加强双向的亲子沟通,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和谐的亲子关系的建立,能够帮助中职幼师女生提高心理弹性。
形成学生、家长、教师、同学、学校、社会密切联系、通力合作的有效支持系统。增强中职幼师女生的归属感,为她们创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和情感支持。在她们身处不利情境时,有效的支持系统能够发挥保护作用,并引导其良性发展。
心理弹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获得的应对能力。研究表明,没有经历过任何的挫折、非常单一的心理环境会降低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而过于严重的创伤经历也会导致个体产生习得性无助,以较低水平的心理弹性面对将来的不利处境。因此,有效的心理弹性培养策略需要遵循适度原则,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暴露在处境不利的环境的条件,丰富学生的经历,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
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面临困难和逆境时积极的应对方式,对于中职幼师女生的情绪管理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升中职幼师女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既能够帮助她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又能为缓解未来工作岗位上的负面情绪提供相应的策略,促进和谐师幼关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