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学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 沈 洵
2018 年6 月21 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金课”的概念。2018 年11 月24 日,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第11 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做了关于建设中国“金课”的专题报告,报告中对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四个基本判断。同时,报告中还指出在一流课程的“双万”计划实施过程中对于非常好的民办高校的课程在国家级的“金课”中也应当占有一定的比例。
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样承载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四大职能的根本,课程建设则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民办高校如何来打造“金课”?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以供相关课题的研究者参考。
本文所提的民办高校的定位,根据导向教育理念中的反向设计原则,可以归结为三种,一是社会用工需求定位,即为谁培养人;二是办学目标定位,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三是学生学习素养和课程教学定位,即怎样培养人。三个定位之间相辅相成,紧密关联,客观、准确地厘清前两个定位,才能科学、合理地制定出符合民办高校学生实际的课程培养体系,才有可能建设出形而下的落地的民办高校的“金课”。
要准确地把握社会用工需求,应当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一个终身且高效的,集数据采集、评价、分析、决策等功能为一体的毕业生去向追踪机制,包括毕业生的就业、升学、出国等去向追踪。追踪机制应当是动态的、交互的,追踪动态性是指学校应当及时掌握学生毕业后的各类动向,交互性是指学校应当与毕业生本人以及其去向单位建立长期的信息交互渠道。
以民办高校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去向为例,学校对于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要建立定期的追踪机制,追踪的关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毕业生对现从事工作的认同感、薪资满意度、职业规划等的调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表现评价的调研;用人单位、毕业生对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和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的调研等。
建立毕业生去向长期追踪机制,形成追踪结果调研、分析可视化评估报告,建立数据库,向学校管理层和教师等角色提供多角度数据挖掘,为学校根据调研反馈情况,及时调整、修正、改进专业培养结构和课程教学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民办高校的办学目标定位一直以社会相应层次的人才需求为抓手,充分发挥其办学优势,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较高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学生学习素养和课程教学定位,是三种定位当中的关键。社会用工需求和办学目标定位是提出问题,即民办高校应当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学生学习素养和课程教学定位,则是解决问题,即民办高校紧扣社会用工需求和办学目标,应当怎样去培养人才。
学生学习素养定位,是高校对于培养对象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以及实践能力等应有的客观认识和评价。西安外事学院郑春教授认为民办高校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习惯、动脑意识、主动学习动力方面表现不佳等问题。
课程教学定位,是在明晰社会用工需求、办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素养情况的基础上,在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手段。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民办高校学生而言,首先要解决学生“知之”的问题,继而培养学生“好之”,最终使学生能够“乐之”。
“知之”,就是说知道怎样去学习,民办高校学生大多不清楚为什么要上学校所安排的课程,也不清楚这些课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怎样的帮助。因为存在这样的迷茫,多数学生在课程学习时的目的简单粗暴,就是“考及格,拿学分”,如果教师再为了迎合学生“考及格,拿学分”的目的开展教学,那么,相应课程沦落为“水课”在所难免。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制订在校期间和毕业后短期内的发展规划,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所学作何用”,即使学生明确学习动机,有了学习动机,才可能产生学习动力。
明确学生学习动机是建设“金课”的基础,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十分必要。什么是正确的学习动机,即符合学生自身实际能力,通过努力能预见且实现可能性较大的短期或长期学习目标。学生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课程设置再合理、教师教学再优秀,学生不去学、不想学、抑或应付地学习,那么打造“金课”就成了一句空谈,离开了学生的课程建设是没有实际教学意义的。
明确学习动机是解决“知之”的问题,是让学生能够针对自己制订的未来规划,靶向性地进行学习,清楚地认识到需要通过怎样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储备来实现未来的规划目标。
在使学生具备明确的学习动机的基础上,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二是使学生的学习动力能够持之以恒。这二者之间同样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了预期或超过其预期的学习收益,学习动力才有可能继续被保持。学习动力的持续存在,同样可以反作用于学生,使其获取更大的学习收益。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付出的时间精力、获得的实际学习收益与预期的学习收益目标相差甚大,不成正比,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动力下降。学习动力下降以后,会反向使学生的学习收益下降。长此以往,恶性循环,造成学生应付甚至厌倦学习。因此,需要训练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体验学习收益的获得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并使学习兴趣反向作用于学习收益的提高,即使学生“乐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民办高校的学生整体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的方法、技巧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样一类缺陷是由学生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长期不良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造成。因此,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方法、技巧的改善和提升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像中医调理身体一样,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对症下药,才有可能略见成效。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呢?首先,在教学过程中,确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民办高校的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状态等因素的总体把握,有的放矢地制订教学方案,确定并解决教学问题,精准实施教学,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等。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引导。之所以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是因为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培养学生”这一宗旨展开。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从“乐之”到“好之”,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时,由于民办高校学生在学习素养方面的各种缺失,要求教师主动、积极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给予引导。
那么,如何将上文提到的明确学生学习动机以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落实到具体的建设“金课”的实施当中去呢?
2018 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很多高校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做了进一步探索和应用。课程作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核心因素,民办高校同样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去建设,如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颜敏教授指出的教学内容有深度、教学方法有效果的“金课”。
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教学,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以及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主要由学校自主招聘、培养的中青年教师,公办高校退休教师,企业单位离职、退休人员构成。学校自主培养的中青年教师大多毕业于非师范专业,虽精通本专业的知识,但从未系统学习过相关的教育教学、教育技术理论,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环节由于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撑,可能存在一定的短板。但中青年教师接受和实践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教学的意愿较为强烈。公办高校退休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借助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的意愿并不十分强烈。企业单位的离职、退休人员具有本专业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缺乏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以及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能力和意愿较弱。
鉴于上述的判断,要将信息化手段融入教学,必须以源头为抓手,以观念作为行动实施的先导,以业务能力作为行动效果的保障,即强化教师应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意愿,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使教师能够将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方向的启发指引、思维空间的拓展延伸、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以达到提升课程教授水平和学习效果的目的。
对于认知主体的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信息化手段的融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的动力,打破学习过程中的时空限制、学习状态限制,增强学习体验感,提升学习效果获得感,使学习过程中的人性化、个性化得到充分的体现和普及。
利用信息化手段作为高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促进剂,从教育理念、模式的宏观设计,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环境等的微观应用方面,重构以现代化、信息化为核心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生态已成为大势所趋。例如,黄建锋对“互联网+”碎片化学习策略的研究,王佳丽、李斌峰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李五洲、汪基德对模糊评价法的MOOC适切性研究等,其研究结果都表明科学、合理、充分地运用互联网手段、信息化手段与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深度融合,能大幅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对于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学、自身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的教学和学习模式表现出极大的接受度和满意度。
近年来,尤其自教高〔2018〕2 号文和教高〔2018〕8 号文发布以来,“金课”建设实施中,在线开放课程校本自建课程建设和引入适合本校教学的校外“三名”课程(名课、名师、名校),已经成为很多高校推动课堂和课程改革,打造高质量“金课”的重要举措。民办高校在“金课”建设实施中,应当更多考虑如何将本校教师课程与引入的校外“三名”课程进行高度契合,使课程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够落地,成为适合本校教与学实际的课程。将“三名”课程引入并与本校教师课程融合后开展教学,是在共享优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将优质资源转化为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资源。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该措施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节约办学成本的有效途径。
信息化手段不仅可以应用于面向学生的教学工作,同样可以面向教师的培训工作。例如,高瑜珊、汪琼教授提出的在教师培训中利用MOOC 课程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模式,周榕构建的高校教师远程教学胜任力培训模型等都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解决方案。
民办高校借助信息化手段建设“金课”课程时,在充分评估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基础上,应当明确信息化手段是用于辅助传统课堂教学的,尤其在学校的spoc、微课等线上课程建设时,绝对不能够以线上课程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
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传统课堂教学之间应当是彼此结合、优势互补、辩证统一的关系。建设“金课”时,需要正确认识与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由学习的被动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获取最优化的学习效益。
“金课”建设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遇,更是一次挑战。民办高校的“金课”通过以“总体设计、分步实施”为建设思路,以“课程深度、难度、挑战度”为建设指标,以“三个一去不复返”为建设任务来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健全课程评价机制,以“金课”建设为契机,推动教学改革、打造优质课程、促进办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要实现以“金课”建设推动办学质量提升的目标,以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办学现状,在师资队伍结构,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学习素养,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园教学硬、软环境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要弥补和改善“金课”建设所面临的不足和困境,学校层面应当从“政策、组织、机制、评价和经费”五个方面给予“金课”的建设保障;师生也应当以“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来开展课程的教与学。
综上所述,本文从民办高校的定位、民办高校“金课”建设思路及其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浅要地探究了如何打造民办高校“金课”。限于作者水平,文章对于“金课”建设中学校如何统筹建设、课程如何设置、教学设计如何编制、教师教学能力如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如何培养、信息化手段如何辅助教学、教学效果如何评价改善等问题未能展开论述。最后,希望本文所阐述的民办高校“金课”建设思路初步框架能为相关课题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