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

2020-12-19 03:30:18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王 铮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

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高素质人力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各个组织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建设综合人才体系的关键之一。信息化浪潮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行业和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随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网络日趋发达,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成为新的时代发展潮流。随着高校精细化管理程度的提高,高校人事管理已由传统的档案管理逐渐转向以信息化为依托的人力资源管理,而目前连接多个管理系统的信息互通网络化管理模式正处于探索尝试阶段。杨静编著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科学出版社,2018年10月版)较早意识到高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基于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现实背景,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我国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信息化建设策略。本书提出了系统的高校人力资源信息化技术方案,并详细阐述了高校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组织架构、人员动态管理、人才招聘、人事业务流程、职称评审、薪酬福利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本书对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开发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在研究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之前,作者首先向读者介绍了高校传统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的概念和不足等,保证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衔接。作者指出高校传统人力资源信息管理通常包含人事教育、师资培养、职称评定等多个科室部门各自建立起的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但由于这些系统间数据难以实时共享,导致人力资源数据的完整性和实时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制作各种的统计报表,管理节点分散复杂、整体效率低下。此外,作者别出心裁,从高校教职工聘用方式的角度展开研究。作者认为随着高校教职工聘用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聘用制、合同制、劳务派遣等多种形式的编外人员数量迅速增加,对编内人员和编外人员混合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各类人员的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最后作者归纳道,上述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已成为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问题,推进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成为多个高校提高人事管理与服务方式、提高人事工作效率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内容

针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高校人事管理部门应尽快转变思路理念,结合高校自身发展阶段特点和校内外资源现状,从管理制度、工作方式等方面入手,制定全校中长期的人力资源信息化发展规划,切实担负起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作者在书中建议沟通财务、教务、科研等平行系统,符合新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能够实现多个平台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满足学校当前和未来的协同及一体化数字校园的全面运用。总的来说,本书总结出了高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的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建立全校统一的人员信息平台、建立透明规范的招聘体系、规范的人事业务流程、科学的职称管理体系、便捷的在线自助服务体验,并努力搭建起校内外多系统的应用集成,甚至是进一步应构建起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辅助平台。

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方向

在书中,作者理顺了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找到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时效的方法和现阶段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方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不仅要立足于当前需要,还要为未来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作者认为未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强人力与物力保障、科学开展顶层化规划和加大国际化水平,还要加大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推广运用力度,使未来的高校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逐渐过渡到基于云技术的信息存储及移动终端应用。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32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03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48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6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52
人力资源服务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