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明确了语言发展对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这里的思维主要是指语文思维,是站在语文乃至文化角度的思维。但目前的语文课堂,还存在对词句进行零敲碎打的品味,对文本内容进行逐句分析,对主旨照本宣科进行理解等现象。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惰性语文学习习惯,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机械的状态。笔者认为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必须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实现。
我们常常说,阅读是一种发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更要追求一种深度阅读和深度发现。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具有深度阅读和深度发现的能力呢?通过对语言的积累指导是一种常见手段。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不仅是指背诵、记忆一些语言,更应该是将语言材料结合在一起,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并且还包含着一定的思维训练。在自然状态下,绝大多数学生的语言积累是一种碎片化的积累,如果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必要的梳理、整合和迁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
例如,《兰亭集序》在第一段就提出了“亦足以畅叙幽情”,此处“幽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教学时,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魏晋时代盛行谈玄,我们在梳理这部分内容时,无意间已经触及了玄学的一些经典话题,如“生死”“异同”(一死生,齐彭殇),你觉得王羲之的“幽情”该是怎样的一种情呢?请大家复习“幽”的文言用法,以词义带动对文意的理解。
小组讨论:梳理文本,找出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分析情感产生的原因,并以此说说本文“幽情”的内涵。
学生通过梳理文本,发现“乐”“痛”“悲”是文本的情感主线。由此,学生很容易发现“乐”在山水之美,在良辰、美景、贤人、雅事,是外在之乐。“痛”在个人生命之短暂、生存状态的变化无常,而“悲”则由个人之痛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困境,其感情逐步加深。之后学生再结合“幽”的内涵,就容易理解“幽情”既有较为浅层次的“幽雅”之情,也有关乎人与宇宙较为深沉的情感,在整个情感变化的过程中,它还是一种隐晦、深奥的情感。这样,通过对语言的积累、迁移,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幽情”的内涵,实现了从文化角度理解文本,促进语文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阅读教学在于指导学生有效获取文字背后的信息,深入领会作者意图。教师应当善于结合作者的思想及个性,梳理出相关“类”的语言点,以此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引导学生探究,形成对文本“个性”的把握,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提升。
在《兰亭集序》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文章中王羲之思想情感的变化这一教学点,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设计:
施蛰存这样评价这篇文章:“七拼八凑,语无伦次,不知所云。”之所以这么评价,主要是因为他认为前面我们所梳理的情感,其变化缺乏逻辑,由乐到悲太过于牵强。对于文章中作者情感的变化,请你结合具体的词语内涵的把握,说说你对文章情感变化的把握。
在学生品味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品味以下词句来把握文章的情感:“信可乐也”中的“可”的内涵。“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中“俯仰”的内涵。体会“修禊事”的意思。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将文本中“一类指向”词语的整体性梳理,通过语言品味来带动对文章整体情感的把握,带动对作者真实意图的探究,实现了以语文的方法来进行语文教学。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引导学生在思维上突破了人云亦云、迷信参考书、跟从名家的窘境,形成了基于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整合”在于提取,在于聚焦言语的意象,在于整体把握文本的意图。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将积累的语句、理解的文化逐渐迁移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并能在语文学习中自觉地运用,提升语文思维的敏捷性。
苏教版语文教材将《兰亭集序》编排在“心连广宇”的“送怀千载”板块,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充满宇宙情怀和人生智慧的文章提升精神境界。在《兰亭集序》的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以下教学环节设计,帮助学生理解“自然对人的启示”这一哲学问题:
呈现《兰亭诗》前半部分内容:“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眺望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请同学们结合已学的文章或诗歌,想想对茫茫宇宙自然,先人们从中获得了哪些情感和体悟。
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进行理解性回忆,展开交流,教师可呈现一些内容供学生进行体悟:
忘情: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苏轼《赤壁赋》
悲情: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
这样,通过对积累的语句的整合迁移,拓展了文本解读的广度,进一步挖掘了文章的思想内涵,通过探讨宇宙、追问生命,让学生更加理性地对待世界,更加有温度地对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