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度学习的几个经典案例

2020-12-19 03:03浙江常山县教育局教研室章师亚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绳子深度案例

浙江常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章师亚

近年来,“深度学习”已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成为风靡全球的热词。虽然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观照下的机器学习的一种,但在学科教学领域也越来越被重视和强调。基于“深度学习即准确度”的基本观点,我们可以把学科教学领域的深度学习视作教学的“准确度”,或者说学生学习的“深度”和“效度”。为此,笔者把观课的更多视角投向了“深度学习”,并搜集到了一些关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案例。现呈于此,以飨读者。

【案例一】《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很远的街口,有一个男孩正在放风筝。线实在太短了,他的风筝只能飞过屋顶。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小男孩说完就扯了扯胡子,他确定足够牢固,就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教学时,教师以“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太太说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句式让学生进行仿写。学生写的句子基本上是这样的:

“这绳子应该很牢固,就是不知道够不够长。”鸟太太说完就拿了把尺子来量了量,她确定绳子够长了,就剪了一段来晾小鸟的尿布。

“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粗。”鸟太太说完就量了量胡子,她确定够粗了,就剪了一段用来晾尿布。

“这绳子够粗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长。”鸟太太说完就量了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确定够长了,就剪了一段绑在两棵树之间,晾小鸟的尿布了。

……

显然,仿写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学生所犯的还是低级错误:绳子(胡子)是明摆着的,它的粗细、长短一眼就能看出,还存在“就是不知道够不够长”“够不够粗”的问题吗?于是,教师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引导学生重回文本,与文本深度对话。通过揣摩,学生发现文中讲的是放风筝,对于放风筝,“牢固”是第一位的(“长”已在眼里),所以小男孩要“扯了扯”,以确定“够不够牢固”。那么,我们现在要写的是“鸟太太晾尿布”,晾尿布最应该关心的是什么呢?绳子干不干净。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写出了这样的句子:“‘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干净不干净。’鸟太太说完就摸了摸胡子,她确定足够干净,就剪了一段用来晾尿布。”

随文练笔不仅是新课程倡导的阅读教学方式,更是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随文练笔既可以提升阅读的含金量,又能够保证写作的成功率。但练笔怎样做到不只是停留在“练练而已”上,值得思考。上述案例,就实现了从“练练而已”到“练而有效”的跨越。这个“效”,不仅是写作的“效”(更优了),还是阅读的“效”(更深了),更是思维的“效”(更活了)。

【案例二】王崧舟老师执教《孔子游春》,在学到孔子说的“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普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这段话时,针对“或方或长”一句,做了如下补充:

屏幕呈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印证了水的“方”)

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印证了水的“长”)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水还是“直”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水也有“曲”的)

这是课中拓展,比起课尾拓展,其在做法上就已经表露出了它的“深度”。但更为有深度的是:(1)用补充的诗句印证了水的“方”和“长”;(2)用诗句告知了学生,水不仅有方有长,还有“直”有“曲”;(3)让学生自然地积累到了一些诗句;(4)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由此想到,语文的深度学习,有时就在对一个字或一句话的处理上。

【案例三】某教师在执教《“一”的写法》一课时,设计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背上和手心上练习写字。

师:好的“一”是怎么写出来的呢?写“一”就像开飞机一样,请看(边示范,边讲解),降落——滑行——刹车,降落的时候要按一下,滑行的时候要稳一点,刹车的时候要顿一下,最后提起来。你看,多美的“一”呀!来,伸出你的右手,跟老师一起写。降落——滑行——刹车,按一下——稳一点——顿一下——提起来,开始的时候要慢一点,中间要稳一点,最后仍旧要慢一点。请按照这样的要求,我们再写写吧。

(学生一遍一遍地书写,体会写“一”时的轻重、快慢、提顿等变化)

师:老师想检验一下大家是不是把“一”的轻重、快慢、提顿写出来了。谁愿意接受这个挑战?

(学生有点犹豫,举手的并不多)

师:我的后背留给检验的那位同学,可以写在我的背上。我已蹲下了身子,谁愿意来?(好多学生在老师的背上练写)

师:写得不错!我感觉到了,轻重、快慢、提顿都体现出来了。现在请大家先在自己的手心上写一写,然后再同桌互相练练,写手心、写背上都行。

这个案例的“深度”在“把字在背上或手心上”。“一”字的写法有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过程,虽然在纸上写,也可见这个过程,但起笔的轻重、收笔有提顿是比较难见着的。在背上或手心上写,感觉便非常明显。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我已蹲下了身子”这一行为,不仅让课有了深度,更有了高度。当然,写手心、写背上的做法也能使课变得情趣横生。

【案例四】《慈母情深》是一篇情感浓郁且辞藻华丽的课文。教学时,教师们或披文入情,直击“母亲”的胸襟;或潜心涵泳,直取言辞的精妙……王崧舟老师执教此文,便对“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一句进行了大显身手的玩味——

师:这里用了四个“立刻”,谁给它找个近义词?

(生答“迅速”“立即”“马上”等)

师:既然有那么多的近义词,我们完全可以把“立刻”换掉几个,让整个句子在用词上变得更丰富一些。请看——

(出示句子:“母亲说完,马上又坐了下去,赶紧又弯曲了背,迅速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师: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各自不同的味道。

(生自由朗读,随后交流)

生1:用四个“立刻”,感觉一个比一个快。

生2:用四个“立刻”,我感觉到母亲工作更单调、更乏味。

生3:从四个“立刻”中,我体会到了母亲工作节奏很快,非常忙碌。

师:带着这种感觉,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所以,为了表达“慈母情深”,这四个“立刻”能换吗?

生(齐):不能。

师:这就是语言的味道。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语言表达往往有着不同的味道。我们一定要仔细体会、仔细理解。

这个片段体现了怎样的深度?让环节发挥了多功能。显然,这是一个学习句子的环节,但对这个句子的学习却包含了众多的内容。一是炼词。“立刻”有很多近义词,但在这里却不能换,换了,就失了“语言的味道”。二是朗读。从开始的换词读到接下来的体会读, “伴情复沓”地读,不多见。三是升情,即升华对母亲为家庭全力付出的思想感情。但这个“升情”过程又是伴随着对言语的理解和玩赏的,可谓言意兼得。四是交际。教师让学生读,并非机械重复地读,而是有“启导”,有“言对”,如此便成了师生的“言语交际”。五是启迪。什么是语言的味道?“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语言表达往往有着不同的味道。我们一定要仔细体会、仔细理解。”学生听了这样的述说,一定会在头脑里掀起“波浪”,获得认知的启迪。由此,笔者想到当下的语文课堂,总感到当下的语文课堂,环节的“单功能”太普遍了,一个环节就只有“一得”(当然,有“一得”也是不错的)。但是,在高效课堂面前,在深度学习眼下,“一得”的环节设计显然已经有些不相匹配了。

【案例五】一位名师执教《伯牙绝弦》一课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句话的教学发挥得极好。其教学过程大致如下:

在学生感悟到了课文所表达的主旨是“知音”之后,教师问:课文中的哪句话最能够看出他们是知音?学生答:“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于是,教师把这句话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理解“念” “必得之”,得出他们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接着,教师话锋一转,说:“若是爸爸、妈妈呢?”生说:“爸爸所念,妈妈必得之。”“若是小明、小红呢?”“小明所念,小红必得之。”“若是老师和你们呢?”“老师所念,我们必得之。”然后,教师又话锋一转:“真的是‘老师所念,你们必得之’吗?”于是,教师巧妙地读出课文中的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生立马接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又读:“志在流水——”生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对读之后,便拓展开来,教师说:“志在清风——”生:“徐徐兮若清风。”“志在明月——”“皎皎兮若明月。”“志在杨柳——”“柔柔兮若杨柳。”“志在炊烟——”“袅袅兮若炊烟。”“志在湖水——”“静静兮若湖水。”最后,教师让学生在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这个教学流程可表示为:领悟主旨→呈现关键句→理解重点词→例举拓展→反问过渡→师生对读→拓展练说→生生互动。其深度在哪里?不做雕饰,水到渠成。所谓“不做雕饰”,就是从文中人的所念、必得之过渡到生活中的人的所念、必得之,又从生活中的人的所念、必得之过渡到自然界物的所念、必得之,这期间过渡得非常自然,没有一点生硬;所谓“水到渠成”,就是整个教学过程把理解之基、朗读之本、说话之要、思维之重、情感之味等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要义进行了巧妙而又绝妙的生成。对于文言文教学来说,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自如、有滋有味以及情趣横生,一直来都是课堂的“瓶颈”。但该位教师的教学演绎,像行云流水,自在必得。这一点,也不失为课的“深度”。

【案例六】古诗《山行》一诗,整体上说不难理解,顶多“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中的“坐”字是个难点。正因为此,不少教师教学此诗,便把“停车坐爱枫林晚”这一句作为重点,既理解“爱”字的意思(当“因为”解),又玩味整句诗的“句式”(是个倒装句,因为“爱枫林晚”,所以“停车”)。有位教师却另辟蹊径,取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作为教学的重点,并把指向确定在“红于”上。教师问:把“红于”换成“红如”可不可以?当学生觉得也可以的时候,教师追问:那作者为什么要用“红于”呢?显然,“红于”的程度要比“红如”深得多。因此,通过比较,学生不仅清楚了霜叶到底有多红(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也明白了作者为什么置赶路于不顾也要把车停下来观赏枫林的原因,还对整首诗的意境、神韵及作者的表达情感有了水到渠成的领悟。

无独有偶。教学《泊船瓜州》一诗,教师大都把“绿”当作诗眼,极尽玩味之能事。孙双金老师却别具一格,把“还”当作诗眼。通过对“为什么要还?”“什么时候还?”“到底能不能还?”等问题的研究,直抵作者的情感深处。当然,孙老师在教学这首诗时,也没有忽略“绿”这个字,只是没把它当作“诗眼”。孙老师说:“‘绿’这个字还是有嚼头的,它是‘炼字’的材料。‘还’是真正的诗眼,因为是‘诗意’‘诗情’之所在。只有当这两个字都得到落实时,才是‘言意兼得’。”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教学需要有载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本”。文本的信息庞杂,如何做到只取“这一瓢”饮?需要教师的慧眼独具。而所取的究竟是“这一瓢”还是“那一瓢”,便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深度。

案例是可感的,也是可视的。通过案例分析,既可以破解深度学习的密码,也可以获得深度学习的要诀。因此,一线教师完全可以在总结和研究自己的教学案例(当然,也可以是别人的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增添深度学习的关切度,并增长深度学习的智慧。

猜你喜欢
绳子深度案例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寻宝藏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解开你身上的绳子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取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