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科学课堂的应用

2020-12-19 02:25山东邹平市韩店镇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消化器官科学知识消化

◇(山东:邹平市韩店镇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课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发现和提出生活实际中简单的科学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予以解决,在实践中体验和积累认识世界的经验,提高科学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教学内容中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资源,巧妙地将生活与科学进行融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对科学事物的认知能力。下面,以《我们的消化》一课为例,谈谈我对生活化教学在科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解和做法。

一、立足生活,将生活化情境引入教学

科学教学不是科学知识与技能的简单转移和传承,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化的过程,越是生活化、常态化的场景,生活常识的运用效果越好,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在新课导入环节,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呈现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际,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从中发现科学问题,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情境。

学生对消化有着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比如,每天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美味的食物进入口腔后会进入胃里、肚子里,最后会变成臭臭的粪便从肛门排出来;吃饭不及时会感到饥饿;等等。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我利用儿歌巧妙地引入了本课将要探究的问题:“面包牛奶加蔬菜,天天美味很愉快,一顿不吃就会饿,其中缘由是哪般?”引发学生思考。在学生思考猜测后,老师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就需要了解食物从进入口腔到排出体外,到达过身体中的哪些地方,发生了哪些变化。

本课导课,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精心创设熟悉的生活化情境,引入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快速聚焦到了将要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

二、走进生活,用生活化教学活动提高探究效果

中高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有效连接、拓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将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促进理解,能够帮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构建科学知识体系。

《我们的消化》一课,教材呈现的探究活动内容较多,如果都放在课堂上来完成,势必每个活动都无法深入开展。而吃食物是学生每天都做的事情,只是平时不会去有意识地思考里面蕴含的科学知识。所以我事先布置了学习任务,将学生的体验活动“咀嚼馒头”和“补充完整自己认识的人体消化器官图”放在了课前独立完成,让学生在家吃饭时将馒头放入口中反复咀嚼几次,感受舌头、牙齿、唾液的作用,感觉馒头的变化,仔细品味被反复咀嚼的馒头是否有淡淡的甜味。让学生推测食物从进入口腔到变成粪便排出体外,经过了我们身体的哪些器官,自主完成人体消化器官图。

在课堂教学中,了解人类认识消化器官用到的方法,我运用“唤起法”,引发学生回忆,让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交流和老师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人们可以通过解剖、B 超、X 线片、CT、磁共振等手段或医疗设备,了解人体的内部结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人体内部的认识会越来越精细、准确,很多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会得到及早发现和对症治疗。

在观察教材人体消化器官图和人体消化道模型后,我采用“活动法”,搭建教学内容与自己身体的桥梁。通过“指一指”“猜一猜”“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把各个消化器官在自己身体的位置指给同伴看,把对各个器官有什么作用的猜想说给同伴听,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感受科学知识与自身的关系,进而引起对自身身体结构新的思考。

在认识人体主要消化器官及其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观看一段关于食物消化过程的视频材料,让学生整体感知人体的消化器官及食物的消化过程,认识到人体的消化道像一部精密的机器,各器官相互配合,把食物消化成维持我们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透过肠壁,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器官,形成对人体消化与吸收意义的深层次认识。

在教学反馈环节,我利用学生平时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场景编写了《苹果历险记》的故事:我是一个苹果,被一个孩子放进了嘴里。我先是遇到了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坚硬的怪物,把我切碎,压得粉身碎骨,接着,像坐过山车一样经过又陡又窄的滑梯,到了一间宽敞的大红房子里,房子犹如洗衣机一般来回地搅动,过了不久,又被推进了一条又细又长像迷宫一样的通道,看不到尽头,而我身边的许多朋友都神秘地消失了。正当我快要绝望的时候,又被推到了比刚才还宽阔的隧道中,我的身上变得干燥起来,压迫感越来越强,被一些臭臭的东西包围了起来,最后排出了体外。读完故事后,我让学生一一回答:“它在哪里遇到轧钢机似的怪物?怪物指的是谁?”“像坐过山车一样的又陡又窄的滑梯指的是哪里?”“犹如洗衣机一般来回搅动的房子指的是哪里”“又细又长像迷宫一样的通道是哪里?为什么许多物质在这里消失了?”“比刚才还宽阔的隧道指的是哪里?”过山车、洗衣机、迷宫、隧道等孩子熟悉的事物和场景,形象生动地引发了孩子的想象,帮助学生理解了无法直接感知到的内部消化器官。

三、回归生活,扩展生活化的课堂活动时空

科学知识本来就源于生活,因此也要回归于生活。学科学,是为了用科学服务于生活。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就会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懂得科学知识的力量,从而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为学生的科学探索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

在《我们的消化》一课的应用迁移环节中,我引导学生思考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的科学道理;在拓展环节,回想平时肠胃不舒服或肚子疼的情景。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想一想怎样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消化器官的重要性,获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理性认识,并逐步内化成自己的行为。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努力使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实际,如此,科学学习将会变得更加生动、鲜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知识就蕴含在平常生活之中。这势必会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以及将科学运用于生活的能力。

猜你喜欢
消化器官科学知识消化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蜗牛看牙医
花刺参幼参摄食和消化器官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
不同盐度对花鲈幼鱼消化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复合酸化剂对黄羽肉鸡消化和免疫器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