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北京与张家口联合承办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消息传出后,举国欢腾,北京也由此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但不可否认的是,受南北气候差异的影响,冬季项目在我国普及度较低,群众参与度不高,我国在冬季项目上的竞技水平与世界一流强国相差较大,与欧美地区相比我国的冰雪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冬奥会在比赛规模、影响范围、国际知名度等方面均无法与夏奥会相提并论。在此情况下,冬奥会的举办能给我国体育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其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图1 2013—2018年雪季中国举办的冰雪竞技类赛事数量
图2 2014—2025年国内冰雪赛事总规模及预测
基于这些问题,既往的学者已经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举办北京冬奥会对我国带来的影响集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化于一体,是综合性的。它是展现我国综合实力,传播我国体育文化的平台,有利于提高民族荣誉感,助力体育体制、体育教育、体育人才的革新,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1-3]。具体到经济领域,吕婵等人[1](2019)从冬奥会的申办、筹办、举办和完赛之后4个方面分析了冬奥会的经济收益,并指出这些收益主要来自商业运作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分析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举办地犹他州和部分比赛举办地奥格登市的经济增长数据,论证了冬奥会经济效益的不容忽视性。赵普[2](2019)从投资规模的扩大、消费需求的增长、促进产业发展与增加就业3个方面分析了冬奥会对举办国城市后经济的影响,接着从奥运遗产的角度分析了后奥运时代的经济收益。具体到体育产业方面,何亚婷[3](2019)从举办冬奥会有利于增加冰雪运动的消费和促进冰雪旅游业的发展2个方面分析了北京冬奥会助力体育产业的发展。陶尚武[4](2017)从冬奥会扩大冰雪产业消费群体规模,激发冰雪人才培养、弥补冰雪产业人才缺口,政策驱动、优化冰雪相关产业快速发展3个方面分析冬奥会给我国冰雪产业带来的发展机会。冬奥会给我体育产业带来的不仅有机遇更有挑战。冬奥会有利于提高全民健身意识,为体育产业、体育延伸产业和相关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冬季体育运动产业规模相对单一、体量相对较小,体育用品产业缺乏完整性、综合性和人文性,可能难以满足冬奥会的相关需求,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外国企业加入中国体育市场竞争,这些都成为我国体育产业面临的不容忽视的挑战(方伟,2019)[5]。从投入成本和效益特征的角度来看,于世彬[6](2019)从成本投入上升速度加快、“缓坡升、陡坡降”的经济现象、奥运经济辐射范围受限3个方面入手,分析历届冬奥会的经济特征,进而得出北京冬奥会成本呈上升趋势,经济效益具有短期性和局限性的结论。基于对现有文献的研究,本文发现,现阶段关于北京冬奥会综合效益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经济效益的研究通常仅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研究开展得并不深入。具体到体育产业方面,较为细致地研究北京冬奥会对体育产业中各个大类、中类、小类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所以,本研究的开展是在国内相关学者研究基础上的延伸,有利于弥补当前学术领域的研究短板,在为当前的研究开辟新思路的同时,充分认识冬奥会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利用“冬奥效应”助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图3 关于群众参与体育小镇类型意愿图
基于此,本文从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入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11个大类中再整合,选取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休闲健身活动、体育场地和设施、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4个受冬奥会举办影响较大的方面展开分析并得出研究结论。
体育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和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引擎[7]。随着2015年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冬季运动在社会上的普及度、知晓度和认同度不断提高,再加上社会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促使冰雪体育赛事加快发展。在赛事数量方面,据统计,从2013—2015年,中国在雪季期间举办的冰雪竞技类赛事数量为67场,这一数字从2016年开始逐年增长,于2018年增长到79场(详见图1)。除了数量上的增长之外,国际大型综合赛事、国际专项赛事、国内大型综合赛事、国内专项赛事等赛事类型也更加多样,赛事体系日渐完善,赛事规模不断扩大[8]。2017年9月,北美职业冰球联赛(NHL)在上海开赛,作为全世界最高水平的职业冰球比赛,它的落户丰富了我国体育赛事体系,促进我国职业冰球运动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冰球比赛的受众人群,体现了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国际顶级冰雪赛事对中国市场前景的乐观态度。在赛事规模方面,据统计及预测,2014年中国冰雪赛事规模为151亿元人民币,2017年增长到430亿元人民币,2025年中国冰雪赛事规模预计可高达到1600亿元人民币(详见图2)。每场冰雪体育赛事成功举办的背后,门票、赞助、电视转播权、特许经营权等方面的巨大经济收入不容忽视。特别是近些年随着“体育+”的不断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与旅游、娱乐、文化、休闲等产业联系越来越紧密,产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体育竞赛表演业对体育产业的贡献度不断上升。
随着《健康中国2030》计划的逐步落实,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在北京申冬奥成功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政府加大对群众参与冬季运动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2016年,《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出台,该文件在提高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工作、完善群众冰雪运动公共服务机制、加强资金支持和补助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群众冬季运动等方面提出措施要求,为扩大群众参与冰雪运动,提高冰雪市场消费者人口基数提供了政策支持。
在群众对冰雪运动的参与意愿方面,本研究选取了“体育+旅游”的新型实现方式体育小镇作为研究方向,通过问卷调查法的方式探究群众对于冰雪运动的参与意愿。图3体现了群众对不同类型的体育小镇的参与意愿在172份有效样本中的调查结果。在冰雪小镇、极限运动小镇、水上运动小镇、马拉松小镇、足球小镇、自行车小镇、网球小镇这7种较受欢迎的小镇类型中,有近半数的受访者选择了冰雪小镇作为出行选择,与第二位的水上运动小镇相差百分比超过10%(详见图3)。这证明了我国冰雪体育休闲小镇巨大的消费者市场。随着冬奥会的不断临近,冬奥氛围更加浓厚,消费者市场不断扩大,滑雪胜地、冰雪小镇会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根据统计和预测,2017年我国约有26座冰雪体育小镇,到2020年,这个数字增长到40座的同时,还将迎来冰雪旅游市场的爆发期[8]。这意味着我国将迎来运动休闲冰雪小镇发展热潮,体育休闲健身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体育场馆是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9]。根据2016年出台的《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中的数据计算,从2015年底到2022年,全国滑冰场馆数量将同比增长约225%,滑雪场将同比增长约60%,雪道面积将同比增长约233%,雪道长度将同比增长约150%[10]。可以看出,从北京申冬奥成功到冬奥会开幕的几年间,我国将建设、完善一大批冰雪运动场地。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有效缓解了冰雪场馆在数量、分布和质量上的问题,拉动了体育工程服务、体育用房建设、体育场馆建筑装饰装修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有效促进了体育人才就业,满足群众对冬季运动场地的需求,刺激消费,增强体育产业活力。冰雪场馆建成完工后还将面临着体育场地和设施管理的问题。北京冬奥会促进培育冰雪消费市场,通过以体育服务为主,集餐饮、娱乐、文化、教育等多项活动于一体的综合管理活动,刺激体育消费。这不仅符合现阶段“体育+”的发展趋势,而且通过场地开放、竞赛表演、体育培训等多样化的体育经营服务手段提高了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用品业在我国体育产业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根据国家统计局在2019年1月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的总量为13509.2亿元,占总产出的61.4%,增加值为3264.6亿元,占所有增加值的41.8%。尽管总量较大且发展态势良好,但冬季体育用品产业在市场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体育用品市场结构仍需调整[5]。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群众的冰雪热情正在被激发,冬季群众体育活动的普及与开展越来越深入,特别是“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目标的提出,给我国体育用品业带来了更加广阔的消费市场,有利于扩大冬季体育用品的市场份额,优化体育用品市场结构,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全面发展。在产品质量上,相比于夏季体育用品,由于冬季运动是在极冷极寒的自然条件下开展的,对服饰、装备、器械等用品的质量要求更高,科技含量更高。所以,加大对冬季体育用品的研发力度,有利于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我国体育用品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
北京冬奥会为我国带来的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国际赛事,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机会,更是一堂向群众普及冬奥的生动课程。正是由于群众对冬季项目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的广泛提高带来相关需求量的增长,为我国体育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与转型空间。冬季项目的比赛质量和数量明显提升,比赛种类更加多样,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关注度和观众基数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群众愿意走上冰场,参与到冰雪实践中去。冰雪体育小镇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完善冰雪场馆的建设工作,冰雪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的发展为群众参与提供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并同时受益于群众参与度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完善产业自身。所以,北京冬奥会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且深刻而长远的,我国的体育产业也必将随着冬奥会的举办而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方向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