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超
有一种名为拉尼娜的气候现象时常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被称为“圣女”。她现身的次数虽然不如“圣婴”多,却同样会给全球气候带来明显影响。
◎反厄尔尼诺
拉尼娜现象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日前,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预计今冬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拉尼娜现象一般两到七年发生一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与常年同期相比大范围偏冷,并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据统计,2001年以来,全球发生了五次“拉尼娜”事件。在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总体上较常年同期偏低,同时,内蒙古、东北、华北部分地区的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低1~2℃。
◎海水和信风的共同产物
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拉尼娜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信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海面以下的冷水会上翻,以至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的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水表面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在西部上升得更为剧烈,这些都有利于信风加强,并加剧赤道东太平洋的冷水发展,进而引发拉尼娜现象。
◎低温危害大
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它的形成会使全球气候出现严重异常。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包括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使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的降水量大增,使非洲西岸及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等东北亚地区异常寒冷。
拉尼娜在我国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冬寒夏热”以及“北涝南旱”。另外,拉尼娜在我国还会导致范围性降温及大风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持续多雨、低温和大雪天气。出现拉尼娜年份的秋冬季节,冷空气频繁南下从而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冬季较为寒冷,有可能造成我国油菜、小麦等作物发生冻害。持续的低温天气,还会对春季种植出现不利影响。
从历史经验来看,拉尼娜的短期破坏力和频率不像厄尔尼诺那样可怕,但因为其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会持续两到三年),更容易对全球农业和粮食安全造成巨大危害。
◎积极应对很重要
由于拉尼娜这位“圣女”每隔几年就要出来“转”一圈,人们积累了很多应对经验。我国各相关部门加强对其进行监测、预报和预警,制定了应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灾害的预案,共同防御可能发生的多种形式的灾害,例如秋季强寒潮、冬季雨雪冰冻灾害等。针对可能出現范围较大的群发性灾害,加强农、林、水、能源等部门的协调和多部门合作。建议您日常及时关注灾害天气的预报预警,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及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保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