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蓉
摘 要:导语是课堂的前奏,是课堂的开场白。导语精美与否,事关课堂精彩与否。精美的导语能够创设优美的意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能够催生学生的各种疑问等。正因为如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导语设计方面多花心思、狠下功夫。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浅显论述自身对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思考
导语是教师渲染课堂氛围的抓手,是教师激活学生思维源泉,是教师触发学生兴趣的扳机。精美的导语能够迅速唤醒学生,让学生迫不及待、兴致勃勃地“走进”课堂,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乐此不疲地合作学习。精美的导语就好比是精彩课堂的导火索。
为了切实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在导语设计方面多花些心思,真正设计一些能够触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导语。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导语时,既要美化语言,也要创设意境;既要彰显主旨,也要流露情感;既要激发兴趣,也要催生疑问等。下面笔者将围绕上述几个方面,简要论述自身对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的一些思考。
一、既要美化语言,也要创设意境
在课堂伊始,有些学生还沉浸在意犹未尽的课间活动中,有些学生还徜徉在自由自在的驰思遐想中,有些学生还神游在五花八门的高谈阔论中……在这时,教师一段精美的导语能将所有学生的思绪引领到课堂。教师的导语既是课堂教学厚实的铺垫,也是课堂教学唯美的前奏。
正因为如此,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导语时,既要注重美化语言,也要注重创设意境。或者说,教师设计的导语就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美,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意境美。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映照在美丽的河塘边。婀娜的河柳,茂盛的芦苇、青青的小草、不知名的野花……都像是镶上了一道道‘金边儿,显得分外妖娆。此时此刻的河塘边,静谧而又美丽。不过,一群‘不速之客的到来,迅速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它们有的站立枝头,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突然栽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群‘不速之客是谁吗?”以上就是笔者在教学著名作家郭沫若先生的《白鹭》这篇文章时,设计的一段导语。
教师用美的语言创设美的意境,学生自然就会产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而浓厚的兴趣又会成为学生扎实学习新课的不竭动力。
二、既要彰显主旨,也要流露情感
很显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导语,与课文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这个角度来看,导语就好比一座桥梁,能够引领学生从课文内容之外,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内容之中。基于导语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师在设计导语的时候,既要彰显文章主旨大意,也要流露文章思想情感。唯有如此,教师才能以导语为“向导”,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走进”文本内容。
既然如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导语的时候,不仅要紧紧围绕文章的主旨大意,还要紧密结合文章的思想情感,據此,教师就可以设计出既彰显主旨,又流露情感的导语。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美好童年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欣赏美丽的桂花雨吧!”这是笔者在教学《桂花雨》这篇课文时设计的导语。这段导语中既彰显了“桂花雨”这件童年趣事,又流露了对美好童年的怀念之情。
当然,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切不可直白式地将主旨与情感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应该或委婉、或含蓄地呈现。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为”。
三、既要激发兴趣,也要催生疑问
毋庸置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但是,疑问同样是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聚焦导语,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之后,他们就会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兴致勃勃、乐此不疲地探究新知;围绕导语,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各种疑问之后,他们就会在各种疑问的引领下,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探究新知。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设计的导语,既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要催生学生的各种疑问。
比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狼牙山,因群峰状似狼牙、直刺云霄,故得其名。山上不仅有苍松翠柏、流泉飞瀑,还有一座五勇士纪念塔。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座纪念塔的来历吗?相信在学完这篇课文之后,同学们就会知道这座纪念塔的来龙去脉。”很明显,这段导语,既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又让学生内心深处产生了疑问。
由此可见,通过专心致志地聆听教师设计的精美导语,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对文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对文章内容产生各种疑问。
总而言之,导语是课堂的前奏,是课堂的开场白,导语的设计事关整个课堂的成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课堂导语设计方面“精雕细琢”“大做文章”,真正设计一些紧扣教材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易于催生学生各种疑问的精美导语,真正让精美导语成为“引爆”小学语文精彩课堂的“导火索”。
参考文献:
[1]刘金娣.试论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J].课外语文,2016(5):83.
[2]余灵芬.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导语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2(10):64.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