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创幸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广东 佛山 528000)
过敏性鼻炎在临床上又称之为变异性鼻炎,是鼻咽喉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疾病主要以鼻痒、流涕、鼻塞等为临床症状,严重时会使嗅觉减退,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会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1]。笔者探索不同方案治疗过敏性鼻炎。现报告如下。
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男21例,女22例,年龄22~56岁,平均(38.6±4.6)岁,病程2~12年,平均(5.9±2.8)年;研究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21~56岁,平均(38.5±4.5)岁,病程2~12年,平均(5.9±2.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具可比性。
对照组使用氯雷他定(上海拜耳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410)治疗,口服10 mg,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喷雾剂(健乔信元医药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C20130020)治疗,起始剂量为150~250 μg/次,喷入两侧鼻孔,每日分早晚2次喷入,严重者可适当增加剂量100 μg左右,两组连续治疗1个月。
临床疗效:显效:患者鼻痒、流涕、鼻塞等症状全部消失,鼻甲肿胀明显改善;有效:患者鼻痒、流涕、鼻塞等症状有所改善,鼻甲肿胀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分析血清因子(IL-4、IL-10),不良反应发生率[2]。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7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
研究组治疗后IL-4与IL-10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因子比较
研究组头痛、嗜睡、口干、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低(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近些年,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交通业和建筑业增多,空气污染及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使得过敏性鼻炎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严重降低人们生活质量[3]。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组胺药等治疗,能抑制病情发展,可有效减轻患者喷嚏、鼻塞等症状,治疗效果显著[4]。为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氯雷他定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因子的影响,笔者对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86例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治疗后联合组IL-4与IL-10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头痛、嗜睡、口干、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表明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不仅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还能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布地奈德是一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以喷雾方式用药,其溶液可直接作用在鼻黏膜,能使局部的药物浓度增加,且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可对炎性因子的过度聚集进行有效抑制,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使鼻黏膜水肿减轻,进而发挥其抗炎作用[5-6]。此外,该药物能使黏膜上皮的屏障与血管内皮的屏障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加,使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化受抑制,减少炎症介质的分泌,有效控制局部的变态反应,进而起到治疗鼻炎的目的[7-8]。氯雷他定是一种长效非镇静性组胺拮抗剂,可选择性对外周受体拮抗,能有效阻碍肥大细胞不断释放组胺和白三烯,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有效缓解患者喷嚏、鼻痒等过敏症状[9-10]。此外,氯雷他定可抑制嗜酸粒细胞的炎性黏附因子的表达,减少炎性介质不断释放IL-4、IFN-γ,使机体的应激肠道的高敏状态减轻,进而发挥其抗过敏及抗炎等效果[11-12]。
综上所述,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