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途径与方法探索

2020-12-18 22:43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乐雅学校
亚太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课外传统过程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乐雅学校 罗 琼

班级管理所蕴含的内容广泛且深刻,教师需要能够对其进行有效把握,并将其正确地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这些都将成为教师进行管理的有效手段。传统文化的内容有好有坏,教师首先需要能够正确地摘取其中的优秀理念,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其次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优秀文化内容,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精神,从而吸收其中的精神力量。

一、环境的熏陶作用

环境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但很多教师认为环境并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所以并不会考虑构建良好的环境。对于这样的行为,教师需要进行反思,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很好地融入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去,透过环境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含义,在潜移默化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对优秀品质的学习和探究。良好的环境可以带动基础较弱、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当中,提高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这样对于整体的班级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影响,提高学生学习和吸收知识的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室内张贴一些教育家的人像以及他们的名人名言,或是悬挂“厚德载物”“勿以善小而不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传统经典名句,警示和劝诫学生,帮助学生去反思。这样的形式既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能给予学生指导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影响,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当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更好的学习,同时也让学生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名家,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教师需要注意内容的选择要科学、明确,与学生的学习要密切相关,能够给予学生精神上的积极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学习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经典导读

书本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书本上的有关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意义,在之后的学习过程当中逐渐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应在课上课下,对学生进行经典文化的教学,让他们能够借助书本直接接触相应的知识,从而有效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现在很多学校都有经典名著阅读活动,这样的形式能够有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系统地感知历史文化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对于不同的名著都能够有自己的感受。经典导读可以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名著进行更多的了解,并且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搭建起一个分享的平台,将自己阅读书籍的心得和感受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从而提高学生阅读书籍的效率。

例如,教师可自己寻找经典文献进行学习,之后整理经典的诗文,每天利用早读时间带领学生背诵,其中可以包括《弟子规》《三字经》《音律启蒙》等国学经典。另外,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诵读活动,通过诵读,学生可以加深对国学的理解,感受韵律美,明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真正形成优秀的品格。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语文课多次开展经典群文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将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学习和认识,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会有更强烈的阅读、背诵兴趣,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反思教学

对于班级管理,教师最常用的就是召开班会对学生进行集体教学,这样的方式使用方便,受众面广泛,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很多教师在班会上会集中对学生近期的行为和表现进行总结,形成一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集体反思大会。这样的方式无疑是正确有效的。通过这样的形式,我们能够意识到班会对于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能够有效地利用这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指导。另外,文化知识的传递也能够在班会上得到体现,教师可以通过班会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集体感知文化知识的内涵和精神所在。教师在进行反思教学的时候,也要听取学生对于教师的意见,尊重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提出的建议,然后进行针对性整改,从而让学生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实现高效教学。

例如教师在开班会的时候,对于近期班级学生学习过程中粗心大意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有的学生明明学习能力很强,在校表现优异,但是在一些考试中却因为粗心最终考试结果不理想。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弟子规》中的“谨”,即严谨、谨慎的处事态度。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了解“谨”的具体含义,同时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纠正和引导,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在更好地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提升学习能力,促进全面发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针对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要从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当中找到需要改进的东西,从而实现对于课堂教学的完善。

四、课外拓展

现阶段学习的优秀传统文化大部分都是课内的知识,这样会使得学生学习到的传统文化知识不够丰富和多元,单一的内容也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产生厌倦的情绪。所以教师应该在原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让学生能够自己选择喜欢的传统文化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并且在课外拓展阅读的过程当中,学生也可以对自己原有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更好的完善。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课外阅读传统文化书籍的心得和方法,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在课外拓展阅读中受益,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让学生能够在课内与课外的双重学习下丰富自身的知识,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在原有的传统文化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对现有的文化进行拓展,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并且教师也可以通过相同类型的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拓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予学生10—20分钟的自由学习时间,然后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外传统文化学习当中的心得和感受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当中的理解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将课外优秀传统文化和课内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逐渐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课外文化拓展,能让学生将课内与课外的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并更好地运用于之后的学习中,实现自身文化素质的提升。

五、课后复习

学生在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之后,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复习和整理,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传统文化。很多学生都忽视了课后的复习和整理过程,直接进入下一阶段的传统文化学习,这样会导致现在学习到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消化,在进行下一阶段学习后,学习效率达不到应有的标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向学生传递课后复习的学习理念,让学生能够在课后复习的过程当中逐渐掌握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行之后的学习。并且通过课后的复习也可以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基础较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学习效率比较低,通过复习可以让他们更全面地掌握学习到的知识,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此减少学生之间能力的差距,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让大部分学生得到更好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教学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传统文化知识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来,将每一个知识点分门别类。教师还要让学生在网络上重新复习已经学习到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整理,对比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检验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水平是否达标。教师每周都应检验学生的复习整理成果,抽取一到两名学生进行提问,从而保证学生在复习过程当中能够达到应有的质量。抽查学生的复习成果,也能够防止学生偷懒,真正激发学生在复习过程当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以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传统文化知识学习。

六、结语

传统文化教学在实质上就是对学生行为规范和意识上的积极指导,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出相应的指导。中华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历程,也是我们民族能够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指引,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让他们积极汲取其中的营养并促进自身发展。在传统文化的选择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学生可以接触到真正需要的知识,以此提高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并且在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还应该反思自身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猜你喜欢
课外传统过程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