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2020-12-18 22:43福建省福鼎市慈济小学周秋燕
亚太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荷花美育美的

福建省福鼎市慈济小学 周秋燕

一、深入研究教材,增强美育渗透

在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需要让学生掌握和运用我们的汉字和语言,还需要深入挖掘并研究教材中所蕴藏的美,使学生在学习陌生汉字的过程中,体验到祖国的语言美,感受到汉字的魅力。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渐渐提高审美能力,让学生的身心能够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的道德情操获得熏染,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念,并为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调查显示,目前我们使用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和市面上可以购买到的课外读物,其内容中有很多用词优美、语言特色鲜明的优秀文章,这些文章是渗透美育的良好素材。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等课文中,作者在对景观和景物进行描写时,利用文字将情景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在阅读时,好似脑海中出现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细细品读又觉得自己就像是身在这景观当中,能够听到小兴安岭中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看到西沙群岛海域内的各种生物,触碰到海滨小城的每一处风景一样。这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更加有效地去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并且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有耐心地对文字进行斟酌,让学生对文字的运用能力有所提升,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再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大禹治水》以及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司马光》等课文,这些文章都为记叙文,且以写人为主。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艺术形象将主人公的行为美、思想品质美、道德美都反映了出来。这时语文教师可在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阅读和分析文章主人公的形象时,抓住文章对主人公语言、肖像、动作以及心理活动和神态的描写。通过对此类文字描写的分析和探究,学生可以感受主人公的美好形象以及优秀的品质,从而为之触动,使思想品德受到感染,进而培养自身的审美素养。

二、引导学生观察,增强美育渗透

拥有审美能力的前提是需要能够感受到美。罗丹是法国一位著名的艺术大师,他曾认为我们每个人的眼睛并不是缺少美,而应当是缺少了发现美的能力。我国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只要我们动手去发掘,一定会发掘到晶莹剔透的宝石。由此可知,要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锻炼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最有效的途径便是让学生主动去观察探究,深入挖掘分析。由于我们生活的世界本就变化无穷、色彩斑斓,所以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取之不尽的美,都可以作为学生观察分析的对象。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双眼仔细地观察。对于一到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图像观察可以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教材中的插图则是最好的观察道具。所以,锻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或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文章内容中指定的景观图像等,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能使学生对图画中的美感受加深。

例如,在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荷花》的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资源网中下载几幅荷花图片,有成片荷花的图片,也有单朵荷花的图片。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的荷花图片,对荷花的形态特征有了更多的认识。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详细的观察,让学生讲述一下自己心目中哪朵荷花最美、理由是什么。学生在观察后,都找到了自己心仪的荷花,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学生喜欢完全打开的荷花,觉得这才能够真实地让他感受到植物的美;而有的学生喜欢半开的荷花,认为这种荷花给人的感觉很神秘,很期盼它开放以后的样子,而且有着独特的含蓄美;也有的学生喜欢含苞待放的荷花朵,他们认为这寓意着即将生长,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生命的力量。同时,学生的脑海中也浮现出一幅各式各样形态的荷花美景图,使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理解更加深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也加深了学生对美的感受。而要想在课堂上落实美育的渗透,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在完成审美教育后,向学生分享几句有关荷花及荷花品格的诗词语句,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由于学生在上一环节中通过观察感受到了荷花的独特美,所以对古人描写荷花的语句也会十分好奇。通过教师的解析,学生可以了解到荷花的品性与精神。同样,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做适当的知识拓展,以提高美育的渗透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梅花的图片,重复以上教学步骤,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梅花的美,并介绍梅花的品性与精神。

三、利用赏词品句,增强美育渗透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不论是古诗文学习还是现代文阅读,都能够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品味其中的句子,感受并体验文章中语言和情感形式中的不同的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所以难以独立完成文章以及短句的赏析,需要教师在一旁进行辅助引导,帮助学生去理解文章中的每一句话,让学生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来感悟诗句中所蕴含的美。另外,古诗文的学习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诗情画意的氛围,激发学生感知美的动力,促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静夜思》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播放影音视频,利用动画诗文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古诗文内容。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对诗文中的句子有了一定的理解,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和引导,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进而感受到作者李白的思乡之情,并对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展开联想,从而启发学生的美育思想。

再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鹿柴》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搜索与此诗相关的影音视频资料,并筛选出符合课堂教学节奏的影音视频。在课堂讲解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完成首次朗读,然后播放准备好的视频,通过视频讲解帮助学生完成诗词语句的理解。一般视频中还会有朗读示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视频中的语速及语气停顿,尝试跟读,并在课本上做标记。借助视频中的场景变化,学生能更好地感受诗词魅力,感受诗词中的美。该诗前后两句分别体现了山中的静与深,利用不可见和青苔表现山中的静与深,令诗意虚实相生。

古代诗词的美感是现代文所无法企及的,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师一定要合理把握诗词单元学习,抓住诗词的魅力所在,通过教学技术和语言的引导,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作者在每一句诗词中表现的情感,同时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古诗词的鉴赏中获得提升,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四、组织自由创作,增强美育渗透

在语文学习中,创作给人带来的快乐和美感是极其重要的,同时也是非同寻常的。它同一般的审美行为产生的美感相比,能够给人更加强烈更加深刻的体会。而且心理学认为,创作或创造可以引发主体去主动认识未知领域,让主体持续保持被激活的状态,从而使其求知欲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创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体验到美。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肥皂泡》的阅读学习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以课堂互动活动为主。首先,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给每组分发一小块肥皂、塑料小碗及吸管,依照课文中肥皂泡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制作。由于许多学生对此并不陌生,甚至还会在制作完成后创新玩法,将分发给小组的吸管制成螺旋或圆圈状,在空中吹出若干个肥皂泡。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作者描述制作过程的兴奋和喜悦,有一种设身处地的感觉,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拉近了学生同作者之间的距离。美育渗透成效也会因营造的轻松快乐的氛围而提高。另外,在制作和创作玩法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增强体验美,提高对文中描写肥皂泡的姿态、颜色的技巧的印象,不仅保障了课堂教学质量,更是落实了美育渗透的教学目标。

再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练习《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如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实验——莫比乌斯圈,即只有一个面的手环。学生通过手工实验,获得实验感受,感叹实验现象的奇妙之处,激发学生的分享热情。这时教师要求学生将此次实验心得进行练笔,并将实验中的心理活动描述出来。学生通过动手实验,配合着指定的写作任务进行文字创作。创作的过程不但让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有效的提升,还让学科之间融合在一起,整合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并且也让学生接受了有效的美育。由此可见,自由创作带给学生的价值,不单单是文字创作的乐趣,更多的是让学生在创作分享过程中体验到美的感受,使学生能够将美用文字表述出来,让学生在语文创作中更加投入,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五、结语

总之,新课改理念下,美育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用心来感受美、体会美、感悟美,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获得美的享受,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此外,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学生的美育中也不可缺少,教师可以以身示范,用自身的优秀信念、品德、生活态度去感染学生,以美育人。另外,在实际教学中,利用课外活动施行美育也能很好地推进对学生的美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猜你喜欢
荷花美育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