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规则意识

2020-12-18 22:43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小学陈国平
亚太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规则垃圾笔者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小学 陈国平

笔者发现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与高年级的学生相比,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不认真做作业、吃饭插队、上课随意乱动、不举手就回答问题、乱拿别人的东西等,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规则意识,不具备、也不愿意遵守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笔者认为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影响班级教学秩序,也不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成为笔者接下来详细阐述的话题。

一、教师引导,养成规则意识

学生不遵守规则的一个原因是他们不具备规则相关知识,没有行为准则的意识,自然会出现很多“出格”的行为,不仅不利于自身成长,还可能危害到他人的利益,让教师头痛不已,因此教师需要传授规则知识,规范学生言行举止,将自由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成长。为此,笔者将传授规则知识作为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第一步。

如在学习“安全地玩”这一课内容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对游戏的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安全问题的关心与责任感。为了顺利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笔者先是以一个视频引出了本课教学主题。视频播放的内容是大家在玩滑梯的时候没有自觉排队,你推我搡,导致有两名学生从滑梯上摔了下来,被送到了医院里。视频播放完毕后,笔者提出问题:“大家看完这段视频后有什么感想呢?谁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学生立即举手回答:“这样做很危险。”“太可怕了。”“为什么推别人呢?”……等到教室里安静下来,笔者说道:“确实如大家所说,这样玩确实太危险了,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大多数学生回答,“因为没有自觉排队”。笔者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讲解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让学生具备了自觉排队、注意安全的意识,顺利地进入了教学活动中。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用视频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并用问题一步步引导他们思考,增强了学生对规则的认同感,传授了学生遵守排队秩序的知识点,培养了学生的规则意识。

二、学生实践,践行规则意识

学生具备了有关规则的知识后,自身素养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笔者认为还远远不够,只有将理论知识落到实处,才能加深学生对规则的认识,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笔者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些适合学生实践的教学活动,旨在用实践践行规则意识,将规则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养成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

如在学习“班级生活有规则”这一课内容时,笔者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有关班规意见和建议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如下:(1)你喜欢现在的班集体吗?为什么?(2)你对班规有意见吗?请大胆说出你的意见。(3)你觉得班级有哪些方面亟待改进?(4)你能制订一份较为满意的班级管理方案吗?(5)你想或者你能为班级做出哪些贡献呢?

笔者在收集上来的调查数据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班级充满了热爱之情,同时也有一些不满之处,如班级值日制度要改善、希望推行班干部轮流制、想要修改强制穿校服的规则等。但回答“能为班级做出哪些贡献”这一问题时,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能力有限。对学生存在的错误观点,笔者进行了及时的纠正,说道:“大家作为班集体中的一员,不要因为自己不是班干部就不能为班级做贡献,其实遵守班级秩序、维护好班级荣誉、保护班级卫生就是我们为班级做出的最大贡献……”笔者的话语让学生陷入了深思,学生下决心今后一定要遵守班级秩序,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将规则意识落实到了实处,给学生践行规则提供了具体的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规则意识。

三、家长示范,纠正规则意识

除了教师,家长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影响最深,尤其是家庭氛围和家长的日常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发挥家长示范作用,让家长成为学生规则路上的指路明灯,成为笔者培育学生规则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当然,因为家长自身素养有高有低、教育手段有强有弱,笔者需要时不时地与家长进行沟通,提高他们对自身素养的要求,强化他们的教育手段,以期实现家校联合,发挥家庭教育力量的价值,纠正学生错误的规则意识。

如在学习“我们小点儿声”这一课内容时,尽管笔者教授学生“在公共场合要小声说话,避免影响他人”这一规则,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笔者只能主动联系家长,以期能发挥家长的示范引导作用,但情况没有太大的改善。原来很多家长自己都做不到,更不用说规范孩子的行为了。于是,笔者寻找机会召开了一次家长会,将录制好的学生的日常生活播放给家长看:只见学生在别人午休的时候故意叨扰他人;在图书馆也没有放低自己的音量;即便是在升旗仪式上也肆意交谈,没有尊重国旗,更不在乎教师的呵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引起了家长的共鸣与热议:“确实如此,我家孩子去图书馆的时候也是这样。”“某某去医院的时候故意大喊大闹,让我丢脸。”“这个问题存在很久了,我一直想要改正。”……等到教室里的声音安静下来后,笔者说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你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请大家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有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的习惯,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笔者的话语让家长陷入了回忆与反省。见此情景,笔者继续说道:“从现在开始,请大家规范自己的言行,纠正孩子错误的规则意识,好不好?”笔者的建议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这次班会活动后,学生的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善,不仅自己在公共场合放低了音量,还会阻止其他人大声说话,培养了规则意识。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发现凭借自己的力量远远不能胜任教学工作,于是联合家长力量纠正了学生错误的规则意识。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提升了家长的自我要求,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四、教学评价,深化规则意识

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既能给教师提供总结知识、点评学生的平台,又能凸显以生为本理念:及时发现学生的缺点,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及时称赞学生取得的进步,增加学生自信。由此可知教学评价的意义,受到了笔者的重视。而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这一教学目标中,教学评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如在学习完“我们不乱扔”这一课内容后,为了培养学生不乱扔东西的意识,笔者为学生讲述了自己曾经见过的一件事情:在一次春游活动中,有一些人故意把未吃完的食物、喝完的饮料、用过的塑料袋随手扔在地上。此时,笔者问道:“你会把垃圾扔在地上吗?如果你见到别人乱扔垃圾,你会怎么做?”学生听到笔者提出的问题,立即做出了回答:有些同学表示自己偶尔会乱扔垃圾,但只会扔在自己家里;有些学生表示会提醒别人带走自己的垃圾,自己也不会乱扔垃圾;还有的学生说道会当着别人的面捡起他们乱扔的垃圾,让他们内心感到愧疚,保证下次不再乱扔垃圾。笔者对学生的各种答案进行了详细的点评,教导学生不仅要保护公共环境,也要爱护自己的家庭环境,给自己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同时称赞了帮忙捡垃圾的学生并号召大家向其学习,深化了学生爱护环境的规则意识。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利用教学评价机制点评了学生的环保规则意识,让做得好的学生受到了表扬,也教育了做得不够好的学生,由此深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值得同仁学习借鉴。

五、创新活动,拓展规则意识

教学活动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新颖的、趣味的教学活动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为此创新教学手段、设计创新活动成为笔者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当然,因为活动形式比较新颖,故而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发其深度的思考,也有助于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懂得更多的规则知识,从而突破教材文本的局限,拓展规则意识。

如在学习“我是班级值日生”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引入了情境教学模式,即邀请几名学生配合笔者破坏干净的教室环境。这一行为既让其他同学感到困惑,也让大家十分不满,尤其是班上的值日生直接制止了大家的行为。见此情景,笔者不仅表扬了值日生的行为,还号召大家向其学习,遇到不好的事情要及时制止,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其他人的行为,继而在整个社会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风气。

再如在学习“我的环保小搭档”这一课内容时,笔者不仅提升了大家的环保意识,还带领学生来到郊区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即找到自己的环保小搭档,捡拾地上的垃圾,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在学生热火朝天捡垃圾的过程中,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除了捡起地上的垃圾能为环保事业做贡献外,我们还能做什么?”由此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两分钟后,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放置多个垃圾桶,避免大家找不到垃圾桶而随手扔垃圾;有的学生则认为应该实施惩罚制度,或交罚款,或者强制劳动,让大家不敢乱扔垃圾……学生的建议得到了笔者的肯定,因为大家不仅能捡拾垃圾保护环境,还能思考制止乱扔垃圾的具体措施,拓展了思维。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通过引进教学情境模式或者组织实践活动,创新了教法,活跃了课堂,也引发了学生的深思,拓展了规则意识。

六、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十分重要且积极探索培育途径,终有所获,以期能为教师同仁提供借鉴;同时笔者认为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与反复性的特点,需要教师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愿意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时间与精力,用自己的能力影响学生的一生。

猜你喜欢
规则垃圾笔者
垃圾去哪了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老师,别走……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倒垃圾
让规则不规则
倒垃圾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