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靖远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周军
一是建模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目标就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想要实现的预期效果和标准,教学目标准确地表达了教师和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但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数学建模思想有效融合其中,只是设立了简单的知识教学目标。比如在“线段图”讲解过程中,教师就只是制订了认识线段图、了解线段图的作用、绘画简单的线段图、会用线段图解决问题这样简单的知识目标,在实际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将线段图作为数学模型来考虑,而只是将线段图作为一个单一的知识点和解题的辅助工具进行教学。因此,很多教师尽管在客观实践上进行了建模教学,讲解了线段图这一数学模型,但从主观上并没有认识到应该将数学建模融合到教学目标中,并没有在教学目标设计中表达清楚学生在此次学习之后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以及怎样学习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模型。
二是建模教学方法的针对性较弱。教师在“线段图”这一知识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的都是讲授法和练习法,教师先通过讲授,让学生大概掌握线段图这一模型和建立模型的基本过程,再利用练习法帮助学生熟练、运用这一模型。讲授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能够利用讲授法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传递大量的知识,但讲授法同样也有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发展。练习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自身的知识从而形成自身技能和技巧的方式,学生能够在实际练习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三是教学环节的设计单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过程中都会出现一味地按照教材知识排列顺序,截取教材基础知识,再融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设计教学习题问题。学生在教师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只是提升了自身运用基础知识来解题的能力和技巧,教师并没有精选适合开展建模教学的内容,对学生的建模思想进行有效渗透。很多教师在建模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教学环境基本就是教学导入、新课教学、练习巩固、课堂小结这四个大部分,这些环节都是平常教学中的基本环节,不论教学什么样的知识,教师都可以设计这些教学环节来开展教学,因此这些单一的教学环节,通常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是明确数学建模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数学建模教学,要将其目标坚定地指向数学知识、思维等数学素养的提升方面。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阶段,学生已经开始接触抽象的、用符号来表示的数学模型,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这些符号模型,养成用符号来构建模型的习惯,深化对数学建模的认识。当然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不仅要理解、运用各种数学模型,还要拥有能够根据实际情境构建模型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有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因此教师只有进行科学安排,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提升学生的建模能力。那么教师在目标设计过程中就要注重创设一个新的三维目标,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所学的数学模型,了解建立模型的过程,并理解相关公式的算理。
二是科学选取建模教学方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这一阶段大多数的学生都已经进入形式运算的阶段,并且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就可以适时地采用小组“合作法为主,讲授教学法和练习教学法为辅”的教学方式,将小组合作法、讲授法和练习法进行有效结合,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这种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有所不同,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都能够充分表达自身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有效调整自身的观点,实现共同发展,确立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完整地体验数学建模过程,在探究、交流中掌握数学模型及其变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三是合理设计建模教学环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环节都是教学导入、新课教学、练习巩固、课堂小结这四个部分,这样的教学环节,并没有针对建模的特点来进行教学环节设计。那么教师要注重进行合理设计建模教学环节,要注重结合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合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讲解模型和运用模型的环节,同时在讲授不同的知识时,要注重对所设计的环节及时添加不同的元素。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认识到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要注重不断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式、设立合理的教学环境,不断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