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国莲 宋义胜 贾清河 王立辉 冯永顺 冯 森
山东省高唐县盛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与东阿县亿佰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实施的“黄河鲤鱼生态高效养殖试验”项目,经2018-2019两年的精心试验,取得了较好成绩;经组织现场验收,20.7亩试验塘,2018年亩产商品鱼1021.8公斤,其中黄河鲤鱼占总产量的81.1%,亩产值12610元,亩利润5044元;2019年亩产商品鱼1415.55公斤,其中黄河鲤鱼占总产量的71.6%,亩产值16061元,亩利润6424元,圆满完成了项目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为黄河鲤鱼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试验面积20亩,亩产商品鱼1000公斤,黄河鲤鱼占70%,亩利润4000元。
2.1 池塘及用水:两年均设三口试验塘,总面积20.7亩。2018年为盛和公司1-1号(6.7亩)、亿佰金公司基地2号(7亩)、3号(7亩);2019年为盛和公司1-3号(6.7亩)、亿佰金公司基地2号(7亩)、3号(7亩)。池底淤泥20-30厘米,水深2.0-2.5米。水源以黄河水为主,地下井水作补充,池水pH值7.3-8.2,微碱性。
2.2 机械设备:3千瓦、1.5千瓦叶轮增氧机(每口塘各一台);全自动投饵机(每口塘各一台);45千瓦柴油发电机组(每场配备一台)。
2.3 鱼种和饲料:黄河鲤鱼苗种来源于省级黄河鲤鱼良种场即东阿绣青水产合作社基地,其它搭配鱼种就近购买或自身培育解决。饲料由课题组提供专利配方,委托山东科瑞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黄河鲤鱼专用饲料”。
3.1 池塘准备:试验塘选定后,采用干塘法消毒,每亩用优质生石灰150公斤溶水化浆后进行全池泼洒,彻底有效杀灭野杂鱼虾、病菌等。
3.2 鱼种放养
3.2.1 放养规格:黄河鲤鱼尾重100-150克,其它鱼种100克/尾以上,但同种鱼的规格要尽量整齐,且体质健壮、无病伤。
3.2.2 放养品种:以黄河鲤鱼为主,配养鲢、鳙鱼及少量草鱼,以充分利用水体和塘内资源。
3.2.3 放养密度及数量:亩放1500-2300尾,黄河鲤鱼70-85%,鲢、鳙鱼占15-20%,鲢、鳙比例4-5:1。2018年共放鱼种33660尾,黄河鲤鱼占72.8%;2019年共放鱼种47508尾,黄河鲤鱼占82.4%。
3.2.4 放养时间:集中在3月中、下旬放养,5-7日内完成。
3.2.5 鱼种消毒:3月中、下旬水温偏低,鱼越冬后体质弱,易染病。故下塘前用3%的食盐水药浴消毒5分钟。
3.3 培肥水质
为补充前期池水营养,满足光合作用及鲢、鳙鱼需求,于每年5月10日前接种一次小球藻培肥水质,每亩用5亿菌株藻液20公斤。
3.4 投饵技术
3.4.1 投饵方法:采用全自动投饵机定时投喂。开始投喂时先用哨声发信号,人工小把将料撒入,使鱼形成条件反射反应,然后开启投饵机。整个过程为:发信号 少投、慢投集群上浮抢食 多投、快投部分吃饱少投、慢投结束投喂。
3.4.2 投饵数量:根据放养吃食鱼类的体重确定投饵量,一般按体重的3-5%掌握,实际操作时,主要根据现场鱼的吃食情况进行增减。2018年投饵总量为30950公斤,2019年投饵总量为51137.6公斤。
3.4.3 投饵次数:4、11月份每日中午一次;5、10月份每日2-3次;6-9月份每日4次。阴雨天气灵活掌握。
3.5 水质调节
3.5.1 换水:前期水位1米左右,以后逐渐加深,6月初加至最大水位。7、8、9月份每10-15天换水一次,每次约1/4-1/3。
3.5.2 泼洒生石灰:生产旺季每20天左右施用一次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亩用量15-20公斤,最高一次亩用量达35公斤,其作用是消毒灭菌、澄清水质、调节池水酸碱度。
3.5.3 安置增氧机:每年6月开始安置增氧机,每口塘配3千瓦和1.5千瓦增氧机各一台,遵照“三开两不开”原则正确使用。
3.6 鱼病防治:
3.6.1 结合清塘及鱼种放养,严格消毒,杀灭病原体。
3.6.2 5月中旬全池泼洒一次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类药物进行杀虫。
3.6.3 6-9月份,每15天在料台(食场)局部交替不同药物预防,局部用药浓度是全池均匀用药浓度的10倍。
3.6.4 早准备,早动手,一贯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狠抓预防;准确用药浓度及时间;保证对症下药,尽量多采取生物技术预防。
3.7 日常管理
3.7.1 巡塘观察:坚持“早、午、晚”三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7.2 池塘日记:每天测水温、透明度,15天左右测一次pH值,并将此与投饵、用药、出塘等情况记入池塘日记。
3.7.3 及时清除残饵、杂物,修补坍塌池埂。
3.7.4 进行定期抽查、检查,确定新的管理措施。
3.8 合理轮捕
进入7月份,开始进行轮捕,向黄河鲤鱼精品基地供应。
2018年12月16日和2019年12月28日经有关组织及人员现场验收,2018年共产鲜鱼21151.26公斤,亩产1021.8公斤,其中黄河鲤鱼占总产量的81.1%,商品率98.5%,亩产值12610元,亩利润5044元,投入产出比1:1.60,饵料系数1.8;2019年共产鲜鱼29303.96公斤,亩产1415.65公斤,其中黄河鲤鱼占总产量的71.6%,商品率86.5%,亩产值16061元,亩利润6424元,投入产出比1:1.40,饵料系数2.43。
5.1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现有池塘条件进行黄河鲤鱼生态高效养殖,从产量、效益上都是可观的,实现该目标的技术措施和方案是成功的。
5.2 主养黄河鲤鱼池塘,在搭配鲢、鳙鱼的基础上,选用优质黄河鲤鱼良种,并适当提高其放养比例,是高产高效的关键措施。2019年,我们将黄河鲤鱼的放养比例从2018年的77.8%提高到82.4%,结果产量提高了393.85公斤,亩收入增加了3451元。根据试验结果及本地区水产养殖现状特点,我们认为黄河鲤鱼鱼种的养殖密度控制在每亩1500-1800尾之间为宜,鱼种规格每尾100克-150克为宜。
5.3 试验塘利用生物增氧和加大机械增氧能力相结合的方法,可保证池中1679.4公斤/亩鱼的溶氧需求。
5.4 鱼种、电力及其它物资能保证所需的前提下,如果采取轮捕轮放的措施,按照本试验的技术方案,亩产量达到2000公斤以上是完全可能的。
5.5 传统养鱼以7、8、9三个月为生长旺季,但根据两年试验情况,5月鱼已开始大量摄食,6月进入生长旺季。我们认为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5、6两月池中载鱼量小,鱼的活动空间大;二是据本地气象资料记载,5、6月份日照百分率最高,光合作用强,溶氧充足。虽然5、6月份水温偏低,但通过适当降低水位可较好地克服这种不足,从而延长鱼类生长的黄金时间。从摄食情况看,7月中旬前鱼类生长快,投饵量呈直线上升,7月下旬后,由于天气时常恶化,池中载鱼量大、缺氧时间长等现象,造成鱼食欲减退,投饵量降低。所以,生产管理注重一个“早”字,5月中旬开始进入全面强化管理阶段;7月中旬以后根据鱼的生长情况,重点做好水质调节、增氧及轮捕各项工作,为鱼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通联:252800,山东省高唐县畜牧水产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