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饲料产业为例分析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020-12-18 18:02王凡非
中国饲料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饲料生态

王凡非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农村居民的外向型输出,我国农业经济迎来了规模化发展的新契机,加之农业科技化水平的稳步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值得注意的是,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未能与之同步(王修美,2020),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饲料产业的发展根植于现代农业经济,在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仅表现在饲料原材料的优质供给上,还表现在饲料产品安全上,这些因素都有助于我国生态农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1 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属性

1.1 环保价值 环境保护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环保价值的赋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生态农业强调,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注重提供绿色食品,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李平等,2017)。不同于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生态农业更加强调农业资源的整合利用,产品质量的绿色优质,生态环境的同步发展。具体到饲料企业中,就要求饲料产业从原材料种植、采购、加工、包装等环节都要遵循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从而推动生态农业经济的整体系统稳步发展。

1.2 社会价值 从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用看,农业经济走向生态发展模式,有助于推动农业相关产业链的整体生态转型,这种附加的社会价值是难以衡量的,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以饲料产业为例,鉴于饲料产业高度依赖种植业的发展现状,如果生态农业的发展能为饲料产业提供优质、安全、生态的玉米、大豆等原材料,那么饲料产业的产品势必也会走向生态附加值高的道路。也就是说,生态农业结构的迭代升级直接激发了饲料产业发展价值的转型,按照经济学需求供给的价值规律,饲料产业的这种转型既满足了市场的新型产品需求,又增加了安全可靠的饲料产品供给,反过来又将引导整个饲料产业的行业变革,从而形成生生不息的内生动力。

1.3 经济价值 根据经济人假设,市场经济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追求经济效益和经济价值是他们的本能。生态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的高投入、高成本、低回报,而是通过新型科技和现代管理手段赋能,提高农业的整体产出率,最大化发挥资源的作用和成本投入的最佳配置,从而为农产品附加经济价值。从饲料产业整体发展角度看,生态农业走出了一条扩大综合效益的市场发展之路,这既得益于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消费需求转型升级,又得益于消费群体和市场触角的广泛延展(王敬芳,2020),无论是市场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还是互联网技术突破了传统的营销空间,饲料产业都可以把基于生态农业发展生产的产品打造成一张亮丽的名片,进而通过品牌效应增加企业整体效益,为企业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创新优良安全产品,强化市场占有率提供庞大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为企业带来可持续性的经济价值。

2 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2.1 激活发展动能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发展迎来了迅速上涨的高峰期,但这一时期的农业发展模式粗放有余而精细化不足,农业发展存在一些可以继续调整优化的空间。生态农业自问世起就受到饲料产业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从理论意义上说,生态农业可以充分继承、放大饲料产业传统模式的优秀经验,规避其中的不协调之处,通过科技赋能创新饲料产业发展模式,丰富饲料产业发展内涵,进而为我国饲料产业带来思想创新、理论创新和成果创新,尤其是饲料产业成熟的生态经济模式为广大农业理论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理论创新源泉。从实际意义上讲,生态农业已取得长足的进步,许多饲料产业通过小规模试点实验进一步了解了生态农业的核心概念和主旨要义,扩展了生态农业的应用范畴,提升了生态农业应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文明水平,以丰富的实践成果表明生态文明的现实可操作性,为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激活生态农业发展动能提供了实践依据。事实上,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创新扩散(Stojanovic M,2019)有助于饲料产业和农村地区实现经济增收、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的平衡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基石的稳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扩宽增长纵深 生态农业的发展可进一步增加农业发展的产业纵深,通过多种渠道扩宽农业产业链,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增长点(姜亚杰,2019)。一是推动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农产品市场需求已经发生了剧烈变化,人们渐渐追求更加环保、绿色、安全、优质的农产品,生态农业正是基于这种市场导向应运而生,这种市场机制倒逼农业经济优化自身产品结构,转变经济管理方式,在最大化利用区域发展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行业标杆示范带动产业链结构的转型升级,打造出符合市场要求的农业价值增值新模式。二是带来丰厚的发展红利,生态农业的发展有助于循环经济的落地落实,以饲料产业为例,生物饲料可以最大化的开发现有资源,避免传统模式中的废弃物浪费,在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增加经济效益,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反过来有有助于缓解玉米等原材料供应紧张问题,同时规避了农业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生物饲料模式的创新发展既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又有助于生态保护,实现了农业经济发展效应的扩大化。三是催生可持续增长理念,生态农业着眼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生态农业的创新扩散可以树立这样一种导向,即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互为补充,这种可持续增长理念的树立有助于农业经济整体性的可持续发展,如生态饲料企业在全面履行禁止抗生素使用的基础上,还强调提高饲料产品中磷的利用率,避免牲畜粪便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这实际上也推动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

2.3 满足市场需求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基于市场导向而呈现出的一种市场反应,带有浓厚的市场化色彩,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按照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社会公众的市场需求同样呈现出金字塔式的特征,在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后,社会公众普遍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这是因为食品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饲料产业作为畜产品加工业的上游产业,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影响人们入口食品的质量,尤其是一系列知名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事件,如“瘦肉精”事件、毒奶制品事故等,使人们的食品安全神经为之一紧,给畜产品上游的饲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质量安全要求,2020年我国农业农村部要求饲料企业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生物饲料偏重于强调食品安全特性,赢得了畜产品加工业和消费市场的广泛赞誉,为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3 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饲料产业为例

3.1 政策设计不完善 尽管饲料产业在生态经济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饲料产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设计还存在一些不完善和不健全的地方,导致生态饲料产业长远发展目标不明确。从现有政策体系来看,饲料产业走生态发展道路的主要依据是历年的中央1 号文件和相关指导意见,但生态饲料并未纳入饲料行业强制规范中,生产资料发展的具体举措、行业标准、监管机制、执行方案都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细化政策,导致饲料产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缺乏相应的政策引领。

3.2 规模化程度低 受饲料产业整体市场环境、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饲料产业已呈现出规模化经营的趋势,但从目前来看,广大中小型饲料企业的运作依旧较为分散,规模化经营的覆盖率还不够高,饲料产业集约化经营的规模效应不能得到充分开发,饲料产业可持续发展循环系统未形成闭环。饲料产业过于分散,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饲料生产流程不够科学,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标准不一,饲料产业链难以形成合力,影响饲料产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3.3 成果转化率偏低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国在生物饲料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既得益于大专院校科研力量的倾斜,又得益于饲料产业的实践创新。但与此同时,生物饲料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的问题也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未建立技术共享机制,中小型饲料企业实力较为薄弱,独立开展生态饲料科研攻关能力不足,而大型饲料企业的科研成果又不能充分共享给他们,制约了生物饲料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导致中小型饲料企业由于发展生物饲料求告无门,为了维持自身的经营发展,只能依靠传统技术继续生产,使得饲料市场产品良莠不齐,畜产品加工业出于降低采购成本的取向,在现有市场供给范围内更倾向于采购价值较为低廉的产品,严重挤压了生物饲料产品的市场空间,影响饲料市场秩序的稳定。

4 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4.1 强化政策支持和行业自律 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经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检验,这就离不开政府的政策的支持和引领。一方面,加强生态农业理论研究工作,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支撑,国际上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我国完全可以在吸纳借鉴的基础上“洋为中用”。与此同时,政府要真正把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落到实处,首先要设立专项科研资金,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巨头在中国化进程中有所建树,如饲料产业就可以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合作,及时追踪把握国内外生态饲料发展的最新动向。另一方面,加快完善生态农业政策保障机制,在致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尽快为生态农业提供较为完备的政策支持(黄艳娥,2020),以饲料产业为例,政府应给予生物饲料企业更多的支持,这种支持既表现在生物饲料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技术支持和税收优惠上,还表现在生物饲料行业标准的建立上,这就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强化监管职能,维护饲料市场的总体秩序。

4.2 树立食品安全的发展导向 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与市场需求相契合,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市场竞争力。生态农业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绿色无公害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的当下,生态农业应从全流程管控的角度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饲料产业生态经济的发展同样不能脱离这个趋势,饲料产业要积极应用最新的科研技术成果(杨晶,2020),同时要认真落实国家饲料生产标准,坚决禁止抗生素在饲料产业中的使用,积极研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如生物活性多肽等无毒无害添加剂的研发,从而赢得饲料市场的信任。此外,饲料产业食品安全不是某个企业能单独完成的,必须摆脱分散化经营的桎梏,通过产业链的协同合作打造食品安全保障联盟,建立以饲料产业龙头企业为领头羊,上下游企业为支柱的合作模式,使饲料产业链上下游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共同体,进而达到产业链整体的价值增值,推动饲料产业的稳健发展。

4.3 激发技术赋能的支撑力量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赋能,实践早已证明,技术是推动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战略驱动力之一,甚至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饲料产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探索出了一些较为可行的技术赋能路径,如微生物发酵技术,它有助于避免饲料产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王云华,2019),还有利于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发酵方案打造与众不同的饲料品牌,从而推动饲料产品的多元化。生物饲料产业应着重通过技术赋能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降低饲料产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是我国生物饲料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除此之外,政府要积极引导科研机构和饲料产业建立技术共享机制,积极推动生物饲料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这样既有助于为科研机构提供研发资金,激发科研人员致力于创新的原始热情,又能推动饲料产业链技术标准的迭代升级,并通过饲料产业的优胜劣汰实现行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大势。实践证明,生态农业能通过科研成果的技术赋能打开新的发展空间,具有较强的现实可操作性,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饲料产业走生物饲料的新型发展之路,深深契合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必将推动饲料产业整体的迭代更新,能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贡献行业力量,转变传统饲料产业污染环境的不良发展模式,提升饲料产业的经济附加值和技术附加值,最终有助于饲料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饲料生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粤海饲料
“生态养生”娱晚年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毕节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