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探讨

2020-12-18 15:27:30曾仁甫
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8期
关键词:铜梁鱼池尾水

○曾仁甫

当前水产养殖业如何开展绿色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水产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的问题,2019年前我区开展水产绿色发展,现把我们的做法做一介绍,供广大同仁一起探讨。

一、开展绿色养殖生产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1、编制规划科学确定“三区”。2018年,根据《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开展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修订)工作的通知》,公开招聘西南大学对《铜梁县渔业水域滩涂规划(2011-2020)》进行修订,经区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审定并发布了《重庆市铜梁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9-2030)》,划定了水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铜府办发[2018]21号文件印发《铜梁区水产养殖功能区划分方案》,要求各镇街及相关部门严格执行水产三区规定,实行分区管理。

2、有序推进禁养区的退养。我区在2015年开展了拆除江河、水库等水体的所有网箱养殖,全区所有江河、水库的网箱全部拆除。本次划定的禁养区内涉及需要关停转产的养殖户79户、专用鱼池852.2亩,到2019年12月底已关停转产等养殖户65户面积528亩。关停转产经验收合格的,按300元/亩·年标准给予连续3年补助;耕作层被破坏复耕经验收合格的,按3000元/亩给予一次性复耕补助。

3、大力推广绿色养殖技术。推广池塘“80:20”技术、池塘“一改五化”技术面积3万亩左右,池塘鱼-菜(稻、浮萍、水葫芦等)技术面积3000多亩,建成池塘工程循环养殖基地12个,建成养殖槽59口,面积6500m2。开展水库生态养殖,全区109座水库,全部实行生态养殖,即只投鱼种、不投饲料、肥料、渔药。创建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5个,面积2640亩。如庆隆镇远江水产养殖场通过建设池塘工程化养殖系统、实施池塘鱼-稻生态循环模式、池塘底排污系统交换水体、将收集的鱼粪等沉积物沼气化利用等举措发展绿色循环渔业,基本实现了生态与生产兼顾、环境保护与渔业发展有机结合的目标,60亩水面年产40多吨商品鱼、鱼种5吨、水稻1.3吨,年收入达到45万元。

4、始终突出水产品质量安全。坚持定期不定期到各水产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大户进行水产投入品的检查,2019年检查500多人次,严把质量安全关,严防质量安全事故,每年水产品(苗种)经过农业农村部、市水产总站及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抽检,合格率都是100%。

5、开展水产养殖污染防治专项行动。2018年2月,区环境保护局区农业委员会区水务局联合印发《铜梁区全面禁止肥水养殖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铜环函[2018]37号),同年12月,区府办印发《铜梁区肥水养殖整治工作方案》(铜府办[2018]168号),对全区范围内疑似水质超标水库34座2147亩,涪江、琼江、小安溪等10条主要河流沿岸100米范围内疑似水质超标山坪塘77口598亩、专用鱼池418口2489亩,其余范围内实行高密度精养模式的养殖场114户9662亩开展水质达标治理。并设置“禁止向水体投放化肥、粪便、动物尸体(肢体、内脏)、动物源性饲料等污染水体的方式和鱼鸭混养模式”举报牌929块,取缔鱼鸭混养模式22户724亩,收回水库承包权61座,收回山坪塘承包权4782口,签订水质达标整治协议1581户,查处水产养殖污染案件2起,罚款12000元。对纳入治理的山坪塘、专用鱼池,在规定期限内水质整治达标的,按1000元/亩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

6、加强渔业许可管理。开展养殖水域滩涂、鱼苗鱼种生产管理,截止2019年9月27日,全区共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养殖水域滩涂证》397本、核定养殖面积19770亩,核发《重庆市鱼苗鱼种生产许可证5本。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是养殖水体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各镇街水质快速检测专用鱼池水质多数在Ⅴ类以上。二是节约了水资源50%以上;三是节约了渔药用量80%以上;四是用电量节约30%以上;五是养殖尾水基本能达标排放;六是水产品品质得到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主要问题

1、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设施设备缺乏。我区现有的水产养殖场或者专用鱼池基本上没有建设专门的养殖尾水处理设施设备,都是直排,历史欠账太多。现在不允许直排,要求建设尾水处理系统,存在落实建设场地、解决建设资金、确定工艺及标准等困难。

2、养殖水体达到地表水Ⅳ类难度大。水产养殖鱼类粪便、饲料残余悬浮在水中或者沉淀于淤泥中,不易收集,且水体大水量多处理难度也不小,因此要求达到地表水Ⅳ类难度大。

(二)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对水产养殖循环化改造给予补助。

2、严格执行《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明确规定:批准划定的单一渔业水域按《渔业水质标准》进行管理。因此,不能将渔业水质标准中没有的COD、NH3-N、TP作为判断养殖水质是否达标的依据,建议上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该统一明确。

3、渔业主管部门广泛宣传渔业绿色发展政策及技术,水产养殖业主自觉执行池塘尾水排放标准,生态环境局加大对池塘尾水排放不达标的执法力度。

(通联:402560,重庆市铜梁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铜梁鱼池尾水
设计鱼池图
设计鱼池图
铜梁:美丽乡村扮靓龙乡大地
当代党员(2022年9期)2022-05-20 16:24:34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48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 00:50:42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六项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水环境影响及对策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04
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设计
供水技术(2020年6期)2020-03-17 08:18:38
对标对表 务实重行 扎扎实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铜梁大地上
鱼池这样挖 养鱼能高产
今日农业(2018年10期)2018-01-16 00: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