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荣
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市、安康市位于秦岭以南,河流众多、稻田广布,渔业资源丰富。泥鳅作为一种常规的小型鱼类分布较为广泛,陕南地区具有开展泥鳅养殖的优良水源环境条件。
稻田生态养殖可实现“一地多用、一举多得、一举多收”,实现稻鱼共生,具有生态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选择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日照充足、温暖通风和田埂坚实不漏水,能保持一定水位的稻田。土质要求微酸性、黏土、腐殖质丰富为好。田块大小一般以1-3亩为宜。
放养前应根据需要加高、加固田埂,一般埂高50cm,宽30cm。田埂高出水面30cm以上,且斜面一般要求相对陡峭,堤埂夯实。稻田要开挖围沟和田间沟,围沟一般宽2-3m,深50cm-70cm,田间沟宽1-1.5m,深30cm,沟的面积占整个稻田面积的10%以内。同时,预留2m以上的机耕道,便于机械耕作。田埂内壁衬一层聚乙烯网片或尼龙薄膜,底部埋入土中20-30cm,上端可覆盖在埂面上。要配套防逃、防敌害设施,稻田进、排水口采用密目铁丝网或尼龙网做成拦栅,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及泥鳅逃逸。稻田四周用高约50cm的尼龙网围成侧网,下端埋入地下30cm,防止蛇、鼠等敌害生物进入。鸟害严重区域还应架设天网,可用热镀锌钢管在田埂上打桩,桩高出地面2.5m。在钢管顶端用钢丝把钢管全部拉挺,四周做好扳线,然后盖上天网,防止白鹭、夜鹭等天敌侵害。
品种选择 水稻品种应选生育期较长、耐肥力强、叶片直立、茎秆坚硬粗壮、耐深水、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强的紧穗型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泥鳅品种以选择生长速度适中、品质优良、抗逆性强,能适应多种养法的品种为宜,如台湾泥鳅。
放养时间、规格和密度 一季养殖一般在插秧后7-8天放养,并根据养殖水体大小、是否投饵等条件决定投放量。每亩稻田即667m2左右水面投放寸片1-3万尾左右。投放的时间尽量要选择无风晴天的上午,避免大风、雨天或夜间入池。泥鳅苗种到达目的地后,在入池前应先将氧气袋浸泡在鱼池中,待池内水温与袋内的大体一致,不能超过2℃温差,方可放苗。放苗时往氧气袋内加一半稻田水,让稻田水与袋内的水逐渐混合,再将鱼苗连水一起缓缓倒入稻田中,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袋内气压,袋口没入水中,再缓缓把鳅苗倒入稻田内。寸片放养前,最好要用3%-4%食盐水或20-30mg/L的高锰酸钾浸泡10分钟。
水稻管理 水稻坚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每亩施有机肥约300-400kg,肥料不撒在沟内。严禁施碳铵、磷铵等刺激性强的化肥,避免伤害泥鳅,田间水层始终不能低于沟面。高温季节,适当灌水调水温。若水质较差,选用水质改良剂和微生物制剂改水。稻鳅共生下的种养过程中为保证泥鳅的生长,基本不使用化肥和化学杀虫剂,而是使用有机肥和低毒性生物杀虫剂,如氯虫本甲酰胺、苯甲·丙环唑和烯啶·吡蚜酮等。喷药时保持深水,禁用毒杀酚、五氯酚钠、呋喃丹及菊酯类等药物,保持水中溶氧在5mg/L以上,pH7-8.5透明度30cm-40cm,并根据情况适度调节。
科学喂养 一是要根据泥鳅的规格和摄食特点,科学合理投饵,严格按照“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投饵;二是根据泥鳅的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及时调整。三是根据季节天气及水质变化和泥鳅的活动情况合理调整投饵量,确保“匀、足、好”。
建立巡查制度 一般将投喂量控制在投饵后泥鳅能在2-3小时将饲料吃完为宜。投饵量以泥鳅体重的3%-8%以内,分2-3次投放。每天至少投放1次。
做好鳅病预防 全面推行“健康生态养殖”技术,把病害控制和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用药或不用药。
同时,要做好日常记录、日志,以备总结规律。
稻田稻种宜选用抗病、防虫品种,减少农药使用量。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选用抗性品种,实施健康栽培,选择合理插口,轮作倒茬。防治水稻病虫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主要品种有扑风灵、稻瘟灵、叶枯灵、多菌灵等。水稻用药前先疏通鱼沟、鱼函(鱼溜)等,加深稻田水至10cm以上,粉剂趁早晨稻禾有露水时用喷雾器喷,水剂宜在晴天露水干后喷雾器喷,尽量把药剂喷在稻禾上。施药时间宜在阴天或下午5时后。
鱼病防治宜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一般情况下若密度较小,病害较少。
防敌害生物,及时清除水蛇、水老鼠等,驱赶鸟类,若有条件放置防鸟网和诱虫灯效果更好。
在泥鳅生长季节要加强投喂,否则严重影响泥鳅出塘规格及产量。
养殖期间尽量多换水,保证水质清新。
做好进排水设施构建,提高防洪抗旱能力。
稻田养殖适宜规模化发展,集中连片能充分发挥综合效益,规模较少管理成本较高效益相对较差。
泥鳅养殖要加固加高田埂,防逃网下沿要挖深埋实,防止逃逸。
应根据自身条件和计划产量,科学设计养殖鱼沟(鱼函),同时根据管理能力水平,适度规模经营。
(1)捕捞时间
稻田将熟或割稻前,当泥鳅长到商品鳅规格时;放水捕鱼冬闲田和低洼田可以延长养殖到第二年插秧前。
(2)捕捞方式
捕捞前应疏通鱼沟鱼溜,缓慢放水,使泥鳅集中于鱼沟鱼溜中,并在出口处定置地笼等密眼网具捕捞或将稻田水加深10cm以上,将地笼放入鱼沟中捕出,并迅速转入清水网箱中暂养,分类出售。
(3)根据市场行情自行选择捕捞时间并自行销售。
洋县福洋源养殖公司2011年开始从事泥鳅养殖试验,是陕西省内最早从事泥鳅养殖的企业。2016年人工繁育台湾大泥鳅成功,并成功地将泥鳅稻田养殖技术推广到全省14个县市(区)。2018年开展稻田泥鳅养殖示范田6个、18亩,苗种自繁自养品种为台湾大泥鳅,总收入情况如下:2019年度建成6口面积18亩稻田,投放泥鳅苗54万尾(规格3-4cm/尾),即3万尾/亩;稻种、饲料、人工等支出5.58万元。2019年9-10月陆续出塘泥鳅6213kg,收获黑谷1.51万斤。收入以泥鳅5.15元/kg计,合计127987.8元;稻谷1元/kg计,合计3.02万元。总计收入合计158187.7元。
总支出为:稻种1800元,鳅种5.0万元,防鸟网及网具折旧2700元,租费1.8万元,饲料4.23万元,人工(包括稻谷插播、收割、日常管理、泥鳅捕捞等)12535.8元。总计支出127335.8元。
总利润:30825元,亩均纯利润1714元,亩均产值:8788.21;其中亩均产泥鳅345.2kg,稻谷(黑谷)419.5kg,泥鳅产值7110.43元,稻谷产值1677.78元。
近两年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已经列为我省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推广项目之一。
(通联:723300,陕西省洋县水产工作站手机:13772828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