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敦煌市农民职业培训“3543”培育模式

2020-12-18 09:43姜生林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20期
关键词:敦煌市培育农民

姜生林

(甘肃省敦煌市农业广播机械化学校,甘肃敦煌736200)

以何种方式培育农民,使之成为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这是基层培训机构面临的重大课题。敦煌市农广校是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前言阵地。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3543”培育模式。“3”即三围绕,就是围绕产业开展培育、围绕标准开展认定、围绕政策开展帮扶;“5”即五精选,就是精选培育对象、精选培训教师、精选培训教材、精选培训时间、精选实训基地;“4”即四结合,就是固定课堂、田间课堂、流动课堂、空中课堂有机结合;“3”即三注重,就是注重培育宣传、注重教学管理、注重档案整理。实现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队伍。

1 模式背景

敦煌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总面积3.12万km2,其中绿洲面积1 400 km2,辖 9个镇,人口2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万人,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形成了特色林果、优质瓜菜、种草养畜3大支柱产业。目前敦煌市农业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民职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但总体来看,目前敦煌市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规模不大、结构不优、素质不高,难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只有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作为关系长远、关系根本的大事来抓,才能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

2014—2019年敦煌先后被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省级、国家级示范县。项目实施以来,敦煌市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 205人,其中:生产经营性1 274人,专业技能型397人,专业服务性534人,着力构建以市农广校为主体,以市农技中心、市畜牧兽医局等服务机构为依托,以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地的“一主多元”的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2 主要做法

2.1 三围绕

一是围绕产业开展培育。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敦煌市产业发展需求,选择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优质蔬菜、特色林果、种草养畜3大优势产业为重点培育范围,确定培育专业,实行线上线下融合培育。二是围绕标准开展认定。依据敦煌市认定管理办法,严格按照认定条件、标准,通过“发布公告、个人申请、村组推荐、乡(镇)审核、市级认定”的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培育对象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建立认定学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围绕政策开展帮扶。依据激励扶持政策,按照“一免、四优先”(全程免费培训、优先提供技术服务、优先申报承担涉农项目、优先享受政府农业补贴、优先信贷支持)要求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政策激励扶持。

2.2 五精选

一是精选培育对象。根据培养目标、遴选标准,分产业、分类型遴选培训对象,围绕产业发展实际优先遴选培训意愿强烈的农民。以乡(镇)为单元,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调查摸底,摸清不同对象对内容、模式、手段的需求,力争培训对象精准化。二是精选培训教师。坚持“培训突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原则,聘请具有一定资质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培训教师,建立了培育师资库,根据培训的不同产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承担相应培训任务;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邀请省内外技术专家授课,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培训质量。三是精选培训内容。以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为重点培育对象,按照培育规范需求,量身定制培训内容,突出个人素养、职业精神、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并重。四是精选培训时间。采取“农学结合、送教下乡”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培训模式,根据农时季节安排课程,模块式教学,分段式学习,农闲季节以专业理论教学为主,农忙季节以生产实践教学为主,有效地避开生产与教学、农忙与教学的矛盾,做到了理论讲座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五是精选实训基地。立足特色产业优势,突出功能定位和示范引领,精选建立了莫高镇高效节水产业园、郭家堡镇红枣文化主题公园、转渠口镇创意农业示范园等6个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和5所农民田间学校,基本满足了多层次、多形式、经常性教育培训的需求。

2.3 四结合

结合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实行“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培训,按照不少于一个产业周期,结合农时季节,将“固定课堂”“田间课堂”“空中课堂”“流动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满足学员个体差异、产业需求和培育要求,重点突出田间实践教学和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做到“学有样板、看有现场、训有基地”。一是利用“固定课堂”进行集中理论培训,邀请专家教授采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简单易学,不断提高学员综合理论素养。二是建立“田间课堂”,推行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围绕关键技术因人施教,面对面讲、手把手教,做到“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学员的参与性、互动性。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组织专家以“空中课堂”形式开展在线教学,推广应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和“云上智农”App,随时随地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四是通过“流动课堂”对职业农民进行帮扶指导和后续跟踪服务。建立多部门参与协作机制,把跟踪服务作为培训关键措施常抓不懈,组织学员外出参观学习,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实地走访、电话回访、微信群交流、发送短信”等形式,为学员提供政策、技术、信息服务,实行精准指导,实现了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

2.4 三注重

一是注重培育宣传。采取“电话咨询、入户走访、印发明白纸”等形式开展宣传,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QQ群、微信群、市镇村技术人员管理群等,广泛宣传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内容,编印了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手册,在敦煌文化旅游报开设了职业农民培育专栏,设计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相册、宣传纸杯、围裙、抽纸和资料袋,与电视台协作开办了《新时代新农民新风采》栏目,开展培育典型的总结宣传,从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培训氛围。二是注重教学管理。认真落实了公示制度、信息报送制度、检查验收制度,健全完善了教师管理、学员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班级管理,建立指导员制度,做到一班一案;组织学员全流程、全课时参加培训,做到学员、时间、地点、内容、课时、师资“六落实”。三是注重档案整理。固定专人负责档案资料管理,设立专门档案室和档案柜,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收集整理培训方案、教学计划、考试试卷、考试成绩、管理制度等内容,注意收集教学讲义、学员学习资料、照片、典型材料等资料,建立了真实完整、建档规范、装订结实、直觉美观的职业农民培育档案资料。形成了“三个一”,即一套规范的纸质档案,一套完整的培育管理系统数据库,一本内容丰富的影像资料。

3 模式特点

“3543”培育模式是以政策扶持为引力、以发展产业为纽带、以教育培训为平台、以认定管理为手段,推动职业农民培育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融合发展,提高职业农民培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创新点是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骨干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培育基地,推行围绕产业周期分段式、交替式培育,注重使用互动教学方式,增强培训吸引力;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培训,逐步实现“线上培训、线下集中、实训参观”相融合,线上交流咨询、管理服务和培训考核一体化,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新动能。

4 取得成效

4.1 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热情

通过系统培训,使参训农民经营管理水平、专业服务技能得到全面提升,创业热情、创业能力进一步增强,为今后从事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以及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智力支持。

4.2 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

通过集中理论讲授、现场实训、参观考察,使参训农民创新了理念,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为提升特色产业优势、加快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3 创新了教育培训方式

实行分类型、分产业、分岗位、分工种、分阶段、参与式、重实训、强服务的培训方式,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系统培训与跟踪服务相结合、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农民参训的积极性。

4.4 涌现了一批致富带头人

经过多年的培训培育,涌现出一大批示范典型,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猜你喜欢
敦煌市培育农民
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敦煌市葡萄产业链利润分配研究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甘肃敦煌市新泉北钒多金属矿床概略经济评价
饸饹面“贷”富农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浅析智慧旅游建设中的媒介化发展策略——以敦煌市为例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