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个诺贝尔奖”的日本

2020-12-18 06:42文佚
初中生世界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村诺贝尔奖匠人

文佚 名

2001年,日本出台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明确提出“50年要拿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之后,从2001年到2018年,日本平均一年拿下一个诺贝尔奖,计划进行时间尚未过半,已经完成了超出目标二分之一的数量。

得诺贝尔奖的,都有点“不正常”

斩获诺贝尔奖不易,每位得主都有自己的个性。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尤其有着许多“不正常”的经历。

2008年,日本的下村修因为阴差阳错发现“绿色荧光蛋白”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他说:“我做研究不是为了应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为什么会发光。”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从小就被别人叫“笨小孩”。毕业之后,中村修二进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工作。他在公司里经常被同事嘲笑是“吃白饭”的。满腔的怒气促使他开始疯狂地努力,挑战一项看似无法达成的任务:开发高亮度蓝色的LED。当所有人都觉得中村修二不行时,他只是回答“可以的”。

比起许多国家的诺贝尔奖得主华丽的履历,日本的研究者们看似更加接地气,来自五花八门的领域。不那么完美的经历,更让人看到,日本这个国家在科研领域注入的国民性。

最实际的“神秘力量”

21世纪诺贝尔奖的“井喷”,或许是日本几十年前的付出换来的成果。20世纪60年代,日本将国民收入的2%用于科学研究,1971年又将比例提到3%,明显高于美、德、法等国。在科研经费充足的保障下,日本的科研环境也更自由。科研申报课题采用课题注册制,不用经过层层审批。更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教育改革也打造了扎实的知识基础,促进探索思维的养成。多位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身上都有亲近自然、观察自然的经历。

总体来说,充足的经费保障、民主的科研环境、开放的教育模式对日本“井喷式”获得诺贝尔奖功不可没。

极致到矛盾的匠人精神

日本文化中,有一种勇于创新、极致认真、脚踏实地、耐得住寂寞,确定一个目标就执行到底的匠人精神。

日本文化中,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矛盾。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深刻地阐述了日本文化中的这种现象:“日本人极度好战又极度温和,极度死板又极度灵活,极度保守而又极度喜欢新事物……”

这种矛盾性,也体现在高度重复的匠人精神与创新之间的矛盾中:正是匠人精神中矢志不渝的专注力量,才为创新发现时的灵光乍现提供了可能。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之间的运筹帷幄,也演绎着日本文化中的“菊与刀”。

“50年要拿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看似急功近利,但同时,日本人特有的踏实已为此做好了准备,并源源不断地提供力量。

猜你喜欢
中村诺贝尔奖匠人
诺贝尔奖知多少
流动的壁画 匠人的传承
青年匠人
提高初三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效率之我见
汽车匠人
诺贝尔奖的由来
“神级”匠人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只要“怀才”,就不会“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