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娜,侯攻科,张小花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甘肃天水741000)
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erichsonii)属膜翅目叶蜂科,主要以幼虫取食落叶松针叶进行危害,虫口密度大时,整片落叶松林分针叶会被啃食光尽,特别对6年生以下幼树的危害较大,轻则造成落叶松树体生长速度缓慢,重则导致落叶松幼树新梢弯曲枯死,树冠变形,难以成林郁闭,最终整株死亡。目前天水市秦州区落叶松人工林面积已达到0.91万hm2,而且大部分区域已郁闭成林,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但是近几年新发生落叶松叶蜂虫害,在秦州区16个乡(镇)落叶松栽植区域均有分布,严重发生区域娘娘坝镇、齐寿镇,落叶松叶蜂已经对落叶松的正常生长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就天水市秦州区落叶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与科学防治技术进行探讨,旨在指导营林单位和林农能够有效防控该虫害,确保当地造林绿化成果的安全。
2.1.1 成虫 雌成虫体长8.5~10.0 mm,翅展15~18.5 mm,体肤黑色且有光泽,头部黑色,触角长有短毛,颜色褐色,下唇黑色,上唇浅黄色,前胸黄褐色,中胸和后胸均黑色。双翅呈黄色、透明,翅痣黑色。腹部2~5节及6节背板前缘橘黄色,1、6节和7~9节背板大部分呈黑色,2~7节腹板为橘黄色。足浅黄色,但前足、中足、后足基节、胫节顶部、腿节顶部及跗节均黑色。爪褐色,内齿小,不与外齿平行。尾须和锯鞘约等长,锯鞘黑褐色有长毛。雄成虫比雌成虫体稍小,雄成虫体长7.5~8.5 mm,翅展14~17 mm,腹部3~6节缩狭,足的基节、中足胫节、后足腿节及跗节黑色,其余特征与雌成虫相同。
2.1.2 卵 梭形,长1.3 mm、宽0.4 mm。初产时为黄白色,逐渐变黄色,孵化前黄绿色。
2.1.3 幼虫1龄幼虫体长为2.4~3.1 mm,老熟幼虫体长为15~20 mm,幼虫体色呈黑褐色,头黑色发亮,整个胸部和腹部背面均为墨绿色,腹部下面为灰色。前足、中足、后足均为黑褐色。
2.1.4 蛹 体长为9~10 mm,初为乳白色,后期逐渐转变为黑褐色,羽化前变为棕黑色。茧长椭圆形,长11~13 mm、宽5 mm,棕棕色,茧壳坚韧,角质。
落叶松叶蜂现为秦州区林业有害生物主要测报对象,在秦州区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结茧于落叶层下越冬,翌年春季4月中旬,越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4月下旬进入化蛹盛期,蛹期16~40 d左右。落叶松叶蜂成虫羽化高峰期在5月上旬,羽化后3~4 h即进行产卵,卵产在当年生嫩梢表皮层下,蛹期10~20 d,5月中旬落叶松叶蜂卵开始孵化,下旬进入孵化高峰期,幼虫生长期18~25 d左右,共5龄。进入6月上旬,落叶松叶蜂幼虫老熟后即进入落地结茧阶段,中旬则大量落入落叶松树下落叶层内结茧越冬。
根据多次调查发现,秦州区落叶松叶蜂在落叶松林区中的分布,林缘区虫口密度高于林区内,阳坡虫口密度高于阴坡,人工纯林虫口密度高于混交林。1~3龄期落叶松叶蜂幼虫喜欢群集在一起取食为害落叶松幼嫩针叶,随着虫龄的增长,到4~5龄期的落叶松叶蜂幼虫取食范围会扩大,不再群集在一起,则分散取食为害落叶松针叶,此时幼虫具有假死性。进入6月上旬,落叶松叶蜂老熟幼虫开始落地,在落叶松树下落叶层内结茧越冬。虫茧长椭圆形,长11~13 mm、宽5 mm,外观色泽呈棕黑色,茧壳坚韧,角质。越冬后翌年春季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上旬进入羽化高峰期,羽化成虫3~4 h后即进行产卵,虫卵主要产于落叶松当年生新梢顶部,卵产在刻槽中,卵粒单产,每枝梢中卵量在10~60粒左右,产卵后落叶松新梢弯曲萎蔫,直至枯死。1~3龄幼虫群集危害,对落叶松针叶的危害相对较轻,4~5龄期幼虫取食量增加,危害相对较重。
从营林技术措施着手,避免造纯林,科学开展针阔混交造林,并选用抗虫树种造林,日本落叶松对落叶松叶蜂的抗性大于华北落叶松和朝鲜落叶松。混交树种选用与落叶松生长速度基本一致的杨树等进行块状方式混交,以增强落叶松林分对落叶松叶蜂等常见病虫害的抵制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6月中旬在落叶松叶蜂进入落地结茧盛期时,积极采用物理措施进行防治,即对落叶松林分地面落叶进行浅刨,刨出落叶松叶蜂虫茧外露于地面,利用鸟类等天敌和入冬后的低温天气消灭落叶松叶蜂,降低翌年虫口密度。
保护利用好落叶松叶蜂的自然天敌物种,如七星瓢虫、寄生蝇、赤眼蜂、鸟类等,利用落叶松叶蜂的天敌控制落叶松叶蜂的生长,减轻落叶松叶蜂对落叶松林分的危害。
若落叶松叶蜂虫口密度大,为害严重时,可在落叶松叶蜂1~3龄幼虫期,选用高效低毒、对人畜无害、环保无公害的农药进行适时防治。若防治区域林分郁闭度高于0.6,可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采用苦参碱杀虫烟剂防治;对于防治区域林分郁闭度不高的林分,可采用25.0%溴氰菊酯乳油500~1 000倍液或5%阿维菌素悬浮剂800~1 500倍液进行树冠喷雾防治。
总之,防治落叶松叶蜂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保护利用好自然天敌,慎用化学农药,采用综合防治措施,科学防治落叶松叶蜂,以保证落叶松林分的健康生长,确保当地造林绿化成果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