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吴腾辉
传统的数学教学交流的方式大多集中在生与师的交流,方式比较单一,学习的真正情况彼此都没能真正了解。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学生的各方面都应得到充分的发展,多元交流自然就成为催生思维发生的主要方式之一。
学生与教材之间也需要一个交流的过程,一个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两者相互融合的过程。教材只是客观表述了这一章节需要掌握的认知与能力,但对于这样的表述,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交流。与教材的交流就是去理解教材,既要理解它的表层含义,又要理解它的内层含义,甚至还要理解它在字里行间的期许。以“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章节为例,文本中有这样一题:小明和爸爸带300 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一套运动服的价格是130 元或者148 元,一双运动鞋的价格是85 元或者108 元。问,如果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学生先将题目阅读一遍,感知文本是交流的第一步。再读一遍,学生就将最难的“最多剩下多少元”这句划下来。这句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最多剩下多少元,是不是意味着最少花费了多少元?最少花费多少元是不是意味着买了最廉价的商品?这个对着教材发问的过程就是一个与教材交流的过程,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将教材的语言转化为自身认知能够到达的语言。可见,与文本的交流给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一条通道,使他们更容易解开其中的奥秘。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与教师交流。学生与教师交流的目的是获得解决问题的路径,因此,教师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给学生的思维搭建合适的支架,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引入思维的场,让他们自然地绽放火花。与教师的交流其实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问学生问题,学生通过抢答、举手等方式来回答;另一种是学生问教师,学生自己寻找问题,找自己不会的去问教师。但结果其实就是一种,即师生互动,平等交谈解决问题。以“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例,在刚才的一题中还有这样的信息:帽子有16 元的,也有24 元的。教师让学生对着这样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这就是在交流中启发学生去思考。学生由刚才“最多”想到了“最少”这个词,于是有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买3 顶帽子,付出100 元,最少找回多少元?教师首先评价这样的问题出得妙,评价能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信心与力量。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让学生去解决。接着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告诉教师?明显的,在交流中,教师将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姿态上,让交流充分、真实。学生说,可以从问题开始想,再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可见,师生间的交流让思维走向开阔。
一堂课中学生的表现不尽相同,他们的收获也会不同,每个学生对课堂呈现的问题都有着自己的思考。换言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路,都有自己的思维特点。对课堂来说,这些多维的思维也许是课堂最大的资源,教师要尽量发挥资源的效度,让每个学生获取最大的生长空间。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每个学生交换一个困惑,整个小组就获得若干个挑战的机会;每个学生分享体验,整个小组就获得若干个体验,这些体验也会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小组交流最大的好处就是,每个学生交流的机会都是均等的,每个学生都是小组交流中的主人。还以“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例,教师给出这样的题目:学校买了18 袋乒乓球和9 个篮球。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教师让学生小组交流这样的问题好做不好做。一个组的学生都围在一起,先自己分析,然后再依次发言,每一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这题不好做,交流中学生自己找出这样的关系量,即乒乓球的个数÷篮球的个数=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同时,他们在交流中也发现,这题缺少这样的条件:乒乓球每袋的个数。学生交流的时候,教师要做一个旁观者,听学生的发言。同时,教师也要收集他们交流中的信息,为最后的彼此交流做准备。
多元交流是让彼此的心相融,让学生的思维在真实中得到发展。教师在课堂要创设多元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尽情地参与其中,让他们相互接纳,富有个性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