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三爱三德”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0-12-18 07:39张艳珍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爱德行为习惯习惯

张艳珍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1]3-6 岁对于人一生来说,是个性形成和道德培养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个性特征和倾向性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基本奠定了其一生的性格特征。因此,幼儿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最佳阶段,在孩子幼小而纯洁的心田播种一颗“有爱有德”的种子,让它们伴随着孩子们一起成长,是我们幼教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一、 幼儿“三爱三德” 养成教育的提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游戏活动之中。”如何让智慧爱心陪伴幼儿成长,让良好品德成为心灵伴侣?为抓住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品德,我们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纲要》《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准绳,遵循幼儿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规律,幼儿园在“以爱启智,以德润心”的办园理念指导下,确立了“三爱三德”养成教育。“养成”本意是通过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养成教育”是指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幼儿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受教育者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三爱三德”幼儿养成教育是指向幼儿实施有智慧的教育,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育幼儿养成“爱自理、爱学习、爱文明”良好的三爱行为习惯,培养幼儿形成“乐服务”“乐探索”“乐友善”良好的三乐品质,即通过“三爱行为”养成“三德品质”,教育幼儿成为有爱有德的智慧宝宝,为幼儿迈向人生的第一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幼儿“三爱三德” 养成教育的内容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 《幼儿园工作规程》、《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幼儿园可将“健康”领域落实在“三爱三德”幼儿养成教育的“乐做”中,“语言、艺术、科学”领域落实在“三爱三德”幼儿养成教育的“乐学”中,“社会”落实在“三爱三德”幼儿养成教育的“乐玩”中,并遵循各年龄段幼儿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规律,构建小班到大班的“爱德养成教育”目标细化体系以及实施过程体系,让“三爱三德”幼儿养成教育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让幼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爱三德”幼儿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围绕“三乐”活动(乐做、乐学、乐玩) 培养“三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礼仪习惯),通过“三爱”行为(爱自理、爱学习、爱文明)收获“三德”品质(乐服务、乐探索、乐友善),提升“三会”能力(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三、 幼儿“三爱三德” 养成教育的实施

(一) 幼儿 “三爱三德” 养成教育的途径——玩中学

“玩”,是儿童的天性。玩中学是现代新的幼儿教育理论,皮亚杰在《儿童智慧的起源》中首次提出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概念,其含义就是:在玩耍中让孩童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加入玩耍的便于孩童学习。[2]在实施“三爱三德”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可通过玩耍和学习的有机结合,引导幼儿将“玩”和“学”结合起来,通过“玩”来激发他们求知的动力、培养习得的知识、提高动手协作的能力,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由、快乐地学习和探索。

1. 制定目标,构建爱德养成课程

在具体实施中,要将爱德养成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依照不同年级儿童的习性和受教育程度划分教学方向,以培养幼儿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礼仪习惯为教学目标,构建爱德养成课程(如图1)。

图1 爱德养成课程

2. 立体实施,贯穿一日生活养成

在实施中可通过完善一日作息制度、各年龄段保育教育活动常规、一日生活各环节程序、一日生活各环节常规口令、常规音乐信号等,将基本习惯养成要素细化责任到人。将幼儿习惯养成贯彻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一边玩一边形成良好的养成习惯(见表1)。

表1 “三爱三德”教育实施方案表

(二) 幼儿 “三爱三德” 养成教育的方法——学中乐

调动孩子的习惯养成最好的学习方式是“体验式学习”,让孩子在游戏中主动发展。让孩子体验式活动中快乐成长。传统节日体验活动、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劳动教育体验活动、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等多种方式能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一边学一边乐,并形成爱自理、爱学习、爱文明的良好习惯。

1. 传统节日体验

中国节日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培养幼儿的行为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可充分运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契机,开发丰富的节日文化活动。如:端午节,引导幼儿包粽子、插艾草、设计龙舟、讲屈原故事,以探寻端午节的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重阳节开展老幼同乐的亲子活动,并要求幼儿与家中老人聊家常、庆节日,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精彩纷呈的节日课程和活动不仅让幼儿了解了节日的相关知识,触摸到了节日的深厚文化,更重要的是把枯燥的思想教育转化成了丰富的活动,让幼儿的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2. 红色文化体验

宁化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通过组织幼儿参观革命纪念馆、祭奠革命烈士、看红色电影、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诵红色诗词等丰富多彩的“风展红旗如画,传承红色基因”活动,让幼儿参与体验红色文化,做红色传人。

3. 劳动教育体验

还可通过事务清单、值日清单、家务清单等方式开展“为自己劳动”“为班级劳动”“为家人劳动”三个层面劳动教育,即事务清单涵盖了自己穿衣、自主进餐、漱口等为自己劳动的内容;值日清单涵盖分汤匙、拖地板、擦桌子等为班级劳动的内容;家务清单涵盖分碗筷、洗碗、扫地、丢垃圾等为家人劳动的内容。

4. 社会实践体验

实施中还可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通过春秋游、清明节契机开展适宜幼儿的社会实践,充分抓住一切有利的教育时机,让日常生活成为有效的教育课堂,让幼儿在生活中边玩边学,有的放矢地进行“三爱三德”养成教育。

(三) 幼 儿 “三 爱 三 德” 养 成 教 育 的 过程——乐中长

1. 多项举措,打造“爱德”教师队伍

只有拥有幸福与快乐感的教师才能把幸福快乐的感觉带给孩子。如何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幼儿园可通过多项举措,如“爱德体验课程”“爱德专题讲座”“爱德月例培训”“爱德试点研究”四大工程开展教师思政教育、提高教师师德师风素养,加强教师德育水平、激发教师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大家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教师。

(1) 爱德体验课程:在团队建设方面围绕“心中有光,爱有方向”主题,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依托,一改以往的单向讲座形式变为全员参与体验的方式,在内容上涵盖师德师风、身边好人、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内容,让教师通过音乐、视频、等直观有效的方式唤起教师内心更多的爱与德,再将这份爱与德去感染、影响孩子唤醒孩子内心的爱与德,让整个幼儿园充满爱德氛围。

(2) 爱德月例培训:创新每月班主任研习会培训方式,尝试破冰暖场——转变观念——业务研讨“三段式”培训模式,以轻松愉悦的契合主题的歌曲“破冰暖场”,以短小精悍的故事、案例分享“转变观念”,用每月工作重点、各班德育难点分享、探讨进行“业务研讨”,努力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帮助解决各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真正为教师做实事,增强教师荣誉感与幸福感。

(3) 爱德每月一事:以月为单位,开展“每月一事”活动,即每月根据德育树内容确定一个主题,并围绕主题通过第一周学习,第二周观摩,第三周评比的方式学习、观摩、实践、研讨养成教育各生活环节的操作细则与要求及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进行“每月一环节”的“过关”,让各环节要求内化于每个教师心中,形成规范操作。

(4) 爱德试点研究:为了更加深入研究幼儿养成教育的培养模式,幼儿园可通过设立养成课题研究试点班,设置在各年龄段一个班,旨在通过试点班的先试先行,探索出适宜的爱德养成教育的培养方式。课题试点班可通拟定班级研究计划、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自我服务倡议书,完成幼儿在园在家的自理事务清单,每周开展一次爱自理课程,开展期末爱自理课例展示。试点班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参与课题理论学习不仅可充实了爱德养成教育知识,还可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提升了爱德教育素养。

2. 优化教育,培养“爱德”智慧宝宝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所产生的追求和探索,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孩子产生学习兴趣是自主发展的动力。老师应该为孩子创设一种乐玩、乐学的的物质与精神氛围,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与活动的参与中不断养成良好的爱德品质。

(1) 营造爱德氛围:幼儿园可设立种植园、生活馆等劳动基地及功能室,为幼儿开展劳动教育提供空间与材料。在种植园根据时令,春季种植药草、秋季种植蔬菜,让幼儿在翻土、种植、浇水、拔草中接受劳动教育,灌输劳动最光荣的意识。在生活馆,可定制橱柜、洗菜池、电磁炉、锅、调味品、围裙、碟子等材料,为幼儿在生活馆中制作面点、烹饪菜肴提供良好的设施设备。幼儿用园林中的竹笋烹制了竹笋炒肉、用种植园中自己种植的青菜烹制炒青菜,幼儿在采摘、清洗、切碎、翻炒中体验劳动的成果,幼儿在自理能力的养成中体验劳动的快乐!

(2) 传递爱德精神:“三爱三德”养成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够更好地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因此优化教育活动,使幼儿乐意接受行为养成教育是真正目标。在实施过程我们应与各领域活动有效整合,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重感悟、体验,采用谈话活动、教学游戏、情境表演等形式,让幼儿主体参与,鼓励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如通过健康活动“我会整理衣服、床铺”来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良好品质;在社会领域“我能专心”提高幼儿专注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开展“自助餐”“玩具大家玩”等活动中让幼儿从中感受到了与他人共享的快乐;将一个个关乎礼让的小故事通过情境表演,让幼儿在体验角色扮演的愉悦情感的同时,学到了助人、关心他人的语言、行为,有助于幼儿将外在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3]

(3) 收获爱德品质:养成教育不是单独的说教,它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因此我们可通过创编适宜幼儿年龄特点、简洁、清晰又有效的“八令十歌五音乐”,即八个习惯养成口令、十首习惯养成儿歌、五首习惯养成音乐,来规范幼儿一日生活。如集中教育习惯养成口令:师:一二三,幼:请坐好。师:大眼睛。幼:看老师。师:小耳朵。幼:认真听。吃饭儿歌:坐桌前,脚放好,拿稳勺,扶好碗,一口口,全吃掉。习惯养成音乐:《小燕子》为盥洗信号,《运动员进行曲》为排队信号,充分利用生活环节开展养成教育,让幼儿在一日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幼儿“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

四、 幼儿“三爱三德” 养成教育的成效

(一) 健康成长, 成为四有宝宝

幼儿园通过践行“爱自理、爱学习、爱文明”的三爱教育活动,培养出“乐服务、乐探索、乐友善”的三德品质幼儿,期末还可进行“德育小明星”评比,评选“美德传承好宝宝”“自强自立好宝宝”“礼貌问好好宝宝”,表彰表现良好的爱德宝宝。以评价促发展,在教师的示范引导、环境熏染、活动体验、课程渗透、生活养成中不断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礼仪习惯,能够服务自己、服务他人,成为“友爱”“友德”“友童”“友乐”的四有智慧宝宝。

(二) 积极进取, 迈向四有教师

幼儿园通过“爱德教师培养”创新模式,提升了教师的师德素养、加强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成为了幼儿良好的学习榜样,向“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迈进。

(三) 创新模式, 成就爱德家长

一是幼儿园创新“爱德”家园模式,成立“爱德”家长学校,实行家长助教制度的同时创新家园共育新模式,以“家长积分制”的形式推进工作,让家长进入校园参与助教、志愿者活动项目作为加分的内容,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同盟者,达成“爱德养成”共育目标。二是评选优秀“爱德”家长,通过“家长积分制”的形式,在每学年推荐出“优秀爱德家长”在六一活动中进行表彰,重在激发家长积极参与到共同培养幼儿、服务幼儿的队伍中来,双方形成合力。三是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观看幼儿在园自己吃饭、穿衣、整理物品等自我服务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养成教育的成果,从而加强家长家庭养成教育实施的意识,改正过多限制孩子、过度保护以及一手包办衣食住行的错误行为,科学地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四) 示范引领, 成效宣传广泛

幼儿园要积极利用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养成教育的广泛宣传。让幼儿养成教育深入人心,促进养成教育的普及和推广。

五、 小结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是交给孩子终身受益的东西,它与素质教育紧密相关,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孩子朝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健康成长。为了幼儿的健康发展,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及特点,积极探索幼儿的养成教育,让幼儿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进而实现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长的目标。

猜你喜欢
爱德行为习惯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上课好习惯
农村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金达-爱德杯国际散文诗大赛获奖名单
大巴之上的圆月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