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扎根太行山35年,靠着科学和实干,把荒山石地变成良田,让太行山果木成林,带动1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2016年4月10日,积劳成疾的李保国突发心脏病,永远离开了他眷恋的太行山。他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河北广播电视台当年创作的新闻访谈《“新愚公”李保国》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李保国生前,我们曾多次采访他,但他却常常记不住我们这些新闻记者的名字。因为他太忙了,一年有200多天奔波在各个山村,他的精力几乎全部用在了为村民解决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上,全部用在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上。在主流价值观面临多元价值冲突、主流媒体面临复杂舆论环境的当下,回想李保国教授的生前点滴,回顾新闻访谈《“新愚公”李保国》的创作过程,感佩的同时,也让我们对融媒时代如何写好典型报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重新梳理这篇作品的创作过程,我们的感受是:写好典型人物报道要汲取三种力量。
第一,时代的力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典型,典型人物报道就是要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价值取向,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时代内涵。每个不同的典型人物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他们有共性,更有个性。我们宣传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报道李素丽“钻研业务、爱岗敬业、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学习郭明义“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克己奉公”的精神……这些成功的典型人物报道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稿件紧扣时代主题,回答了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榜样、应当确立怎样的道德和价值坐标?新闻访谈《“新愚公”李保国》紧扣脱贫攻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大主题,以李保国爱人郭素萍、他帮扶过的百姓代表,以及李保国生前录音为访谈主线,展示了李保国在邢台前南峪、岗底村等帮扶基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它所回答的实际上是深刻的时代主题——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应该有什么样的时代担当、一名知识分子应该怀着怎样的社会责任感?
▲ 记者戈希庭在太行山燕山山区采访脱贫攻坚。
第二,真实的力量。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从新闻传播规律和典型人物报道理念来看,要想感染受众,收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最重要的是要讲真事、说真话、用真情。
讲真事。典型人物报道所有的元素必须是真实的,不能为了拔高、美化人物而虚构、编造新闻事件。李保国生前在太行山扎根35年,每年在艰苦的农村工作超过200天,他与太行山老百姓的故事数不胜数。我们从众多事件中有技巧地选择了工作、生活中的几件,构成此篇访谈的主体。比如描写李保国的日记本,直到他去世前一天的内容都真实、完整地呈现出来,表现出李保国为民忙碌的脚步没有停歇。再比如,访谈中说到李保国和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晚上一边喝酒一边规划村里发展大计,情节真实再现,人物形象丰满,令人唏嘘。
说真话。让受众获得“真实感”,需要我们 “说真话”“会说话”,用群众的语言打通两个舆论场;需要我们全面、辩证的思考能力;需要我们更多地去记录,去展示过程,而非简单报道结果。《“新愚公”李保国》这篇作品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生硬的口号,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去讲述李保国的事迹。访谈对象包括李保国的爱人郭素萍、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村委会副主任杨双奎。这些人可以说是李保国生活、工作当中接触最多、最了解他的人。全篇访谈以平民视角真实地观察、倾听、记录,访谈由浅入深,从生活到工作、从过去到现在、从细节到全貌,多个侧面,立体式、多角度展现出来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教授不平凡的人生,让受众在感动中受到影响和激励。
戈希庭河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率采访部主任
孙振宾河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率节目部副主任
焦新活河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率副总监
扫码收听《“新愚公”李保国》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用真情。作为个体,任何典型都有自己丰富、复杂的情感,友情、亲情、爱情……这些典型身上自然流露出来的情感,更能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激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新愚公”李保国》中说到他当年去前南峪的经过,他说:“当时主要是搞小流域综合治理,要选一部分年轻的驻点儿。有的年轻的就不愿意来,人家也动员我干这个事,我就服从需要就干这个事儿了。这三十多年呢,干上之后就上瘾了。”这些话很真实、很朴素,没有高大上的理由和说辞,只是把真实想法说了出来,但这就是最真实的人,也最能打动人。
要做到讲真事、说真话、用真情,必须以扎实深入的采访为基础。“脚下踩过多少泥土,心里就有多少芬芳”。要真正践行“走转改”,不但要带着情怀走,还要带着思考走,不但要用脚走,还要真正地用心走、用脑走,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只有深入扎实的采访才能挖掘出最鲜活、最有冲击力的素材和事例,才能寻找到最独特、最动人的视角和细节。从2008年开始,记者就开始关注、采访李保国事迹。他帮助前南峪改造荒山,帮助岗底村培育富岗苹果,帮助临城县种植绿岭核桃……这些记者都一一见证采访过。近10年的跟踪采访,让记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很多背后的故事。录制新闻访谈前一个月,记者再次走进太行山,对李保国帮扶过的村子进行细致入微的采访,再一次感动自己的同时,又挖掘出了更多鲜活的素材。《“新愚公”李保国》时长近半个小时,讲述了很多让人热泪盈眶的典型事例,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打动人心的细节,这些都是记者长期深入扎实采访的结果。
第三,创新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新闻报道能不能见证和表达这个新时代?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考力、发现力,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形式的创新和表达的创新。
以往的新闻访谈都是固定在直播间里,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表现作品主题。李保国一生可歌可泣的故事太多,这些素材如何取舍?尤其是这篇作品是在李保国去世后制作,这些故事又怎么编排表现呢?我们打破常规,采用行进式访谈,运用了明暗两条线的表现手法,明线也是主线,从保定李保国真实的家,到越野车上流动的家,再到帮扶基地临时的家,对李保国的爱人郭素萍、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岗底村村委会副主任杨双奎进行对话访谈,打破了访谈的传统模式,客观上也反映出李保国生前的工作常态。暗线也是副线,是把对李保国生前访谈音频融入其中,天然成为访谈的一部分,做到“原声回放”,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过滤、修饰、渲染。充分利用广播独特优势,让典型人物“说话”,丰富了节目内涵,深化了作品主题,达到了受众零距离认识和了解人物的效果。明暗线交错,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创新的表现手法、创新的传播方式,也是新的媒体时代做好典型报道的重要基础。
李保国生前常说,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我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样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的时代故事,在中华大地每时每刻都在上演,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去挖掘并讲好这样的故事,让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入耳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