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秋云
摘 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入反思调整期后,简约、有效的语篇教学成为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英语阅读教学因为牵涉的词汇量大、知识点较多,学生会出现因为思路模糊而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让思维可视化、阅读深入化,有效地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本文以《新标准外研出版社小学英语(三起)六年级上册Module 9 Unit 2 I want to go to Shanghai.》阅读材料为例,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在为语言学习和运用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 小学六年级;阅读教学;思维导图;运用
中图分类号:D92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2-0105-03
思维导图也被称为心智图,是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其由一个主题拓展出若干个分支,每个分支有不同的功能,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最终实现对学科内容的全面深度学习。该方法非常适合运用到知识层次多、知识范围广的学科中。在新课改“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的指引下,思维导图得到推广与运用。在小学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借助其逻辑性与可视性等特点进行文本解读,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紧扣教材,抓住语篇的关键点,培养阅读策略
(一)建构整体阅读结构,置学生于学习主体
小学学科的教材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各个组块的知识散落在不同的年段和章节中,意在逐渐养成学生的各项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把同一模块的英语知识整合在一起,先让学生了解阅读教学的整体结构,建立初步的语言逻辑意识。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了解文本的基本架构,明确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应该达成的目标,对阅读学习形成一个清晰严谨的知识网格。如在《新标准外语研究研出版社小学英语(三起)六年级上册Module 9 Unit 2 I want to go to Shanghai.》阅读教学中,听读前设疑“Which country do they want to go ?”让学生感知整体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后,教师完善板书,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到Mr.Smart一家正在制作“Travel Plan in China”,在导图的指引下(如图1),让学生快速找到对应的内容,进行有效阅读,提升概括能力。
用思维导图中的群聚法,用化整为零(聚零为整)的方向突出文本的主题。如在上文列举的“I want to go to Shanghai.”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旅行计划的脉络“Who”“Where”“How/What”引导学生分层次阅读课文内容,通过解决“Where”的关键信息后同学们对Mr.Smart一家的中国之行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接着从“How”和“What”的问题中对旅行城市信息有进一步了解。这样引导学生依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完成阅读,进而完善思维导图,然后进行复述。复述起来整个句子的結构清晰,学生可以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获得举一反三的方法,这是六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在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安排充分的讨论时间,让学生有一个思维相互激发、相互碰撞的过程,加深理解与记忆。教师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由学生担任知识的组织者和统编者,主动调取大脑中和中心知识点关联最近的知识点,所有获取的词汇、知识点以及过程都是学生主动参与的结果,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
(二)提炼阅读的关键词,初步渗透模型思想
阅读学习的知识点分布从简单到复杂,最终实现螺旋式上升,和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是一致的。在上文列举的“I want to go to Shanghai.”阅读教学中可以看到,思维导图是围绕主题用关键词的形式表现出来,逐渐向外延伸发散,让知识的平行关系抑或纵深关系一目了然,它是依靠缜密的逻辑性来辅助学生理解与记忆的。基于这样的学科现实,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时,必须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抓关键词的能力。把相关知识点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表述,转化成为一个单词或者词组,这是对所有信息高度理解和提取的结果,是能够确保学生提炼之后就能记住的词汇。长此以往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抽象概括能力,为初中模型思想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I want to go to Shanghai.”的学习中,阅读的内容变成了图一当中罗列的五个关键点,它们都是围绕“Travel Plan in China”展开的。学生通过细读文本内容找出关键点分支下的内容,进而得出整个语篇的思维导图。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五个关键点加以补充,再拓展出新的关键点,如“when”“why”等。其过程融合了理解、概括,再到抽象,阅读材料的内容得到了丰富,学生阅读的形式更灵活,实现了阅读内化为能力的目标。
(三)注重引导阅读思路,领悟阅读文化含义
到了小学六年级,学生必须具备初步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学生阅读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分析问题。在平时的阅读中,学生照本宣科,教师很难准确完整地掌握学生的阅读水平,即使是在阅读学习的输出阶段——写作中,因为有范本参照、字典辅助,学生真正的阅读构建过程也不容易全部呈现出来。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分析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可视化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材料,整理阅读思路,学习阅读方法。这相当于数学学科中获得解题思路的方法,引导学生对阅读的思路变得清晰起来,学生的思维转而从关注内容变为关注结构,阅读材料中词汇、语句和逻辑结构的关键点就浮现出来了。这个阅读就不再是浅层的记忆和中层的理解,而是高年级学生把必须掌握的“深阅读方法”。更为难得的是,通过深阅读可以获得从西方文化视角观察本国文化的机会,又让理解观点、表达观点和发现文化差异等更深入了一步。如在上文列举的“I want to go to Shanghai.”的学习中,根据思维导图中概括“Travel Plan in China”主题,通过PPT视频展示我国的大好河山和祖国的强大,让学生感受到人们之所以能随时随刻去游览祖国地,是因为当下和平美好生活的背后,有一群默默保护和为我们付出的人,教育学生一定要珍惜当下的生活,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
二、挖掘语篇的生长点,学以致用,促进能力提升
(一)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思维导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较多的好处,一是为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二是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所以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仅要创新它的形式,更要创新它的内容。英语阅读对思维导图的运用不能停留在表面,更不能仅仅把其当做是关键句型、重点词汇的总结笔记,要依托文本,挖掘语篇的生长点,学以致用,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阅读的思辨意识出发,强调学习中的思考环节。如在上文列举的“I want to go to Shanghai.”的学习中,拓展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同桌之间进行采访,通过思维导图的疑问词(如图2),自主设疑向同桌提问,了解同桌春节的旅行计划。提问得越多,了解得越具体,然后完善思维导图,并能够根据思维导图的信息转述同桌的旅行计划。这样与文本阅读材料整合在一起,形成“双气泡图”的思维导图,一面是阅读材料中的“Travel Plan”,一面是自己的“Travel Plan”,找到其中交叉的点进行深化,不同的点进行扩充,教师从旁观察学生在思维导图中深化或扩充的思路,可以因材施教指导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真实地进行表达或交流,能加深其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个体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感知、体验、主动消化和吸收所学语言,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展现和提升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注重方法引领
六年级的学生,无论在认知能力还是实践能力上,都已经具备了独立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教师鼓励同学们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进行呈现,会增强学生间的写作能力,也帮助自己发现了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差异,再开展的教学就能满足各个层级的学生,有效性会大大提高。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内容的二度创作过程。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采用思维导图中的任何一种方法,也可以是相互结合使用。如在上文列举的“I want to go to Shanghai.”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语篇内容完善思维导图,再联系实际生活丰富思维导图中的内容,让阅读学习的过程和文化学习的过程合二为一,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的主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不必要特别强调学生跟着教师的某一个思路学习,只要是紧紧围绕着核心概念与阅读主题展开思考,今后在学习其他阅读内容时,也能够用发散思维,积极组织和整理材料,使阅读内容丰富而立体起来,不仅可以掌握科学的英语阅读方法,还能够对英语阅读保有浓厚的兴趣。
(三)分享创新生成
思维导图模仿了人的大脑结构,而个体的差异性必然会不断丰富思维导图的形式。除了常用的树形、圆圈图、气泡图、流程图之外,学生创造的一些优秀的思维导图也可以纳入到学习中来。教师在发现具有创新性的思维导图后,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绘制窍门,可以形成生生助力的良性循环。如果能在一个主题阅读教学的学习结束后,组织一次学生的经验交流会,让学生就阅读材料的表达观点、作者的写作意图、自己的阅读感受等进行一些交流,可以让阅读学习走向深入,与思维导图一起加深對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形成扎实的创新能力,凝聚成优秀的创新素养。
三、课内外延伸,以图为导,以读促写
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提高,由阅读材料内容本身延伸出的各种话题,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的话题和素材。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过渡到写,通过写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在上文列举的“I want to go to Shanghai.”的学习中,在同桌互访的基础上,在黑板上思维导图的提示下,学生制作同桌“Travel Plan”的思维导图活动有章可循,有话可说。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整合了互访的内容,培养了英语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的巩固拓展活动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激活了学生已学的语言。接着教师将课后作业布置为“通过互访思维导图的思路,写下朋友的旅行计划”,紧紧围绕所学重点,兼顾口笔头练习,学生以课堂上互访完成的思维导图为导,这样就有话能写。这样的课后作业旨在强化学生以读促写的能力,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巩固所学内容,强化学习效果达到学以致用。
四、结语
思维导图被称为“大脑中的瑞士军刀”,它缜密而精微,完全基于人脑的生理结构和学习的认知规律总结而来。将其运用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还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六年级的英语阅读教学应该重视思维导图的价值,用其建构阅读结构、确立阅读主题、形成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学习阅读的方法,并敢于创新实践,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基金项目:南宁市玉洞小学微型课题(2019C003)《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六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吉桂凤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02.33-44
[2]许妙霞.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参考.2019(16).54-55
[3]王道梅.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123
[4]李萍.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7(20).81-82
[5]郝姗.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108
[6]张淳.英语阅读教学的思维导图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5,19(1):76-78.
[7]杨虹.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41.
[8]张淳.英语阅读教学的思维导图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
[9]刘红萍.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与学中的应用浅析[J].青春岁月,2015(23):162.
[10]王相瑞,袁华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0(008):49-51.